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班時間996?古人就先把你給打個生活不能自理

上班時間996?古人就先把你給打個生活不能自理

最近馬爸爸的一番福報論可謂是引爆了網路,按照馬爸爸的觀點:你現在不996啥時候可以996?你不付出超越被人的努力和時間怎麼實現想要的成功?所以中國BAT公司能夠996,我認為是我們這些人修來的福報。

當然,馬爸爸這番話可謂是把模糊重點,偷換概念的話術運用的爐火純青,明明是明目張胆違背勞動法的加班制度變成了:讓你成功,讓你成長的熱血、福氣、社會責任感等等抒情詞語,至於相應的酬勞、工時和勞動者的個人權益呢?不好意思,這個時候又變成了東哥口中的:「混日子的不是我的兄弟!」,這不就是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唄。馬爸爸們嘴上說著為員工福利待遇著想,強東哥一口一個的京東兄弟,實際上呢?被辭退的京東員工才知道自己不是東哥的兄弟,什麼997,為什麼不是0*0*7!

筆者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要是公司真按照996制度施行,北上廣這些大城市姑且不論,筆者在三線城市從住處到公司就要小四十分鐘,趕上個堵車啥的時間還只會更長,所以為了不遲到必須提早一小時,也就是早上八點出門,辛苦一天忙到晚上九點(當然前提條件還是不加班),坐車回家就已經是晚上十點了,十點了還能幹點啥?洗洗準備睡覺唄,第二天還等著早起上班哪,要有孩子老人的更慘,等你回來人家都睡著了。

所以說真要實行了996,對待廣大上班族們來說真是不吝於末日到來。有女朋友的恐怕要變單身狗,結了婚老婆不給你甩臉子才怪,畢竟誰也不願意自己的男票和老公一天相處一兩個小時啊!

當然肯定有人吐槽說自己現在的工作情況和996也差不多了(大部分說這話的可能都是程序員),但這話不能這麼說。您工作多,任務重,加班屬於個人選擇(當然有主動和被迫,不加班工作完不成),但真要有事兒不加班就走這是正常權力,而現在996直接把原本屬於可以自己選擇的時間變成了強制要求,這不叫壓榨叫什麼?

不過吐槽完996,筆者突然又想:咱們中國的古人們上班是個什麼情況?他們也要加班么?

您別說,還真要,而且圍繞著加班還有著許多的趣事。

當然了,咱們提到的加班都是特指古代的官員們(也就是公務員們啦),平民百姓們一年到都都在為了生存而奮鬥,恐怕也就是過年這幾天能夠稍作喘息,要趕上饑荒年欠了債的還得咬著牙過年關,所以你要興頭頭的問人家要不要加班,估計人家都能把你當白痴。

官員們的生活當然幸福得多,關於加班,最應該讓馬爸爸這種人看的就是這個故事:漢朝是有假期的(這個咱們後面詳細說),有位老兄張挾趕上休息日還堅持加班加點沖在工作的第一線,對於這樣的人馬爸爸當然是舉著雙手歡迎了,不過名臣薛宣卻並不這樣看,他委婉的批評張挾:「蓋禮貫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由來已久。曹雖有公職事,家亦望私恩意。曹椽從眾,歸對妻子,設酒肴,請鄰里,一笑相樂,斯亦可矣。」,這句話可以說是生生的打了馬爸爸的臉,也讓上班族們揚眉吐氣,薛宣是怎麼說的,假期就用來好好休息,雖然公家是有政務要處理,但是你的家庭也同樣重要啊,老婆孩子這麼久沒見你了肯定想你,你應該回去看看家人,和鄰居們喝喝酒,聊聊天,搞好人際關係不也挺好的么!

我們中國曆來講究和睦鄰里,和諧家庭,重視工作的同時也要珍惜自己的家庭,搞好人家關係,一味的強調工作而拋棄了個人的生活反而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可見薛宣才是一位重和諧,體恤下屬的好領導。人拼死拼活的工作為了誰?奉養母親,寵愛妻子,疼愛孩子,現在你把自己搞成個工作狂,連自己的父母妻子都不聞不問,又怎麼能指望你去向皇帝效忠呢?所以合理的利用假期並不代表你沒有責任心沒有拼搏精神,好好地休息才能夠好好地工作,提前透支了自己的身體精力只會讓親者痛,資本家們快,等到你年紀大了不能再加班了,輕飄飄的一句「不加班的人不是我的兄弟!」,得,您就被掃地出門,至於你的青春你的奉獻,誰管呢?

所以從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開始,官員們就已經有「雙休」這一說了,官員們上五天班就有兩天的「休沐」,官員們在假期可以與家人團圓,與好友相聚,所以薛宣才勸張挾在休沐日好好的陪陪家人,畢竟連齊家都做不到談什麼平天下呢!

到了唐朝,假期有所減少,雙休變成了旬休(也就是上十天班休息一天),不過人家其他福利好哇,不但有冬至、清明和過年等黃金周,其他的像中元節、端午節和元宵節也有相應的假期,皇帝也會賞賜群臣,讓大家吃好玩好。

最爽的還是宋朝的官員們,這些貨們不但工資拿得高(宋代官員的工資是我國歷代中最高,級別最低的縣丞一年都能達到十幾萬,宰相的年薪更是能達到三百多萬!),而且休息時間連我們現在都望塵莫及,宋代除了十日一休,趕上了過年、寒食和冬至三個重大節日可以放七天,再加上類似中元、端午、重陽等等都有假期,宋朝最特別的是祭祀日也放假,比如說趕上本朝先帝、太后的逝世紀念日都可以放假一天,這條規定大大的延長了北宋官員們的假期,您算算到了北宋末年官員們能多休息多少天(因為皇帝皇后死得多嘛!),所以宋代的官員們的假期長達一百二十多天,比咱們現代人的假期都長!不過話說回來,這隻針對於官員,普通百姓們還是該辛苦照例要辛苦的。

當然您別看官員們的假期多,趕上休息日皇帝老子還出錢請你吃飯,給你補貼,讓你玩得開心,休的安心。休息是為了讓你更好的工作,皇帝給你發俸祿可不是白給的,如果官員們稍有懈怠,後果可比咱們現在曠工啥的嚴重得多。

像咱們遲到、早退等等公司有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處理,官員們也如此,《唐律疏議·職制》就規定:「諸官應值不值,應宿不宿,各笞二十,通晝夜者,笞三十」;「諸官人無故不上(班)及當番不到,若因暇而違者,一日笞二十,三日加一等;過杖一百,十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半,邊要之官,加一等。」,也就是說要是你敢不值班,後果相當嚴重,這可不是扣錢這種小事,是要扒了褲子打屁股的!如果是趕上你遲到了,運氣好點兒不用打屁股,罰錢也罰的你肉痛,玄宗時期如果無故不上朝者要「奪一季祿」,得,這麼一來三個月的俸祿就打了水漂了,畢竟不是每一個官員都家業雄厚看不上這點子俸祿,更多地人還指望朝廷發錢養活一家老小呢,所以官員們在享受自己假期的同時也戰戰兢兢,生怕誤了上班時辰。

所以唐代的官員們為了上班不遲到也是很拚命,就像大詩人白居易在《晚歸早出》詩里這樣說的:「筋力年年減,風光日日新。退衙歸逼夜,拜表出侵晨。何處台無月,誰家池不春。莫言無勝地,自是少閑人。坐厭推囚案,行嫌引馬塵。幾時辭府印,卻作自由身?」

看來古代的官員們也和咱們這些加班狗一樣早出晚歸披星戴月啊,老白是更慘,存了三十多年的錢才在首都買上一套小房子,既是加班狗又是房奴,我們看老白的眼神都親切起來了呢。

同樣的吐槽也發生在明朝太祖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瘋狂的加班狗,據吳晗先生考證,老朱8天時間一共處理了1660份奏摺,彙報了3391件事情,也就是說平均下來老朱一天要看兩百多份奏摺......即使是一份奏摺花上三分鐘處理也要十個小時,一份奏摺摺合一千字,那麼一共有一百多萬字......更喪心病狂的是朱元璋除了早朝開加開了午朝和晚朝,也就是說大傢伙兒得陪著老朱一塊加班,這一天兩天還好,長久下來有人就撐不住了,畢竟早朝時間是從早上五點到七點,等於官員們必須凌晨兩三點就要出門打著盹的往皇宮趕,好容易等著朝會結束回家補覺吧,老朱還拉著不讓走,於是有個叫錢宰的官員寫了這樣一首詩:「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老頭兒七十多歲了,天天這麼折騰唯一祈願的就是能睡個好覺,真是又好笑又可憐。

所以關於早朝這個事兒,明清官員們都是有一肚子苦水,五點的早朝,官員們必須在三四點就得早期(這還算是家裡有錢,在皇宮附近有宅子),要是那些個沒錢的只能住在郊區的小官更是得凌晨就爬起來,大官們倒還好,騎馬的騎馬,坐轎的坐轎,沒錢的就只能雇騾子了,要是趕上春暖花開秋秋高氣爽時分倒也還好,要是個數九隆冬滴水成冰的大冬天,剛從熱被窩裡爬出來就得冷個夠嗆,更何況還得冒著嚴寒忍飢挨餓的熬上兩個多小時往皇宮趕,等到了紫禁城,官員們又得在東華門門口等著,這些個朝廷大員們頂風冒雪的等著開門,早朝開始大門打開,官員們則魚貫而入,關鍵問題是進了紫禁城,您要沒有公文呈遞還不能點燈,這北方冬天五點還是烏漆嘛黑的,趕上個下雨下雪很容易就摔個大馬趴,所以出現了一個人打著燈後邊跟著一溜人蹭燈的滑稽場面。

早朝不光是大臣痛苦,連皇帝也苦。清代的惲毓鼎就在日記里寫了,有次這位老兄三點鐘出門,結果雨大路滑,等到他好容易趕到天都快亮了,差點就沒趕上早朝,早朝上皇帝也耷拉個臭臉,看來也是從熱被窩裡被拉出來心裡不痛快吧!這都還算好,有次這位老兄去參加慈禧老佛爺的生日宴會,為了討老太后歡心更不能遲到,惲毓鼎凌晨一點半就起床出門了,對比一下咱們是不是稍微比他們要好點兒?

明清時期官員們也是慘兮兮的,不但薪水被大規模的削減(一個縣令的月薪摺合下來也就千把塊子錢),連假期也被皇帝們給削減了差不多,官員們滿打滿算全年假期不超過五十天(不過這樣一看也還好,現在咱們算上周末和法定節假日是一百多天,但除了政府機關和國企員工們有雙休,其他上班族能享受到雙休的有多少目前不好說),不過相比於明朝,清朝官員們有個獨特的「寒假」可休,冬至、元旦和元宵三個節日在時間上很接近,所以皇帝們索性把這三個節日打通,給官員們放一個月的年假(也就是封印,在秋冬季之前把大事做完,比如說秋決等等),官員們將官印封起來,舒舒服服的享受一個月,等到了來年再拿出來繼續辦公。

介紹了這麼多大家覺得官員們的生活都很慘,但只要一句話就能打消一切的質疑,有道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官員們起早貪黑的背後是國家健全的福利待遇和隱形的灰色收入,當了官就代表著個人和家族的社會地位的急劇增加,他們如此的辛勞換來的是足以抵消時間和辛苦的豐厚回報,你要讓他們回現代來體驗一把996,讓他們看看對應的福利待遇,還不得把提出996的人打得生活不能自理?所以說拋開福利待遇來講義務工作都是臭流氓!

說完了休假,咱們來說說值班。對於朝廷機器來說是不分晝夜都必須運行的,萬一邊疆發生事變沒人管豈不是耽誤了大事?所以從我國早期開始就設定了值班制度。官員們輪番值班,如果遇到什麼突發情況也能夠及時處理。

從唐代開始就形成了嚴格而正規的制度,朝廷設置了「直令史」專門監察官員們值班,早年還只是些小蝦米們留守,到了武則天時期就慘了,連宰相這些朝廷大員也要老老實實的輪著值班,直令史會給值班的官員一本記錄本「直簿」,官員們則記錄晚上值班情況,玄宗時期宰相姚崇年老力衰,於是向直令史懇求免於值班,一則姚崇是三朝老臣,德高望重,所以直令史也不忍心駁他的面子,於是乎便把小本本接著往下傳,結果其他官員炸了鍋,咱們大傢伙都要值班,憑什麼你宰相就有這個權力不值?一番鼓噪之下竟然沒有人願意接替姚崇,無奈之下直令史又只能把直簿給了姚崇,這可把老宰相氣了個半死,他直接在直簿寫上了「告直令史,遣去又來,必欲取人,有同司命。」這些話,什麼意思呢?讓我一個老年人值班不是要我的老命么!你們也稍微通融一下照顧下我吧!

按理說姚崇是宰相,大家巴結都來不及,不過一說到替他值班大家都一點臉面都不給,可見不管是今人還是古人,不加班可都是很重要的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這幾個省現在分了家,其實在古代是一對!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