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沒有忠臣誤國的例子?崇禎:我這兒有

有沒有忠臣誤國的例子?崇禎:我這兒有

劉宗周畫像

明朝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浙江紹興名儒劉宗周考中進士,恰逢母親病逝。

為母守孝三年後,劉宗周師從學者許孚遠,繼續求學。

天啟初年,劉宗周被朝廷任命為禮部主事,後升任右通政。

因為不識時務,彈劾天啟帝身邊的紅人魏忠賢和客氏這對狗男女,惹惱了皇帝,被削職遣送回原籍。

崇禎初年,朝廷用人之際,再度啟起用劉宗周,任職順天府尹。

可沒過了多久,劉宗周稱病辭職。

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朝廷再次起用劉宗周,授工部侍郎,後升任左都御史。

努爾哈赤畫像

當時在東北大地上,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已經建立了後金帝國,覬覦大明江山,虎視眈眈。

明王朝外有強敵襲擾,內有農民軍為亂,可謂內憂外患。

崇禎帝很想力挽狂瀾,拯救大明帝國,只可惜時局已是強弩之末,為時已晚。

崇禎帝不死心,希冀大臣們能幫助他出謀劃策。

劉宗周雖然被譽為明朝最後一個大儒,但對於治國理政一竅不通,他的言行用迂腐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劉宗周多次勸諫崇禎帝革除前朝弊政,修德治心,近儒臣,追求君子「有天德者然後可以語王道」的慎獨境界。

劉宗周還希望每天「講求二帝三王之學」,給皇帝惡補歷史,汲取歷代亡國之君的經驗教訓。

國家太平無事的時候,劉宗周如此勸諫皇帝無可厚非,問題是大明已經岌岌可危。

緊急公文,皇帝都處理不過來,哪有閑工夫接受大臣的再教育?

這無異於在瀕死之人面前,大談特談養生之道。

對劉宗周的陳詞濫調毫無興趣,崇禎帝忙於籌集軍餉,增強軍力,平息農民起義、抵禦滿清。

劉宗周真是打鐵烤糊大腿——看不出火候。

還喋喋不休批評皇帝這也不對,那也不是。

崇禎帝最後忍無可忍,只好再次罷免了劉宗周。

崇禎十五年(1642年),局勢極度惡化,崇禎帝無奈之下,病急亂投醫,再度起用劉宗周,任職左都御史。

而劉宗周並沒有接受教訓,依舊固執己見,不曉得變通。

這倒也不奇怪,從天啟年間不就這樣嗎。

某日,崇禎帝急召大臣,商議退敵之策。

御史楊若僑向皇帝舉薦德國傳教士湯若望,聲稱此人精通火器製造,可以啟用他,鑄造火炮擊敗清軍。

湯若望畫像

這本來是崇禎帝一次難得的機會,但是劉宗周犯起了糊塗,他據「理」力爭,聲稱:「臣聞國之大事,以仁義為本, 以節製為師,不專恃一火器……若堂堂中國,止用若望鑄炮小器?恃以禦敵,豈不貽笑邊方。」

老劉頭這段話的意思是:臣聽說國家遇到了大事,應當以仁義為立國之本,以慎獨克製為老師,不能僅僅依賴於老外鑄造的火器。我堂堂大明帝國,僅僅憑藉湯若望鑄造火炮尋求退敵之策,豈不是讓外國人恥笑嗎?

為了防止湯若望妖言惑眾,劉宗周強烈建議皇帝將湯若望「放還本國,以永絕異端之根。」

總體來說,崇禎帝急於求治,劉宗周卻說先治心;崇禎帝要求才望之士,劉宗周卻說操守第一;崇禎帝訪問退敵弭寇之術,劉宗周卻說仁義為本。

崇禎帝終於認識到,大儒劉宗周對於治國安邦毫無益處,隨即以「愎拗偏迂」的罪名,再次打發他回老家。

崇禎帝趕走了矯情偏執的劉宗周,感慨地說:「朕豈不知劉宗周之為忠臣哉?必欲我為堯舜,當此之時,我何以為堯舜?」

朕怎麼能不知道劉宗周是個忠臣呢,他想讓我成為堯舜一樣的帝王,這都火燒眉毛了,我怎麼做堯舜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日本社會學家認為日本的肥胖者多為下層人?
曾被炮彈炸成碎片的頂級國寶,鳳凰涅槃,精美絕倫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