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的科研精神有多搞笑?正是他把保護太陽月亮的行動做到了極致

康熙的科研精神有多搞笑?正是他把保護太陽月亮的行動做到了極致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自然現象,但是在清朝統治者眼裡,偶遇日食月食,那可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須知1543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的時候,地球圍著太陽轉已經是舉世皆知(閉關鎖國的清朝除外)的常識,康熙也似乎曾經對天文學產生過興趣。

但是清朝有一項制度從順治元年開始執行到清朝滅亡,這項制度叫做「日食救護」,也就是動員全國兵民之力舉行儀式保護太陽和月亮。從清朝這項制度中,我們就能看出康熙所謂的「科研精神」有多麼搞笑,因為正是他把保護太陽和月亮的荒唐行動做到了極致。

看到這裡,老辮子小辮子都會被氣得翹起來罵街:「康熙大帝英明神武,看成千古一帝,而且他是最有科技頭腦的皇帝,又怎麼會做出保護太陽月亮這樣的荒唐事兒?」辮子兄切莫著急,這是清朝遺老遺少編纂的《清史稿》明確記載的:「順治元年,定製,遇日食,京朝文武百官俱赴禮部救護。康熙十四年,改由欽天監推算時刻分秒,禮部會同驗准,行知各省官司。」

康熙讓欽天監算好日食出現的具體時間,可不是為了研究日月運行規律,而是方便通令全國,舉全國軍民之力來進行「日食救護」。

日食救護的場面「端莊肅穆隆重」:「其儀,凡遇日食,八旗滿、蒙、漢軍都統、副都統率屬在所部警備,行救護禮。順天府則飭役赴部潔凈堂署,內外設香案,露台上爐檠(燈架,燭台)具,後布百官拜席。」

以下的文字還是翻譯成現代漢語吧,這樣大家看著方便些,因為即使是自稱「慈禧後人某親王」的那個人,也未必會文言文了。

地方督撫都統如何保護太陽月亮暫且不提,咱們就看京城廟堂之上的王公貴族是怎麼做的吧。

在順天府派出大量人手對六部軍機處上書房等「機要之地」後,皇帝的親兵(鑾儀衛)出動了,他們全副武裝、抬著征戰時用的金鼓在儀門兩側列隊。等到日食時間到了,翎頂輝煌的滿漢大臣也都出現了,但是這一天他們的補褂朝服全換成了類似孝袍子的「素服」。

這些朝廷高官由專門的司儀統一指揮,先是整理好隊伍(齊班),有資格參與的大臣分成五個隊列(金木水火土?),每個隊伍前面有一個禮部大員當隊長,大家在司儀的口號聲中,前進、下跪、叩頭,每次跪下磕三個頭,這樣的動作重複三次,這叫三跪九叩。

讀者諸君都知道,古代大臣見皇帝,最隆重的禮節也就是三跪九叩。但是為了表示「救護日食」的誠心,三跪九叩之後還要再跪拜一次:「班首詣案前三上香,複位。贊『跪』,則皆跪。贊『伐鼓』,署史奉鼓進,跪左旁,班首擊鼓三聲,金鼓齊鳴,更番上香,祗跪候復圓。」跪著等待太陽缺而圓,皇帝大臣們這才認為自己「保護太陽」大功告成,換上吉服,把原先的三跪九叩加一跪再重複一次,這才收工散去。

如此隆重「救護日食」,那麼遇到月食又怎麼辦呢?清廷當然不會厚此薄彼,「如救日儀」。稍有天文常識的人都知道華夏疆域遼闊,不是每個地方都會出現日食,也不會是同時出現。這時候清廷的「欽天監」就該發揮作用了:「直省遇日、月食,各按欽天監推定時刻分秒,隨地救護。省會行之督、撫署,府、廳、州、縣行之各公署,並以教職糾儀,學弟子員贊引,陰陽官報時。至領班行禮,則以督撫及正官一人主之。上香、伐鼓、祗跪,與京師救護同。」

本文大量引用了《清史稿·卷九十·志六十五·禮九·軍禮》的原文,就是為了請讀者諸君細細體會清朝的荒唐荒謬:乾隆年間,珍妮紡紗機、水力織布機、蒸汽機都已經發明出來,嘉慶十二年(1807年),富爾頓已經發明了蒸汽輪船,嘉慶十九年蒸汽機車已經滿街跑,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萊特兄弟的飛機都能飛一百八十米高了。這時候滿清皇帝和朝廷大員們在幹什麼呢?他們在兩次三跪九叩加一跪地撅著屁股「保護太陽和月亮」呢。

任何一個王朝,當科技被視作奇技淫巧的時候,就已經到了末日;當王公大臣每天拜鬼請神的時候,官僚體系已經爛到了骨子裡。

宋朝有先進的火器,但是宋徽宗一心想當什麼道君皇帝,結果沒有成仙卻成了階下囚。清朝把大把時間和金錢用在保護太陽和月亮上,太陽和月亮卻沒有保護他們。堅船利炮之下,大清王朝雖遠必賠——請注意,筆者說的只是清朝官員的愚昧,跟其他朝代無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對比正史中曹操劉備孫權年輕時的志向,三國三巨頭誰更值得尊敬?
面對高衙內的霸凌,跟高俅關係不錯的林沖何不用這三種辦法應對?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