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成了,在世界其他地方問題也不大

中國成了,在世界其他地方問題也不大

中國近幾年的發展世界上都有目共睹,所以各大企業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想要解決的往往不單單是在中國遇到的問題,而是會將經驗和研究成果用在世界層面。

前兩周車展結束後,我們去了趟寶馬位於上海的研發中心,這個研發中心在 2018 年年中開始投入使用。一共有四個職能部門,寶馬中國技術中心、數字產品及服務和數字化用戶渠道、互聯駕駛與自動駕駛研究院以及DW創新設計工作室。

今年 3 月時候,寶馬發布了自己的 2018 年財報,2018年,寶馬在研發的投入達到68.9億歐元,重點聚焦自動駕駛、電動化和出行領域,遠高於2017年的61.1億歐元;資本支出為50.29億歐元,同比增加了7.3%。

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的目的其實非常簡單,中國是目前寶馬在全球最大的銷售市場,而中國研發中心,90% 使用的是中國人才,目的就是通過大規模的研發投入,解決一些只有在中國才能解決的技術問題。

眾所周知,無論是供應商、車企還是科技公司,對於自動駕駛的投入在這幾年規模都是相當大的。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動駕駛是改變我們未來出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但從過去幾年整個行業的進展來看,自動駕駛真想落地,其實還面臨著很多問題。

因為汽車其實是在一個開放環境行駛的。和比較容易實現自動駕駛的地鐵或者火車完全不同,我們要實現汽車的自動駕駛,最簡單來說是要讓機器模擬人類司機的駕駛行為。

但人本來就是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對於人來說,開車也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調動各種感官來做出駕駛行為。所以從機器的角度來說,要想模擬人的駕駛行為,要把整個過程分成三個部分:感知、決策和控制。

感知其實就是相當難模擬的,我們能看能聽甚至能聞,但要把這種感知能力轉化成為機器能力就需要各種感測器,自動駕駛的感知感測器其實主要有三種,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攝像頭為主,捕捉路面情況畫面,毫米波和激光雷達作為輔助,完善機器感知。

但是用如此複雜的感測器,就意味著相當大的數據量需要電腦去處理,攝像頭是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麼,它需要記錄下畫面,上傳到電腦,由電腦分析看到的是什麼。

到現在為止看上去基礎原理也並不複雜對吧,但這事兒要是放在中國路面上,可以說是太複雜的。

中國城市道路的車流量密度相當之多,道路系統上的參與者也比較複雜,再加上行為難以預測的各種行人和非機動車,如果自動駕駛在歐美路面開車算是高考難度,在中國開車基本上就是奧賽難度了。別說自動駕駛,就是我們普通人有熟練的駕駛技巧,在中國道路上也很難完全不出事故,持續安全駕駛。

所以對於自動駕駛的研發來說,如果在中國大城市做成了,在世界上可能都不會遇到更難的場景了。

但自動駕駛研發中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過程,就是實際的道路測試,需要用大量的實際路試數據來優化感測器方案,提升自動駕駛演算法的決策能力,並且給出高效的駕駛行為控制方案。

但中國在政策層面對於自動駕駛領域的實際路試其實是相當保守和嚴格的。開放給自動駕駛測試車的實際路面少,測試行為監管嚴格,同時對於特定的場景還有專門的審核,所以別說是在中國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就是高級別的駕駛輔助,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這也推進了寶馬儘快把研發落地在中國的這一決策。因為其實不只是寶馬,任何一家國際知名豪華車企都知道,要想讓自家產品上面的高級別駕駛輔助在中國落地,首先就是需要通過大量的投入讓自家駕駛輔助功能能夠適應中國的路況。

在中國研發中心寶馬有 80 名自動駕駛測試工程師,主要研發方向是自動駕駛中非常重要的四個環節:高精地圖、感測器、人工智慧、車輛控制。2018 年 5 月的時候寶馬拿到了上海政府頒發的自動駕駛測試許可,在中國進行自動駕駛的實際道路測試。

參觀研發中心的過程中,寶馬中國的互聯駕駛研究院與自動駕駛聯合副總裁羅名輝博士展示了寶馬在上海測試自動駕駛用的測試車輛,是一輛改裝過的 7 系,測試車用了大量的感測器來確保自動駕駛車的感知能力,而所有的研發,其實是為了短期內的一個明確目標:在 2021 年時候,讓 iNext 在量產時候,能實現 L3 級別的自動駕駛。

儘管真·自動駕駛其實在實驗室和一些測試路段已經能完全實現了,但距離我們普通人其實還有段距離。寶馬研發中心另外的一個重點,其實是實現寶馬車型的本地數字化。

中國在互聯網行業走的很快,所以也有很多領先於世界的互聯網服務。而對於大部分車主來說,買車之後覺得車機不好用的關鍵原因,就是大部分豪華品牌的車機並沒有融入適應中國的服務。寶馬上海研發中心的職責,除了自動駕駛的研發,還有就是和中國公司合作,推進自家產品的數字化。目前已經有 300 多家初創公司在寶馬中國研發中心的觀察列表中,有十多個項目已經在執行。

用合作的方式,與中國優秀公司在其擅長領域完善寶馬產品在中國的體驗,這其實對於寶馬來說,是相當關鍵的。因為越來越多的車主在購買一款車型時候,會重點考慮除了駕駛感受和乘坐感受這些一輛豪華車最基本素質之外的互聯網服務體驗。而截止到2019年4月,已經有180萬用戶選擇使用BMW 雲端互聯,完成了250億次信息交互,比去年增長了90%。

2018 年時候寶馬在中國的戰略由「在中國,為中國」升級為「在中國,為全球」,這改變不僅僅因為中國已經是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研發能力,已經有了解決世界難題的硬實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優步愚公移山
尬首發,吹高端,北汽沒戲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