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232.修道人千萬不要生瞋恨心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232.修道人千萬不要生瞋恨心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修道人千萬不要生瞋恨心

宣化上人 講述

K4非非想處天

【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前邊那是無所有處天,現在這是非想非非想處天。這是天上最高的,活到八萬大劫,享八萬大劫的天福,然後還墮落。

識性不動:在那個識無邊處天,那個識它有的時候還有一種作用;現在這個無所有處天,就是識也不動了。這識性既然不動了,以滅窮研:什麼都滅了,你研究、你怎麼樣想要知道都沒有了。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在什麼都沒有這裡邊,又發宣這個無盡的無盡,沒有窮盡的這種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發宣這種性怎麼樣呢?就好像有,又好像沒有;好像盡了,又不是盡。如是一類:像這一類的天人,就叫什麼呢?名為非想非非想處:就叫「非想」,沒有想的;「非非想」,又不是沒有想,所以還有一點點,有一點點在那個地方,它不發生作用,在那個地方定著。定多久呢?定八萬大劫。這天人的壽命,最長的是八萬大劫的天福。

所以修道的人,在修行的時候,最要緊的,不要生念頭,不要起心動念的。你一起心動念,將來就會招果報,就要去受報的。以前有一個老修行,他在海邊修道,就修這個「非非想處定」。他想修這個定,生非非想處天。正想要入這非非想處定,水裡這魚就來打他閑岔了。打閑岔,這是禪堂的口頭語,「你真打閑岔!」「你這個哩啦腔!」這好講話的人,叫「哩啦腔」。你盡好說話、好和人家去搭搭咯咯談話的,這叫「打閑岔」,英文叫give me trouble,你若給人家 trouble,這就叫「打閑岔」。

那麼這個老修行在這兒修行,這魚來打他閑岔。他一要入定,這魚在水裡,「噗通」這麼一跳,他就入不了定了。入不了定,他就生了一種瞋恨心,他說:「你這魚真是討厭!我想要入定,你這來給我麻煩,你不叫我入定。啊,我現在沒有神通,等我有神通的時候,我變成一隻飛狸,專門吃你這個魚!把你都吃了,不再叫你來妨礙我修行!」那麼這樣,他生這一念的瞋恨心,這魚也害怕了,不敢和他開玩笑了,以後再也不敢來麻煩他了,所以他修這無想定就修成了。他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把這八萬大劫的天福享完了。享完了之後,你說怎麼樣?他這一念瞋恨心的果報也成熟了,他墮落到人間來,果然就變了一隻飛狸——吃魚那種雀鳥,天天在那海上吃魚。吃來吃去,等釋迦牟尼佛出世,到那兒給它說法,他這才把飛狸的身脫了,又去做人,後來又出家修行,才證阿羅漢果。

所以修道千萬不要生瞋恨心,不論誰對你好不好,你都要生一種愛惜人的心、慈悲愛護人的心;對任何人都不要有一種瞋恨,有一種不滿意。你若不滿意,你修成了,固然是沒有問題了;如果不超出三界去,將來都是要受果報的。中國又有一句話說:「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那千江水是很多了,我把它搖動起來沒關係,但我不動修道人的心。修道人這心,你一動他,他若一生瞋恨心,那不得了,將來就有因果了。

J3聖凡出墜

【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在前邊色究竟天后邊,不說有兩種歧路?第一種歧路就是到「回心大阿羅漢」。現在這是「不回心阿羅漢」,他沒有窮盡這空理,沒有從這五不還天窮這個聖道—這修行的道路,他修行還沒有真明白,沒有真正的智慧。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像這樣子一類的,他對這聖道沒有修,沒有智慧,他不回小向大,所以叫「不回心的鈍阿羅漢」,就是愚痴、愚鈍的一個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若是從這無想天,或者這諸外道天,窮空不歸:他只知道著到這空理上,而不知道回來修這菩提的道路。迷漏無聞,便入輪轉:於是他就入了外道去,又會入輪迴的。所以修行,時時刻刻都要檢點,不要走錯路。

J4通分凡聖

【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地,漸次增進,迴向聖倫所修行路。】

阿難啊!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這所有的天上,每一個天人都是凡夫。你不要以為他們是修行成了,他們都是凡夫,都沒有證聖果的!業果酬答,答盡入輪:這不過是酬答他所造的善業,到時候還要入輪迴去還報,去還他的宿債。

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地,漸次增進:可是每一個天的天王是菩薩的化身,他們到那個地方去修他們的定力,一點一點地往上增加。迴向聖倫所修行路:他能迴向這菩提覺道,而證聖果,與聖人為倫。他們所修行的道路,和聖人所修的道路是一樣的。

J5結屬無色

【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阿難!是四空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叫四空天。身心滅盡:他也沒有身、也沒有心,就只有一個識還不動了。定性現前,無業果色:他這種定性現前,他也沒有業,也沒有一種的果,也沒有一種色相,什麼都沒有的。從此逮終,名無色界:從「空無邊處」這個地方到終了「非想非非想處」,這四空處叫無色界天,這是最後的一個天。

H2通前總結

【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在前邊所說這三界,他們都是沒有智慧,沒有能明了這個妙覺明心。所以就積妄發生,妄有三界:由依真起妄,在這妙真如性上,生出無明。所以由虛妄造出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都是由眾生的妄想所造成的。中間妄隨:所以在這中間,就妄隨七趣沉溺:怎麼叫七趣呢?本來是六道輪迴,現在有一個仙趣,前邊不講十種仙嗎?所以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六趣,再加上一個仙趣,這叫「七趣」。在這七趣裡邊頭出頭沒的,忽然上天,忽然又墮地獄了,忽然做人,忽然又做餓鬼,所以這叫「沉溺」。

補特伽羅,各從其類:「補特伽羅」這是梵語,翻到中文叫「有情」,就是所謂有情的眾生。這些有知覺的眾生,造什麼業就受什麼果報。仙類就跑到仙類一起去,天上的天人就和天人一起、阿修羅和阿修羅在一起,人和人在一起,地獄眾生就和地獄眾生在一起,餓鬼和餓鬼在一起,畜生也就和畜生在一起,所以說「各從其類」。

【編注】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你若不信這個道理,那你來生還是一樣窮
你能把私慾斷了,你的生死就會了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