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沒有火柴的時代,滿洲人用什麼點火?

在沒有火柴的時代,滿洲人用什麼點火?

編者註:火柴過去叫洋火,說明是西方傳來的。火柴最早出現在1826年,是一個叫「沃克」的英國人發明的,1865年傳入當時的大清國。現在可能連火柴用的都很少,一般都用打火機了。古代中原人用火鐮、火石、火絨等取火。滿洲旗人過去把火柴叫取燈兒,這最早取燈兒就是來源一種植物,古代滿洲人是靠一種植物來點火,下邊就是我們滿族的民俗專家富察晨楓的文章。

《滿洲人常用的生活物品――火繩》

火繩是過去滿族人家、尤其是山區居位的滿族人家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它是用一種叫「艾蒿」的植物莖葉加工而成。艾蒿是團葉蒿科植物,生長在山上或溝塘中,在沒有開花打籽前採集,株高30至40cm左右,蔭干後搓成手指粗細的繩狀並圈成團狀。點燃後具像香似的長燃不息的特點。滿洲人用它點煙、生火和薰趕蚊蠅,有葯香氣味。

關於靰鞡草,與艾蒿是不同的草。靰鞡草大體有下面幾種:溝塘里的青根子和紅根、山上陽坡一種叫「順山溜」的和河塘中叫「塔頭根子」的草。「塔頭根子」,顧名思義是這種草根多年的盤根錯節而形成大約高30至50cm塔狀基礎,故而稱「塔頭墩子」,這種草葉較寬且葉脈較硬,用時須用「靰鞡草榔頭」反覆多次槌打。

作者富察晨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明清皇家服飾「十二章」考
柳對滿洲人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