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僅僅「用意良好」,是遠遠不夠的

僅僅「用意良好」,是遠遠不夠的

轉自:保守主義評論

哲學園鳴謝

本文作者|萬吉慶

在政治經濟學中,有一組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圖」vs.「後果」。

簡單說,評價政策的好與壞,到底是應該看它的「意圖」,還是看它所造成的後果。

以「進步主義」自居的左派,常常援引高尚的理念或意圖為各種干預政策辯護,即便長期來看必然會帶來惡果。保守主義者看重的則是結果,他們認為僅僅「用意良好」,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常常事與願違,造成「非預期的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正如前左派人士 David Horowitz 所言,「最良善的意圖可能會導致最惡劣的後果。過去我信奉左派,是因為我相信它許諾的善。現在,我意識到應該根據它犯下的惡去評價它。」在「中央計劃經濟」、「價格管制」、「房租管制」、「最低工資法」等政策背後,我們能看到兩種觀念的衝突。

話說回來,為什麼保守主義者如此地警惕「善意」?很大程度上因為保守主義者對「理性」和「人性」的局限有著更清醒的認識。

他們深知:社會過於複雜、理性過於脆弱,任何以「進步理想」為名的干預,都蘊含著巨大風險。至於那種根據「理性藍圖」改造社會的企圖,他們更是明確斷言,這種嘗試只會以悲劇收尾,哈耶克稱之為「致命的自負」。他們還有另一層隱憂,左派鼓吹的干預型政策,往往造成政府的擴權,而這種集中化的權力很容易被濫用,就像弗里德曼說的,「強制力量,即便最初是為了實現良好的意圖才使用的,最終也會為一小撮人所攫取,他們以之來謀取私利。」

就人性而言,保守派特別是信奉基督教的保守派,對人行善的能力抱著根深蒂固的懷疑。關於這種疑慮,很少有誰比保羅說得更好,「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馬書,7:18)

這種對「善意」的警惕,談不上什麼高深的理論,不過是健全的常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不鮮見,比如大家常說的「人算不如天算」、「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等。

當然,有人會說,保守派的政治觀似乎合理,但未免過於「消極」,能不能提出一些積極的主張。實際上,積極的主張一直有,只不過比較低調,談不上震撼人心,例如:踐行法治,搭建市場經濟的框架,維護私人財產權,尊重習俗慣例等,而這些都是哈耶克所說的「非人類有意設計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有趣的哲學是葯,專治各種人生不順
百年經典童話英語繪本,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英語!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