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推動國歌立法的指揮家——于海音樂人生分享會

推動國歌立法的指揮家——于海音樂人生分享會

據《禮記》記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

音樂作為一種介質,通過抽象的聽覺傳遞激發人類情感,所引發的高度情感共鳴,使得音樂成為超越時間、空間的永恆藝術。

我們聽到,我們感受到。不遠處,有人把自己碾碎化作琴譜,以血肉滋養,任其長成浩瀚星空,亮及山河崖海。那字字跳躍的節奏裊裊而來的音符,正好也寫成了他生命的華彩樂章。

「請全體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句引導語,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熟悉,但你知道國歌背後的守護者嗎?

講者信息

于海

解放軍軍樂團原團長,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文聯委員,中國音協管樂學會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交響樂基金會理事,國家一級指揮,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演講主題:曲與情

于海作為解放軍軍樂團指揮,在多次閱兵及國家慶祝活動上,接受過歷代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包括國慶50周年及60周年在內的多次慶典。

他連續十年為國歌立法提案,被媒體譽為「催生國歌立法的指揮家」、「推動國歌立法的音樂家」。

在他看來,國歌早已不僅僅是一首歌曲,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氣質,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民族精神的化身。

在於海的人生旅程有三次重要的角色轉換,從一名普通的樂隊隊員成長為著名指揮家,進而成為中國軍樂界的領軍人物。

于海從小就喜歡文藝,文革中的1967年,父親工資凍結,母親在家庭生活十分拮据的情況下,用當時足以讓全家生活十多天的兩元錢為于海買了一支「高檔」竹笛。

那一天讓于海記憶猶新!沒有那一天,恐怕也沒有他的音樂人生。

于海先後隨著名指揮家、教育家呂蜀中、黃飛立、李華德學習指揮。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員、指揮、樂隊隊長、副團長、團長。指揮解放軍軍樂團及中國交響樂團、中央樂團交響樂隊、美國陸軍軍樂團等著名中外樂團舉辦音樂會千餘場。其指揮藝術深受觀眾喜愛,也得到了媒體的廣泛讚譽。

于海與國歌的交集,始於1970年。

那年的國慶大典,他只有15歲,是解放軍軍樂團最年輕的隊員之一,作為單簧管演奏員,在天安門廣場和軍樂團一起奏響國歌。14年後,作為聯合軍樂團最年輕的分指揮,于海又一次站在了天安門廣場,指揮國歌的演奏。

擔任專職指揮時,于海經常要在國賓歡迎儀式和各種重要集會及其他莊嚴隆重的場合指揮奏唱國歌。這些經歷使他對國歌產生了特殊的情感,他諳熟國歌歌詞中的每個字和樂曲總譜中的每個音符。

于海說:「不是我選擇了音樂,而是音樂選擇了我。」

于海還擔任許多全國性音樂比賽的評委,多次赴國外擔任國際管樂大賽評委,2010年起被教育部聘為全國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還應聘為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十餘所大學的兼職教授。發起並成功策划了南昌國際軍樂節、上海管樂節、中國音樂小金鐘全國中小學生管樂獨奏展演等大型活動並擔任藝術總監。

一生與音樂相隨,是他最大的幸運,也是我們最大的幸運。

5月2日,和于海一起走進他的音樂人生。

活動信息

活動主題:中華號角——2019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管樂藝術節

時間間:2019年5月2日 14:00

地點點:上海市楊浦區黃興路211號互聯寶地F1棟 火柴電競館

門票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中子星內部結構什麼樣?科學家:像各種形狀的義大利面
在地球45億年的地質史中,盤古大陸並非唯一的超大陸,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