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發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為何在登月上輸給了美國?

蘇聯發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為何在登月上輸給了美國?

二戰結束後12年,憑藉著從德國繳獲的火箭技術資料以及本國航天人才的努力,1957年10月,蘇聯把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太空。美國人大驚失色,奮起直追。在同年的12月6日,美國人用「先鋒」號火箭發射的人造衛星剛飛出沒幾米,就掉落在了發射台,可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直到次年1月,美國人才將本國的第一顆衛星送上太空。

但是蘇聯人絲毫沒有給美國人喘息的機會,1961年4月,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了太空,1963年蘇聯又將人類首位女性送入太空……美國次次都沒有追上蘇聯人的步伐,一時間在西方也瀰漫著「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嘆論調。

然而,彷彿正應了中國那句老話: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床。1969年7月20日,美國用阿波羅宇宙飛船把3名宇航員送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的首次登月,所產生的轟動性影絕非蘇聯發射第一顆衛星、把加加林送入太空可比。

按說,照著蘇聯的航天發展勢頭本應首次實現載人登月,為何被美國人搶了先,此後蘇聯人更是直接放棄了登月,這一切的原因又是何在?

實際上,早在50年代末蘇聯就已經有了登月的計劃,一批蘇聯科學家向領導層提交了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航天計劃,蘇聯政府只批准了短期和特定的計劃,但是載人登月幾乎卻被束之高閣。

當時是赫魯曉夫執政,他對於航天事業是個門外漢,對其發展預估更是嚴重不足。當美國人公布了載人登月計劃後,赫魯曉夫聽取了蘇聯航天權威V.P.格魯什科的報告,格魯什科彙報了兩種登月方案:一是德國人W.布朗登月計劃,即先把航天器材送上地球軌道,然後在地球軌道上組裝航天器材,然後再飛往月球;第二種計劃即直接從地球發射登月飛船。

按照第一種計劃,根據當時的火箭運載能力需要向太空發射15次,而第二種方案則需要有巨型推力的火箭來支持,要造出這種火箭,以這時的技術水平,起碼要一二十年。赫魯曉夫由此斷定,美國人一時半會還沒法登月,不用擔心被超越,一個誤判導致了蘇聯的登月計划進度耽擱了起來。

於是,蘇聯人決定先從無人駕駛繞月飛行到有人駕駛繞月飛行,再到最終實現月球著陸,這個計劃雖然四平八穩,但是卻分散了原本就不寬裕的資源,為後來的載人計劃黯然收場埋下了伏筆。

在科學領域,有時候一個天才人物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蘇聯載人航天領域,科羅廖夫就是這樣的天才。他主導設計研發的N1火箭本是為載人登月而準備的,無奈計劃受挫,他本人也於1966年1月病逝莫斯科,這時距離美國人登月只剩下3年半的時間了。

1969年7月20日美國人成功登月的消息震驚了全世界,自然也驚愕到了蘇聯人。雖然這時蘇聯也多次進行了無人繞月飛行,並成功地收回了返回艙,但是繞月計劃所使用的火箭與登月用的運載火箭根本就不同,登月火箭的研究一直陷入困境中。加上人類首次登月的的桂冠已被美國人摘去,最終蘇聯人的登月計劃於1971年10月走向了盡頭。

蘇聯政府取消了整個登月計劃,此後蘇聯將航天事業的重心轉向了空間站建設,先後發射了多個空間站,第三大空間站「和平」號一直用到2001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中大鵬鳥一年吃掉18萬條龍,為何無人在意呢?
海豚的智商相當於六歲兒童,為何卻沒能進化成「魚人」?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