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探花其實比狀元還要難考?這一不成文規定到今天都還適用

古代的探花其實比狀元還要難考?這一不成文規定到今天都還適用

中國古時候的科舉制度,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制度,自從晉朝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中國上層社會就被士族徹底壟斷,平民階層幾乎沒有為官的機會,官員階層因此陷入了一個腐朽不堪的地步,讓社會停滯不前,人民苦不堪言。

但是,隨著隋朝的科舉改革,科舉制度登上歷史舞台,這讓最底層的人也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因此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在科舉制度中,最高級的榮譽莫過於進士及第,考上狀元了!每一個狀元在當時的社會都會享有極高的聲譽,因此狀元是當時每一個讀書人的夢想,作為讀書人中最高的榮譽,狀元,自然也是最難考的一個。

但是,其實不然,在古時候,大多數時候,考上探花的人也就是第三名的人往往會比考上狀元的還要高興,雖然並不是說狀元就不行了,但是探花在古時候因為某些原因,是比狀元更容易出人頭地的。

說起來,還是因為人的本性在作怪了,以貌取人雖然都知道是不對的事情,但是又有誰能真正的做到呢?即便是皇帝,也是如此,所以在古時候的進士考試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探花這個位置,不僅要成績好,他還得是成績好的人里長得最好看的!

也就是說,只有那些英俊瀟洒、才華橫溢的人才能成為探花!這無疑就讓探花的位置變得十分難考,畢竟,長相這種事情誰說的來?那個時代又沒有整容,長得好不好看,那都是父母給的了,若是因為什麼原因不小心受了傷,那這個探花的位置可以說就與你無緣了。

而探花之所以要比狀元還容易發達,也是這個原因,由於長得好看,自然就會容易讓人親近,再加上狀元往往是皇帝看中的人,他們也經常會成為駙馬,這樣子,敢去巴結拉攏狀元的人就無形中少了許多。

探花則不同,他就沒有這種顧慮,只要自身素質夠硬,就很容易和其他官員互通往來,自己的仕途自然也會通暢許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鵬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唐朝之後再無統一王朝在長安定都,這個千年古都為何被後人拋棄?

TAG:鵬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