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古人如何給星空「劃片」

中國古人如何給星空「劃片」

在中國科技館「華夏之光」展廳,有一件叫做「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展項,介紹了中國古人提出的一種與「星座」截然不同的星空劃分方法。今天小編就要跟大家說一說,這種方法是如何給星空「劃片」的。

中科館展項「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首先,需要知道古人看到的星空什麼樣。事實上,在古代更容易看到滿天繁星的夜景,天上星星雖然多,但是看得時間長了,也就看熟悉了,清代學者顧炎武曾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星星看久了,古人不僅認識了這些星星,還發現整個星空都在有規律地轉動,具體怎麼轉的呢?下面畫圖給大家解釋一下。

假設有一位生活在洛陽的張先生,他喜歡觀測天文,每天從他所在的位置望向天空,他能看到的範圍就是周圍地平線以上的所有天空,地平線以下就看不到了。這樣的話,他在某一天晚上看到的天空範圍如下圖中所示。

我們知道,地球圍著太陽轉,半年以後,地球轉到了太陽的另一側,這時候,他仍然從地平線周圍往上看,看到的天空就是下圖中所示這部分了。

隨著地球的不斷運轉,每天張先生看到的天空範圍都不一樣,但是他自己不知道這是地球轉動引起的現象,而認為是整個星空在轉動。他還發現,不管星空怎麼轉,有一部分天空是始終能看到的。如果我們把上面兩幅圖疊加起來,張先生始終能看到的,就是下面圖中紅色箭頭這部分;當然,我們知道,還有一部分星空他一直看不到,就是藍色箭頭這部分。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位置代入古人的視角,就會覺得,天空在繞著北方地平線上空的一個中心點轉動,靠近轉動中心點附近的星星常年位於地平線以上,而離中心點較遠的星星則會隨著季節更替而交替地轉到地平線以下。古人因此認為,天空的中心在大地北方。(所以,《封神演義》里才有「中天北極紫微大帝」這種名稱里同時有「中」和「北」,聽起來很分裂的神位。)

給天空定出了中央和四周,接下來,古人就賦予了天空不同區域以不同的名字。他們稱中央的區域為「三垣」,「垣」就是牆的意思,古人覺得,把中央區域的星星連起來像三道牆。這三道牆的名字分別是「紫微」「太微」和「天市」。

周圍的區域,按東南西北分成了「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區域,稱為「四象」。分別對應五行中的木、金、火、水。可能有人要問了,既然天空是轉的,那怎麼分得出東南西北呢?原來,古人以春分傍晚那個時間點的星空為標準,管這時候位於三垣以南的區域叫「朱雀」,三垣以東的區域叫「蒼龍」,三垣以西的區域叫「白虎」,三垣以北的區域叫「玄武」,當然,因為三垣本身就在正北方,所以這個時候的玄武已經沉在北方地平線以下看不見了。

再接下來,古人把四象的每一個再分成七分,一共就是四七二十八份,這二十八份叫做「二十八宿」。這樣,生活在中國的古人能看到的星空就全部劃分出來了,就像下面這張星空圖一樣。

同處北半球的歐洲人,當然也會看星星,不過,他們劃分星空的方式有所不同,不是用三垣四象二十八宿,而是用「星座」,北方中心點附近的星座有「仙后」「仙王」「大熊」「小熊」「天龍」等,遠離北方中心點的周圍星座,大家最熟知的就是「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蠍」「人馬」「摩羯」「寶瓶」「雙魚」這十二個黃道星座了。

現在大家就清楚了,西方的星座和東方的星宿,描述的是重合的天空區域。所以,面對同一塊天空,東方人可能管它叫「XX宿」,西方人則管它叫「XX座」。在一些星星的名字上,我們也能找到蛛絲馬跡,例如,獵戶座著名的「參宿四」,就是星宿參宿的第四顆星,天蠍座的「心宿二」,就是心宿的第二顆星,而金牛座的「畢宿五」就是畢宿的第五顆星。下次要是有人告訴你他是金牛座,你說:「哦,原來你是畢宿的。」八成唬得他一愣一愣的。

當然,東西方對星空區域的劃分方法是各自獨立發展的,星宿和星座的對應也就不會完全重合。如果想了解更多詳情,可以來中科館「華夏之光」展廳,這裡有很多古代天文學相關的展項等你來探索哦!

最後,小編還要留一個思考題,為什麼上文最後那張星空圖中,東和西的方位和我們查地圖東西方位是相反的呢?答案很簡單,稍微想一下就明白了。

中國科學技術館展覽教育中心 李博供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是什麼力量造就了島嶼?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