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閻錫山被稱「山西王」,除了精明算計,更最重要一點是非常懂人

閻錫山被稱「山西王」,除了精明算計,更最重要一點是非常懂人

文|黃金生

民國時代,打著「保一方平安,促一地繁榮」的閻錫山統治山西38年,是名副其實的「山西王」。在當時一眾赳赳武夫中,閻錫山掌控下的山西保持了相對的富庶和平靜,堪稱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上一抹亮色。長期以來,閻錫山的公眾形象是精明、會算計,算盤打得震天響,誰也別想從他身上佔半分便宜。20世紀30年代中期,上海英文報紙《字林西報》刊登過一幅閻錫山的漫畫:他身著長衫馬褂,頭戴瓜皮小帽,一邊撥拉算盤一邊念叨:今天又進多少錢。

閻錫山被稱「山西王」,除了精明算計,更最重要一點是非常懂人

同蒲鐵路在勘測和施工過程中,閻錫山十分重視工程技術人員的作用,一再要求他們精心勘測、設計。同蒲鐵路測量定線工作用了將近10年(1923年10月10日—1934年5月),有的路段測量三四次甚至六七次,儘管費時費力卻找到了經濟合理的路線。如北同蒲線上蘆家莊至寧武一段路線,早先德國工程師王鼐曾測量過,後經路局技術人員再行勘測,雖然路線里程比原來的延長了450米,可是因隧道比原來的11處減少了7處,因而隧道線路長度比原來的2160米就減少了1530米,這樣就節省了許多土石方工程量。

為修建同蒲鐵路,閻錫山不僅聘請了一批外籍工程師,還延請了一大批國內知名的鐵路專家,如謝宗周、陳樹棠、歐陽靈等,他們大多來自東北地區,有著比較豐富的鐵路建設經驗。科技工程人員待遇優厚。同蒲鐵路最初聘請的兩名德國工程師穆蘭和王鼐,月工資均為1200元。鐵路正式開工後,又以高薪聘請了一批國內知名的鐵路和橋樑建設專家,如翟維沛、宋浵、祝壽萱等,他們月薪均為400—500元。而當時省長或軍長的月薪也不過800元,廳長僅400元。除了如此高額的薪俸,家庭如遇意外變故,閻錫山還給予他們額外的饋贈。當宋浵因大伯母病逝,准假奔喪時,閻竟贈宋2000現洋,讓宋感到是其一生中接受饋贈最厚之數。

閻錫山被稱「山西王」,除了精明算計,更最重要一點是非常懂人

邊爾旺。他領工修築了同蒲鐵路最為艱難的段家嶺隧道

此外,閻錫山還不拘一格,選拔人才。著名的如太原綏靖公署工程處長李其昌,工人出身,曾在督軍府副官處工作。他在許多工程中認真負責,計算精確,被破格提拔為工程處長,並在同蒲鐵路修建中提任工程組組長,參與主持高村線改線工程等許多疑難線路的設計和施工。又如包工組組長閻明厚,定襄縣小王村人,也是工人出身,精於計算安排建築工程的用料和用工。石匠出身的土專家郭廷蘭只念過3年小學,但對石料工程十分精通。1934年,同蒲路北段寧武溝需築20多座橋涵和一條隧道,閻錫山要求於1936年完工,就連總工程師謝宗周也認為時間緊、費用高、壓力大,不敢承擔此項任務,閻遂任命郭為北段谷橋監修主任。郭僱用民間石匠,用舊式券窯法築橋,保質保量如期完成橋涵修築任務。寧武溝橋涵修築好以後,上部要填土以做路基,工程師們為此作了50萬元運送土方的預算。郭廷蘭則認為,那裡正在為幹線築路開山,開出的土石必須清理,每開1方石頭的價錢是1元4角,把這些土石送至橋頂,10米以內不加價,10米以外每送1方加價1角,超過15米加價1角5分,20米加價2角,僅此一項便省錢二三十萬元。

郭廷蘭熟悉工程業務,善於動腦,為工程節約了不少費用。修橋涵的用料,工程師都認為寧武溝的石頭屬於砂質,易風化,不堪使用,須採用20多里外沙峪村和蘆家莊的青石。開山運石,不僅時間耽誤,而且運費可觀。郭廷蘭在勘察中發現,軒崗鎮過街門洞上有一座小廟,這個門洞就是用風化砂石修的,上有「咸豐八年」落款,距當時已有76年,且完好無損,由此可推算石質可用。閻錫山聽了彙報後,高興地說:「只要30年不爛就行,再過30年咱修鋼橋也不成問題。」實踐證明,這種風化砂石完全可以修橋用,當年的20多座橋涵都是用這種石頭修的,至今完好無損。

同蒲鐵路最為艱難的施工段為全長384. 7米的段家嶺隧道。閻錫山把它交給僧人邊爾旺領工修築。邊爾旺是五台縣人,出家前曾自帶乾糧整修運煤必經而又崎嶇難行的窯頭山路,在群眾中聲譽極高。閻錫山請他出來領工時,他雖已年過花甲,但急公尚義,欣然受命,不要工錢,閻每月僅給他30元的津貼。經過3年施工,隧道如期完工,閻錫山說:「出家人不愛錢,給他留個名吧,」遂把段家嶺隧道命名為爾旺洞,並給他200元賞錢和1頭毛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跨越階層嫁入日本皇室有多難?被盯著肚子,才女出現「適應障礙」
才具平庸卻是納粹德國的實際操縱者,希特勒不得不和他進行交易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