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媒體「標題黨」「洗稿」亂象可以休矣

自媒體「標題黨」「洗稿」亂象可以休矣

曾幾何時,大眾獲取信息方式從傳統主流媒體轉向了自媒體,因為後者似乎更「有趣」。的確,相對於主流媒體,自媒體在標題、內容呈現上無所束縛,部分自媒體直擊讀者的興趣點和痛點,以此博取了相當大的流量。

有人可能不禁要問,那主流媒體為何不這麼做?實則不然或者很難。因為根據新聞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客觀性等原則,對於自媒體博眼球的系列手段,可以說是「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其中,「標題黨」「洗稿」就是自媒體博眼球的慣用伎倆,所帶來的誤導公眾和對新聞專業主義的侵害,天下苦之久矣。

所幸的是,在4月26日的2019中國網路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上,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部門聯合啟動打擊網路侵權盜版「劍網2019」專項行動,整頓自媒體亂象即在其中。

具體內容為,嚴打未經授權轉載主流媒體新聞作品的侵權行為,嚴肅查處自媒體通過「標題黨」「洗稿」方式剽竊、篡改、刪減主流媒體新聞作品的行為,依法取締、關閉一批非法新聞網站及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家號等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

「標題黨」,顧名思義即題目與作品內容的關聯度不大甚至是毫無關係,目的是獲得閱讀量、點擊率,提升關注度、知名度。「標題黨」違背了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不僅損害受眾的閱讀體驗,破壞了媒體良好的傳播環境,且讓虛假信息大肆傳播、擴散,誤導民眾的道德價值取向,在信息傳播平台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對信息傳播產生極壞的影響。

「洗稿」則是對別人的原創內容進行篡改、刪減,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實有價值的主要部分還是抄襲的。「洗稿」行為實質上是對原文著作權人權利的侵害。眾所周知,近年中國十分重視包括文字著作權、版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在音樂、視頻、圖片版權保護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之際,新聞報道的文字版權保護的環境尚未完善,這也給了部分自媒體洗稿的可乘之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自媒體無論是「標題黨」還是「洗稿」,恐怕為的都是一個「利」字。

「標題黨」的利益驅使表現為,現在很多網路信息傳播平台,對作品的界定、推介和傳播,都完全決定於點擊率、閱讀量、關注度等指標,這些指標上去了,信息傳播平台的知名度、影響力以及收益也會隨之上升。一篇湊合的、速成的文章卻因為一個「棋」走怪「招」的題目,成為所謂的「爆款」、「熱文」,該「作者」也因此收益頗豐。

「洗稿」的驅動力同樣是有利可圖,對於自媒體人來說,他們營利主要是靠廣告流量分成。隨著各大平台對於原創內容的扶持力度加大,對於原創作者也會有更多的資源與政策傾斜。但真正去原創的成本又很高或者能力不濟,所以一些自媒體就通過移花接木之類的手段,去炮製出所謂的「爆款文章」,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難逃抄襲的本質。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有過這樣的描述:有50%的利潤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則敢犯任何罪行。

自媒體通過 「標題黨」「洗稿」牟利,可以說是一本萬利的事。對於這類既損害新聞專業主義、誤導大眾,又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監管層理應出手。此次啟動聯合整治行為的四部委,既有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國家版權局,也有監管新聞網站及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家號等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的國家網信辦,還有打擊違法犯罪的公安部。

期待在這些部門的聯合整治之下,自媒體亂象將無處容身。

(作者系第一財經評論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1600億逆回購和2000億MLF背後透露哪些信號?
社論:率先布局5G助力信息強國建設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