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藝術家創造了圓頂「污染艙」,裡面模擬了 5 個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

藝術家創造了圓頂「污染艙」,裡面模擬了 5 個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

藝術家創造了圓頂「污染艙」,裡面模擬了 5 個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

英國藝術家 Michael Pinsky 擅長在公共領域製作藝術項目,他常常運用帶點巧思的視覺或感官技巧,鼓勵人們以自己的方式體驗作品。他的作品圍繞氣候、環境與城市展開。最近的這件外形猶如外星探測器的的裝置「Pollution Pods」(污染艙),被安置在溫哥華會議中心的 2019 TED 會議上,以獨有的方式提醒人們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的議題。

「我想看看藝術能否改變人們對氣候變化的看法,」 Michael Pinsky 對 Quartz 講道。

「污染艙」由細木條制的多面幾何結構組成,內層用塑料支撐起牆面,最終形成獨立的 5 個透明圓頂空間,彼此間有通道相聯結,就像 5 座代表不同城市的島嶼——倫敦、北京、新德里、聖保羅與挪威。在每個空間內,5 個城市的空氣被重新還原。

藝術家創造了圓頂「污染艙」,裡面模擬了 5 個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

藝術家創造了圓頂「污染艙」,裡面模擬了 5 個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

藝術家創造了圓頂「污染艙」,裡面模擬了 5 個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

藝術家創造了圓頂「污染艙」,裡面模擬了 5 個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

氣候研究人員和調香師研究了每個地方空氣中的臭氧、懸浮顆粒、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含量,試圖去還原這種氣味——每個人都熟悉並且在呼吸的空氣,最終用改良後的香水來填滿空間。這 5 款香水由 International Flavors&Fragrances 公司幫助研製。Michael Pinsky 向參觀者保證說,他的藝術裝置只是個模擬品,裡面的空氣請放心地呼吸,「當你處在一個密封且充滿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空間里,你會被空氣殺死,在這裡不會發生。」 藝術家適度提高了每個城市空氣污染物的嗅覺尺度,以加深感官體驗。

經由模擬後的城市空氣味道是令人回味的。比如說在「聖保羅」的城市污染艙里,你能聞到一絲帶有酸味的果味,這種氣味來自巴西大多數汽車使用的乙醇混合燃料(ethanol-blend fuel)。作為世界第二大乙醇燃料生產國,巴西 40 年的乙醇燃料計劃主要依靠甘蔗種植農業,但近年玉米乙醇燃料因玉米便宜而興起,不過有研究表明該燃料會造成大量空氣污染,以及使得主食價格上漲。

藝術家創造了圓頂「污染艙」,裡面模擬了 5 個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

圖片來自藝術家Youtube上傳紀錄片的截圖。

藝術家創造了圓頂「污染艙」,裡面模擬了 5 個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

藝術家創造了圓頂「污染艙」,裡面模擬了 5 個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

藝術家創造了圓頂「污染艙」,裡面模擬了 5 個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

藝術家意圖用城市裡易被人忽視的氣味來傳遞背後這一點信息。實現方式是使用霧機、加濕器和壓縮機。參觀者還可以通過觀察電腦屏幕上的 AQI(空氣質量指數)來捕捉不同(英國是 60-65),數字越小代表空氣質量越好,該技術提供方為 plume labs 公司。

倫敦的氣味是有點混合著辛辣的橡膠味,這是由柴油發動機的污染帶來的。十年前,倫敦的城市公共巴士系統從汽油車改為柴油車,政府相信它對城市環境更為友好。但一份 2015 年政府報告顯示,英國每年由柴油發動機排放的氮氧化物會致使 23500 名公民過早地死亡。

藝術家解釋,或許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有所不同,但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都與化石燃料的提取、燃燒相關。而危機的發生常具有即時性,這使得過著具體生活的人們感到抽象,人們並不能意識到危險存在,除非某些因素已經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氣候變化的問題正在發生,」他警告道。

穿過塑料隧道進入「挪威」的污染艙,模擬的是挪威冬季寒冷、乾淨的空氣味道。你能聞到地面乾燥的焦油瀝青味,可能由汽車輪胎摩擦道路而產生的,因為空氣很乾凈,沒別的氣味了。

不過等進入新德里和北京後就不同了。新德里的空間里是煙霧騰騰的,「這基本上是最糟糕的,」Pinsky描述道,「能聞到的是柴油味,來自道路上的懸浮顆粒、燃燒塑料與秸稈所產生的煙霧。新德里擁有一切。」

而北京的空間則充滿 11 月的空氣氣味,寒冷的霧霾中透出些煤炭、木材的氣息,「因為很多地方還未有中央供暖系統,」但另一方面,空氣里柴油味比以前少了。藝術家解釋道,「中國正在慢慢處理柴油問題。」

在蘇格蘭農村長大的藝術家 Michael Pinsky 對 Quartz 說,自 2017 年開始做類似項目後,他已經適應城市的氣味了,並且能在描述城市氣味這點上做得更好。但當 Quartz 提到「那什麼城市聞起來最好」時,「沒有,」Pinsky 答道,「除非你為此去到山頂。」

配圖來自藝術家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5 年出了 11 本攝影書,Samepaper 背後是一群想表達自我的人
墨西哥終於掀起#MeToo旋風,在推特上席捲各行各業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