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代的一首七言律詩,通俗易懂無生僻字,其中兩句堪稱至理名言

宋代的一首七言律詩,通俗易懂無生僻字,其中兩句堪稱至理名言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此話出自高爾基之口,說明書籍對的重要性,可以通過讀書汲取知識,人類文明才能更進一步。讀書學習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與耐心,不能一蹴而就,戰國末年大思想家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寫道:「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世人要保持「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

宋代的一首七言律詩,通俗易懂無生僻字,其中兩句堪稱至理名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下「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勉勵年輕人,一定要趁著年輕埋頭苦讀,要不然晚年必定後悔不已,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意思相同。宋代的一首有關勸學的七言律詩,通俗易懂無生僻字,其中兩句被堪稱至理名言,而且是宋真宗趙恆的佳作。

《勸學詩》——趙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釋義如下:富貴之家不要購置肥沃的農田,只要用心讀書,在書中就能得到數不盡的糧食。安居樂業無需建造房屋,沉下心讀書就行,裡面自然後黃金鑄成的房子。出門在外不要感覺孤單,沒有僕人跟隨,只要多讀書,寶馬雕車自然會擁有。想娶到妻子,不要怨恨沒有媒婆牽線搭橋,書里有貌若天仙的女子,用心讀書即可。男人若想實現遠大志向,趕緊拿著四書五經坐在窗前誦讀。

宋代的一首七言律詩,通俗易懂無生僻字,其中兩句堪稱至理名言

這首詩沒有引經據典,字面意思非常淺顯直白,初中生都能看懂,詩中一個生僻字都沒有,跟平時說的大白話差不多。宋真宗作為大宋皇帝,自幼生活在皇宮,接受最好的教育,老師都是滿腹經綸的文臣,肯定體會不到讀書人的不容易,他為何會創作這首《勸學詩》呢?莫非一時心血來潮嗎。

宋代的一首七言律詩,通俗易懂無生僻字,其中兩句堪稱至理名言

宋真宗深知天下書生心中的追求,他們夜以繼日的讀書,其目的很簡單,無非想得到糧食、財富和心儀的女子。宋朝文化繁榮,給讀書人創造了有利的學習氛圍,作為一國之君,宋真宗想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更多為朝廷效力的人才,給他們增加讀書的動力。

宋代的一首七言律詩,通俗易懂無生僻字,其中兩句堪稱至理名言

對於古代學子來說,十年如一日寒窗苦讀,不怕苦不怕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歷經一次又一次的科舉失意,心理素質差的人根本扛不住。於是,宋真宗為鼓勵讀書人,增強他們對科舉的信心,開啟了「忽悠模式」,告訴他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黃金屋」。一千多年過去了,這兩句話仍然具有借鑒意義,激勵著許多人砥礪前行,有力地反駁「讀書無用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異樣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李白年輕時的一首詩,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最後7個字堪稱神來之筆
為何古人「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背後的道理你懂嗎?

TAG:異樣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