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聽說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軍隊用毒品提高士兵戰鬥力?這是真的嗎?

聽說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軍隊用毒品提高士兵戰鬥力?這是真的嗎?

昨天在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嗑嗨了上戰場:戰爭毒品使用》:戰爭史也是士兵服用各類藥物的歷史------在1939年的4月到12月期間,Temmler-Werke公司提供給德軍2900萬Pervitin「攻擊藥丸」,該藥物在1939年9月攻擊波蘭的時候就已經經過了檢驗。因為藥物的作用非常明顯,在1940年春天閃電戰的膠著時刻部隊派發了大約3500萬藥片。

考慮到很多分隊當中許多士兵每天都會吃上4顆左右的脫氧麻黃鹼藥丸,閃電軍驚人的前進速度就顯得沒那麼可怕了。據統計,從1939到1945年德軍總共消耗了2億左右的甲安菲他明(meth)藥丸。

德軍不是二戰中唯一給作戰部隊分發安非他命的國家。英美、日軍也很快效仿,他們為軍隊準備了安非他命。據估計,英國士兵在二戰中消耗了大概7200萬左右的Benzedrine安非他命藥片。藥品大部分是配發給飛行員的,但也有一些給了地面部隊。

這文章中關於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軍隊用毒品提高士兵戰鬥力?這是不是真的呢?經過查找發現——2002年的時候,英國《焦點》雜誌有關於德國軍隊用毒品的相關報道。主要內容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研製了一種以可卡因為主要成分的毒品,原計劃於1944年在囚犯身上完成試驗之後,迅速在軍隊中推廣,以期提高士兵的作戰能力。犯罪學家沃爾夫·凱姆帕爾最近完成的新書《納粹飛跑》詳盡描述了「第三帝國」為了作垂死掙扎大肆鼓勵士兵吸毒的史實。

納粹推出的這種毒品代號為D-IX,為了確保它的安全性,在正式推廣之前先在位於柏林北部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做了試驗。那些原本骨瘦如柴、營養不良的集中營犯人在服用了D-IX之後,即便身背20公斤的負荷也可以連續行軍90公里不喘息。一名前集中營犯人在獄中日記中寫道:「直到24小時之後,多數人才徹底精疲力竭。」《焦點》雜誌稱,納粹本打算將這種「神奇的」毒品讓所有士兵服用,可是由於盟軍的迅速包圍使得這項「末日計劃」終於破產。

而前一段時間在網路也看到關於日本用毒品作為軍需品,打造神風攻擊隊的文章。「據史料記載,日美之間發生的沖繩島戰鬥中,日本的「神風特攻隊」敢死隊員,也稱自殺性飛機隊,就是服用了甲基苯丙胺後駕著戰機亢奮地沖向美國艦隊。日本士兵稱甲基苯丙胺為「貓目錠」、「突擊錠」或「空擊錠」。二戰中,日本軍隊大量使用甲基苯丙胺,讓士兵們服用後,不知疲倦地持續戰鬥,甚至呈現瘋狂的精神狀態,都與日本這個國家的文化傳統中的武士道精神有著源淵關係。」(下圖是神風特攻隊)

這樣看來,德國、日本等國家利用毒品提高士兵戰鬥力,用甲基苯丙胺等興奮劑列為軍需藥品,應該是確有其事了。

據說,日本還在朝鮮等地建立製藥工廠,大量生產甲基苯丙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日本侵略軍就是依靠這種藥物保持不同尋常的戰鬥力。類似於德國納粹軍在蘇聯斯大林格勒等戰場中,異常勇猛、橫衝直撞。(下圖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而且戰後興奮劑「覺醒劑」流向日本民眾,據當時的統計數據,1945年至1952年,日本吸食覺醒劑的民眾高達200萬人以上,各個年齡段、各個階層都有,相比較是以成年男性為主體。

後來,日本國內急劇上升的刑事案件,以及越來越多的精神病大都與「覺醒劑」使用有關。這種現象引起了法學家、心理學家及社會學家的注意。日本政府組成了專門的調查組,最終得出結論,「覺醒劑」不能再使用了,必須給予取締。於是,1951年,日本政府頒布了《覺醒劑取締法》,禁止甲基苯丙胺的生產和銷售。(下圖是神風特攻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流石 的精彩文章:

徐志摩前妻張幼儀想再婚,寫信徵詢兒子意見,兒子的回答讓人感動
歷史上的今天——1946年4月16日,汪精衛之妻陳壁君被公審,但她不認為自己有罪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