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優秀的賣家都有這樣的運營思維

優秀的賣家都有這樣的運營思維

優秀的賣家都有這樣的運營思維

近來不少朋友問我這樣一些問題,小麥你之前是學什麼的,做什麼的,以及怎樣才能形成你所說的體系化的思維?

甚至有賣家特意跑過來見面來吃飯聊這個問題,其實我和大家一樣都是人群中非常平凡的個體,可能我稍微做的比較多的事情就是不斷的思考,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不停的問自己為什麼,直到我認為到了整個事情的本質才會罷休。

在每天與不同的賣家進行交流的溝通中我慢慢的發現一個特點,優秀的賣家並不是單純的賣家思維,而更多的是買家思維。

通常作為一個賣家來說我們每天關註銷售額,關注訂單,關注流量,關注轉化;而作為買家來說他們的關注點永遠只有一個:你能夠給我帶來什麼價值。

很多賣家總會因為沒有訂單找不到原因的時候焦頭爛額,而細細去聊的時候就會發現不少賣家陷入了深深的「賣家思維」:「我的產品很好,我的優化也已經很好了,他們為什麼不買?」但是往往不管你說的再好,很多時候消費者並不買單。

站在賣家的角度確實都沒有問題,我們銷售要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但是放眼整個市場,換個角度去思考:如果你是消費者,你要買這樣的產品,你是否一定會選擇你自己的呢?別忙著回答是,咱得客觀的面對事實。

在運營的每個環節如果我們能夠多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以「買家思維」去做經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產品的「買家思維」

每一個做產品的人都有自己固執,我尊重,並理解。但是產品的成敗往往還是決定於市場。

最怕的是做產品的人把自己感動的哭得稀里嘩啦,而市場的反饋:「這是啥玩意兒?」這往往是很多自有供應鏈的賣家容易陷入的泥潭。

銷售產品確實第一步要建立對於產品的信心,但是這種信心並不是建立在盲目的相信之上。

一方面我們的考慮市場的需求,我以前會覺得把梳子賣給和尚的人很厲害,但是現在讓我選擇我還是會願意把梳子賣給真正需要的人。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需要保證產品能夠真實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且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我自己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一個產品,賣給年輕女士的充電錢包,工廠老闆說這個設計出來應該多麼牛X,一定是大爆款。當我看到產品的時候,我就問辦公室的小姑娘,如果是你們,你們買不買?「太笨重了」,「我出去就一個小包,放不下這麼大的錢包」,「我為什麼不直接買一個移動電源?」「如果是為了好看,我可以在移動電源上貼上貼紙」……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整了大半年,最終只賣出去了幾百個。

從另一個維度上來講,我們需要考慮市場的現狀,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中處於怎樣的地位,是不是別人的產品比我們的更好?同樣賣的可能是一個投影儀,但是市場上的投影儀大多數都能夠在白天強光下使用,而我們的只能在晚上使用,那麼誰會來購買我們的產品呢?只有當我們的產品不必別人差的時候,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那麼經常會有賣家會問:「為什麼我們同樣的產品,他賣的就比我好?」我們得明白一個道理:產品是一樣的,並不代表著消費者的感知是一樣的。因為在電商領域還要綜合圖片/評價等等多個維度去考慮。

流量的「買家思維」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在研究流量,都希望能夠獲取流量,這點毫無疑問。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很多時候會陷入誤區。舉一個例子來說,在關鍵詞的推廣中我們習慣性的推像「女士涼鞋」這樣的詞,這一類的詞流量非常大,但是真正轉化很差。昨天晚上被科普才知道原來女士的鞋子有:「單鞋/松糕鞋/平底鞋/……」好多好多種叫法,所以在推廣的過程中越精準的流量可能帶來更多的訂單。當然有人會說對於標品來說就只有幾個關鍵詞,那麼不推這幾個詞可能完全就沒有了訂單,這點我認同,但是少並不代表著沒有,其次如果這樣的詞推上去那麼下來的可能性也不大,相當於推廣成本的一次性投入。

另外我們也可以從自己的搜索習慣中去理解為什麼要推關鍵詞上首頁,甚至是首行。假設我們需要購買一雙「男士涼鞋」,輸入「男士涼鞋」翻了兩頁發現沒有自己想要的產品,那麼這個時候可能繼續往後翻么?並不會。一般的行為是在「男士涼鞋」的結果頁發現了,原來男士涼鞋有真皮的,也有運動和休閑了,還有沙灘鞋,接下來可能我們會回到搜索框,繼續搜索「男士涼鞋真皮」,一定程度下縮小我們的搜索的範圍,找到我們想要購買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體驗到了為什麼我們關鍵詞要精準,並不是寬泛越好。

流量的思維在互聯網行業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更多的需要去考慮的是有多少是屬於精準的流量,而在精準流量的前提下我們可以繼續思考有多少會是我們的客戶,甚至是我們的粉絲。

轉化的「買家思維」

只要是談到沒有訂單的問題或者在優化的過程中想要提高轉化的時候,我們被推薦的方式就是降價。不得不承認價格是我們在競爭中的最簡單和最直接的手段,但是有些時候我們也要跳出來去思考,因為價格戰並沒有盡頭,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對於價格的問題,我經常問朋友這樣兩個問題:「同樣的一件T恤,成本都是10塊錢,地毯上賣19.99,商場裡面賣39.99,你會買哪一個?」「商場賣39.99的T恤和地攤上19.99的T恤,在你看來哪個質量會更好?」嘗試著去回答這兩個問題,大概能夠找到價格的一些感覺。而如果加入資金的投入與產出還有風險的問題,那麼能夠給我們很多經營上的靈感。

那麼對於同一價格的產品,在產品質量各方面都相同的情況下,我們如何讓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呢?那麼我們需要再回想一下我們購物的過程中到底哪些因素會影響到我們的購買和決策呢?

當我們搜索「男士涼鞋真皮」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產品,那麼我們在會點擊怎樣的產品呢?首先是產品款式符合我們的需求,其次是主圖能引起我們的注意。那麼當我們點擊進去之後又會考慮哪些因素呢?是的,我們會去看圖片和介紹。那麼關鍵的問題來了,我們一直強調的優化的標題還有五行在真實的購物決策中好像並沒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不是嗎?當大家都有了圖片的時候,但是往往遇到有視頻的產品,我們都會按捺不住去點開,這說明什麼呢?如果我們在產品的介紹中加入視頻可能會更好的吸引買家,從而促成交易。當然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還會因為文案的切入點,產品的反饋等等多維的因素去分析,最終完成購買。

那麼總結來說到底哪些因素會影響成交呢?我們只需要考慮我們在購物的過程中通常考量的維度到底有哪些,款式/品牌/價格/圖文呈現/買家反饋等等。

所以作為賣家我們要經常問自己這樣的兩個問題:我為什麼相信你的產品好?為什麼你的產品好,我就要在你這兒買?同時得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價格是否是你自己購物過程中最重要的維度,除了這個還有什麼?

我們經營的思維模式決定了我們商業模式的選擇,也決定了我們在經營的過程中所能夠遇見的各種可能,也決定了我們能夠做多大能夠走多遠。

在不同的時期的模式的選擇可能會有不同,但是在未來的這幾年裡,究竟什麼會讓我們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呢?這可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因為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萬物都在不停的變化。(來源: 麥田裡的擺渡人)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雨果網 的精彩文章:

乾貨:亞馬遜廣告中如何正確選擇否定關鍵字?
張揚個性鉚釘水桶包,歐美市場的熱賣產品

TAG:雨果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