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群學者聚在一起,探討了《復聯4》里的哲學問題

一群學者聚在一起,探討了《復聯4》里的哲學問題

轉自:好奇心研究所

鏈接:http://www.qdaily.com/articles/63050.html

哲學園鳴謝

一群學者聚在一起

探討了《復仇者聯盟》里的

哲學問題

曾夢龍

美國隊長、鋼鐵俠、索爾,如何理解復聯三巨頭不同的道德觀?克里-斯克魯戰爭,誰才是正義的一方?……你愛的超英團隊也會遇到許多困境;亞里士多德、約翰·洛克、伊曼努爾·康德等等,這些哲學超英將來幫助解決難題。當復聯超英遇上哲學超英,原來「思想」可以這麼有趣!

「不管你偏愛哪一組復仇者陣容,也不管你最喜歡哪一位復仇者,《〈復仇者聯盟〉與哲學》中總有一章適合你。」

編者簡介:馬克·D. 懷特,紐約市立大學史丹頓島學院(College of Staten Island, CUNY)政治經濟與哲學系主任。合編有《〈蝙蝠俠〉與哲學》(Batman and Philosophy)以及《〈綠燈俠〉與哲學》(Green Lantern and Philosophy),編有《〈守望者〉與哲學》(Watchman and Philosophy)以及《〈鋼鐵俠〉與哲學》(Iron Man and Philosophy)。

譯者簡介:徐楠,北京外國語大學翻譯專業本科,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碩士。譯有《世間萬物》(Things That Are)。熬夜打字的時候很想擁有冬日戰士那樣的鐵臂,但同款黑眼圈還是不要了。

引言 地表最強哲學家(節選)

如果你喜歡超級英雄——不然你也不會看這本書了——那你一定會愛上超級英雄團隊,而復仇者聯盟(Avengers)無疑是漫威宇宙(Marvel Universe)中最傑出的團隊。復仇者聯盟最棒的一點是,從中你不僅能看到你最喜歡的英雄們團結一致,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消滅致命的威脅,還能看到他們之間的互動——以超級英雄的身份,或是作為和你一樣的普通人。無論他們是被困在復仇者大廈里,還是在探索著宇宙的最深處,你都能看到他們是如何在一起工作和玩樂的,有時他們能和睦相處,有時則不然。這就是我們喜歡復仇者聯盟的地方,漫畫里如此,動畫、電影里也是如此——既是超英史詩,也有肥皂劇情。

正如復仇者集結是為了抗擊單一英雄無法獨自抵擋的威脅,《〈復仇者聯盟〉與哲學》的作者們也集結在一起探討了一系列話題,話題範圍之廣也不是單個哲學家能夠全部勝任的。你有沒有想過在道德哲學的層面上比較一下復仇者「三巨頭」——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鋼鐵俠(Iron Man)和雷神索爾(Thor)?克里斯克魯戰爭(Kree Skrull War)可曾讓你反思戰爭本身的倫理性?復仇者會招募有犯罪前科的人,比如鷹眼(Hawkeye)、快銀(Quicksilver)和猩紅女巫(Scarlet Witch),對於這一特殊傾向又該如何評價?我們也沒忘了提出有關復仇者聯盟里那些大反派的問題:康(Kang)真的能回到過去殺死他自己嗎?我們真的欣賞諾曼·奧斯本(Norman Osborn)和他的黑暗復仇者(Dark Avengers)嗎?最後,還有說到肥皂劇不得不提的,猩紅女巫和幻世(Vision)能夠真正相愛嗎?

不管你偏愛哪一組復仇者陣容,也不管你最喜歡哪一位復仇者,《〈復仇者聯盟〉與哲學》中總有一章適合你。[你可能會問怎麼沒有松鼠妹(Squirrel Grill)呢?等著看第二輯吧,全都是關於她的。]所以,在復仇者學院在你家附近開設分部之前,本書就是你向地表最強哲學家學習的最佳機會了——或者說,在我們擁有自己的電影之前!

電影《復仇者聯盟》海報,來自:豆瓣

第一章 元祖復仇者的超級英雄倫理課(節選)

馬克·D. 懷特(Mark D. White)

在復仇者學院里,像漢克·皮姆(Hank Pym)和虎女(Tigra)這樣的前輩會教導年輕英雄如何做一名復仇者,其中一門必修課就是超級英雄倫理課。在課堂上,超英學員會面臨一些復仇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突然遇到的道德困境,並被問及他們的處理方法及理由。雖然一想到是漢克·皮姆在教授這門課,我們可能會感到遲疑——他可是「照我說的做,但不是我自己那種一而再再而三的做法」的典型人物——但是這樣的課程對於年輕英雄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這將教會他們如何在擁有強大能力的同時肩負起隨之而來的重大責任。

如果要我說的話,最應當教授超級英雄倫理課的老師是美國隊長、鋼鐵俠和雷神索爾,也就是在最近的迷你系列中被稱作「元祖復仇者」(Avengers Prime)的三位。我並不是指這三位就一定是最具道德的復仇者,而是他們的確代表了三種最常見的道德體系: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義務論(deontology)以及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這三位經典英雄在自己個人的冒險故事中都展現了獨特的道德指向,但最能說明三者不同道德觀念的地方還是他們在復仇者聯盟中的互動,尤其是他們之間的衝突。我們就從鋼鐵俠開始吧,因為從各方面來說,他的道德框架都是最簡單的,也因為可以以他為基礎對比介紹另外兩位。

功利主義者鋼鐵俠

托尼·史塔克(Tony Stark)一直都是漫威宇宙中的重要人物,但從2006年的漫畫大事件「內戰」(Civil War)開始,他成了這個宇宙的中心。一旦他意識到《超級英雄註冊法案》(Superhuman Registration Act)——要求所有超級英雄向政府註冊並公開身份的法律——的通過在所難免時,便搶先一步,確保法案按照他的想法執行。當美國隊長發起超級英雄反對法案的抵抗時,鋼鐵俠則帶領支持註冊的一方反對他,並且在以美隊投降為結局的戰爭之後,托尼獲准管理神盾局(S.H.I.E.L.D)和復仇者聯盟。在任期上,他得應對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Steve Rogers)的離世及其繼任者巴基·巴恩斯(Bucky Barnes)的選定,多年前曾被他流放到太空的浩克(Hulk)對紐約市造成的破壞,還有斯克魯人大規模的秘密入侵。斯克魯動亂導致托尼·史塔克下台,諾曼·奧斯本上任,托尼還自行切除了腦葉以防奧斯本獲取儲存在他大腦中的超級英雄註冊信息。奧斯本的「黑暗王朝」(Dark Reign)在大事件阿斯加德圍城(Siege of Asgard)後終結,這是(恢復了大部分記憶的)托尼、(死而復生的)史蒂夫·羅傑斯和(時為俄克拉荷馬州人士的)索爾再次聯合,帶領重整後的復仇者聯盟進行反擊的戰果。

無論是在漫威宇宙還是現實世界中,都有許多人覺得托尼這段時期的決定和做法是可鄙的。尤其是在內戰期間,他招募了雷霆特攻隊(Thunderbolts)——一支由臭名昭著的超級反派和心理變態組成的隊伍——來圍捕拒絕註冊的英雄,還參與建造了負空間(Negative Zone)里拘禁這些超級英雄的監獄。不過,我們也很難去質疑托尼改善現狀的初衷。而且如果不打破一些規則或者說造成一些不良後果,現狀也幾乎不可能得到改善。

破壞規則和不良後果是道德哲學家們熟悉的話題,因為它們與功利主義有關,也就是托尼·史塔克的基本道德體系。功利主義對行為的評價標準是其結果的善(goodness)或者說「功用」(utility)。如果某種行為對這個世界造成的善果大於惡果,那麼就是道德的,並且相較於惡果,創造出最大善果的行為就是最道德的(或者說是必須的)。公認提出功利主義的哲學家傑里米·邊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將「善」等同於幸福(pleasure),將「惡」等同於痛苦(pain)。其他功利主義哲學家也提出了從快樂(happiness)、康樂(wellbeing)或偏好滿足(preference satisfaction)等方面考量功用。不管如何衡量功用與善,功利主義都是建立在結果更重要這一共識上的。此外,每個人的功用都同等重要。這意味著對於每一種行為來說,善都可以疊加至一個總值,並用來與其他方案比較,或進行最大化,以獲得道德意義上的最佳行動方案。

雖然功利主義的概念很簡單,但到了現實中會變得非常複雜,因為判斷各種選擇的功用是極其困難的。為了評估和比較不同行動過程的善,人們必須預想每種選擇的所有影響。當然,托尼·史塔克認為自己是未來主義者(futurist),有著預見任意事件結局的特殊能力。在他停止緋紅機甲(Crimson Dynamo)的心跳以擊敗對方又立刻將之復活後,美隊責怪托尼:「你不必停止他的心跳也能穩住局勢。我能想到至少四種——」而托尼打斷他:「那我能想到七種。但這一種是最可取的。」然而,即使是在這種相對而言小規模的情況下,從這一選擇衍生出的一連串事件也是難以預料的,特別是當涉及他人和隨機事件時。(比方說,機甲可能患有某種心臟病,讓托尼無法重新起搏他的心臟。)

那麼諸如流放浩克或贊成超英註冊這樣的重大決定,可能產生的無數複雜後果都是無從得知,因此也是無法估量和比較的。正如我們看到的,托尼確實搞砸了很多事情——美隊死去,浩克歸來,斯克魯人入侵。所以就算是自封的未來主義者也會犯錯。而且,由於他的決策水平和預言水平差不多,托尼不能預知自己行為的後果這一點,讓他的決定也陷入被質疑的境地。這種質疑無疑適用於所有功利主義決策。

電影《復仇者聯盟》劇照,來自:豆瓣

美國隊長:義務高於一切

漫畫中的鋼鐵俠與美國隊長從來都是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的,只不過內戰將這種倫理衝突推到了漫威宇宙的風口浪尖。托尼示範了什麼是功利主義,而美隊則是義務論的光輝典型,也就是根據原則或義務而不是結果來判斷行為本身的道德性。在托尼停止緋紅機甲心跳這一事件中,美隊大概是認為這違背了不殺戮的原則。在美隊看來,托尼所說的「可取性」並不能作為這種行為的正當理由。義務論與功利主義的矛盾通常由「正確」(right)和「善」(good)表述,善是可以最大化的量(quantity),而正確是一種堅守。停止機甲的心跳也許是達到善果最可取的方法,但對美隊而言,這純粹是不正確的事。

當義務論者(比如美隊)批評功利主義者(比如托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時,他們的言下之意是某些能夠達成目的的手段絕不應該採用,無論善果如何。無論目的多麼值得——即使是救死扶傷——原則上也不應採取某些手段。在現實世界中,刑訊恐怖分子嫌疑人以及電話竊聽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在內戰里,我們能看到諸如建造負空間監獄以及招募雷霆特攻隊這樣的例子。這些行為被認為在本質上是錯誤的,其結果不能證明它們的正當性,反而玷污了高尚的目的。當然,義務論者並非完全摒棄結果的重要性,但他們認為原則也同樣重要。

義務論較於功利主義的優勢似乎在於,它不需要我們去計算和比較每個決定的善果和惡果。美隊不會去考慮邀請雷霆特攻隊對於完成他的目標有何利弊。更準確地說,他根本不會考慮邀請他們,因為他會認為與殺人犯打交道是錯誤的。[他最終拒絕懲罰者(Punisher)加入反註冊運動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但這樣就忽視了區分對錯的複雜性。當美隊對托尼說「正確的事就是正確的」,或者(在談及支持註冊的一方時)告訴莎倫·卡特(Sharon Carter)「他們所做的是錯誤的,就這麼簡單」時,他直白的語言模糊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任何既定的情況下都需要經過深思熟路與反覆判斷才能決定什麼是對的。雖然不必去計算功用上的正負面影響,但義務論者需要權衡各種原則和義務(甚至是與結果進行比較)。

此外,義務論規避了功利主義學說中的偶然性,即事態的變化可以令道德判斷發生反轉。托尼原本是反對註冊的,理由是這會威脅到英雄所愛之人,影響團隊士氣和他們繼續當英雄的動力。可一旦他確信註冊法案會通過,他便作為掛名首腦簽署了法案,並對彼得·帕克(Peter Parker)說:「我必須帶頭促使其他英雄註冊。如果不是我,就會是別的更糟糕的人。而且說實話……我覺得目前這麼做是對的。」從功利主義的角度看這是令人欽佩的:他適應了新的事態,在發到手中的牌出現變化時打出了最好的組合。不過對於義務論者來說,對錯的依據不是事態而是原則。美隊堅定地反對註冊,並不是因為他頑固不化,而是因為他在任何時候都不為世界現狀所動的判斷方式。即使他在內戰最後投降了,也不是因為他改變了對於註冊的看法,而是因為他意識到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偏離了他們的初衷:「我們不再是為了人民戰鬥……我們只是在戰鬥而已。」當鋼鐵俠到位於賴克斯(Rykers)的監獄探視他時,美隊對他說:「我們堅持了自己誓死保衛的原則。你出賣了你的原則。」但更準確地說,托尼和美隊只不過是把不同的首要原則當作出發點,分別代表了善與正確。雙方都為了自己的原則戰鬥到最後一刻——且堅信不疑。

電影《復仇者聯盟》劇照,來自:豆瓣

英雄信念

我們可以輕易指出功利主義與義務論之間的差別,但也應指出它們的相似之處。(當我們討論德行倫理學和索爾時,這一點會起到特別的作用。)我們已經提到過一個相似點:功利主義和義務論都需要進行判斷,儘管方式不同。功利主義要求預想、評估、比較每種選項的每一個可能的結果,而義務論要求考慮和平衡當下情況涉及的每項原則及義務。無論哪種程序都不可能完美執行——而等待某個人一次次嘗試也會導致災難發生。人們必須做出選擇,而有時一旦深思熟路的時間所剩無幾,則必須通過判斷才能做出選擇。就像托尼在對戰浩克時所說的:「我每天都在選擇應該如何做,我的做法足以影響百萬人甚至數十億人的生命。如此之高的代價,我又怎麼敢自己決定呢?但此時此刻,什麼都不做本身就是一種決定。」

無論哪一種道德決策方法——功利主義或義務論——都需要堅定的信念才會有效。做出最佳決策只是一方面,如果當事人不能徹底執行也是毫無意義的。儘管鋼鐵俠和美國隊長各持己見,但他們都擁有強大的信念。面對法庭台階上美隊被暗殺後的遺體,托尼坦白道:「我早就知道我會負責站在事情的這一邊。因為如果不是我的話,是誰呢?還能有誰呢?沒有人。所以我忍下來了。我做了你會做的事。我許下承諾……這麼做是正確的!」

美隊一如既往地以更加動人的方式表達了他的信念,這一次是面對蜘蛛俠(Spider Man),當後者考慮離開托尼,站在美隊這一邊時:

媒體的言論無關緊要。不必理會政客與暴民。即使所有國民是非顛倒也並無所謂。這個國家建立在高於一切的原則之上:我們必須堅守信念,不論逆境、不計後果。當暴民、媒體以及整個世界都叫你讓開,你要做的是如大樹般將自己紮根於真理的河畔,然後告訴整個世界——「不,你讓開。

自然不會有人質疑美國隊長的信念,但我的重點是,總體看來,信念並不取決於個人的道德哲學。正如美隊所說:「如果你相信,那你就堅守下去。」

理解判斷與信念的重要性也有助於我們釐清對於義務論倫理學(比如美隊的道德觀)的一個誤解,即它是「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的世界觀,僅僅因為它使用了像是「正確或錯誤」這樣的絕對性術語,而不是像「改善或惡化」這樣的相對性術語。而對於功利主義者而言,唯一的正確決定是「最佳」決定,能得到最積極結果的決定——其他所有決定都是錯誤的。莎倫向美隊問及註冊法案:「如果美國隊長都不遵守法律,那麼誰還會遵守?」美隊答道:「這件事不是非黑即白的,法律卻只能看見這兩種顏色。」這與他所重視的正義與自由的廣義上的義務論概念是相悖的。可一旦你忽略這些條條框框——當代哲學家與經濟學家戴爾德麗·麥克洛斯基(Deirdre McCloskey)笑稱為拿著「三乘五英寸的卡片」研究倫理學——認可判斷在道德決策中的作用,那麼無論功利主義還是義務論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唯一能夠用得上這個詞的是信念,是堅守自己道德選擇的決心,而這常常被混淆為固執己見。事實上,堅守信念其實是一種美德。

目錄

引言:地表最強哲學家

第一部分復仇者會怎麼做?

元祖復仇者的超級英雄倫理課

照亮黑暗復仇者

復仇者聯盟:地表最強家族

第二部分誰是復仇者?

超英同一性:復仇者案例研究

油墨鑄成:女浩克與元漫畫

諾曼·奧斯本的自我墮落:警示錄

第三部分復仇者只能復仇嗎?

寬恕者集結!

神、野獸與政治動物:復仇者聯盟為何集結

美隊的瘋狂四重奏:有可能改邪歸正嗎?

第四部分復仇者越界了嗎?

為正義而戰:軍事倫理學與克里-斯克魯戰爭

秘密與謊言:全局利益下復仇者聯盟的價值觀妥協

復仇者聯盟與神盾局:前攝超英主義問題

第五部分復仇者的世界什麼樣?

康能否殺死過去的自己?時間旅行佯謬

「除我以外,無神可敬」:復聯宇宙中的上帝、本體論與倫理學

復聯式愛情:機器人能否愛上人類?

箭之道:鷹眼與道家大師的相遇

附錄:為何《復仇者聯盟》有四輯?

作者簡介:復仇者學院

索引:出自賈維斯秘密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從小苦學到大,還是搞不定數學?你需要聽聽他的故事
超越納什均衡:21世紀的解決方案概念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