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才高八斗曹子建:與悲劇帝王李煜相比,還是做個純粹悲情詩人好

才高八斗曹子建:與悲劇帝王李煜相比,還是做個純粹悲情詩人好

文:不雨亦瀟瀟(讀史專欄作者)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昔日血濃於水,如今骨肉相殘。在死亡來臨的那一刻,曹植悲行七步、憤而落筆,寫下了這首流芳千古的《七步詩》。

在面對兄長曹丕手中的屠刀時,曹植的內心也許並無多少恐懼,更多的是傷心失意、悲憤莫名。也正因這種「悲的色彩」,才使得《七步詩》具有「發兄弟之悲、解同氣之怨、損他人之調」的感染力,以至於向來以心狠著稱的曹丕也為其感動落淚。

我們總能聽到歷史的成功者決絕說道:帝王家沒有親情;

也總能聽到歷史的失敗者傷情說道:願來世不再生於帝王家。

也許,帝王家多有狠絕之人;也許,帝王家多有傷情之人;但帝王家絕非只有這兩種人,就像是在這天地之間絕非用「好壞」二字就可以衡量一切一樣。帝王家,也有真性情之人,而曹子建正是這樣的人。

01、公子之豪,詩酒琳琅

被鍾嶸譽為「骨氣奇高,情兼雅怨」的陳思王曹植,是我國歷史上詩名最盛、詩才最高的詩人之一。

其才華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似乎是上天賦予的靈性,無需後天磨礪,也無需他人雕琢,純粹以一種豪華落盡的自然之感,灌注於心間、流淌於筆下。

與方仲永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不同,曹植是個徹徹底底的神童。

據說在他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博覽群書、下筆成章。有一次,曹操在看了他的文章後,不由得疑問道:「汝倩人邪?」(你是找人代寫的吧?)

年紀如此之輕便已有這般才華,放到現在,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懷疑曹植是在淘寶上找了代寫論文的槍手。雖然在古代沒有「淘寶」,但「槍手」卻是存在的,尤其是那些貴公子的身邊,誰還沒有幾個槍手呢。

曹植聽了父親的話後,不由得鼓起了小嘴,不服說道:「言出為論,下筆成章,可以當面考察一下,哪裡用得上槍手呢?」

很快,曹植便獲得了一個當面證實自己才華的機會。

曹操在官渡之戰擊敗了袁紹之後,又逐步佔據了其老巢鄴城。鄴城的銅雀台修建完成後,曹操極為高興,帶領著兒子們去參觀新完工的宏偉建築,並要求他們每人現場寫出一篇辭賦來歌頌此事。

當諸位公子眉頭緊鎖、無從下筆的時候,曹植卻拿起筆來,一氣呵成,寫下了流傳後世的《銅雀台賦》:

揚仁化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暉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年壽於東王。

在這篇賦中,不只有歌功頌德的虛浮之辭,更表達出了當時曹操內心的真情實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由此可見,曹植是一個十分了解自己父親的兒子,而看遍了勾心鬥角、嘗慣了千夫所指的曹操,所需要的正是這種來自骨肉親情的理解。

曹植骨子裡流淌著的是輕佻隨性的富貴公子血液,這一點像極了早年「飛鷹走狗、入室搶親」的曹操。曹操在他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一個懷揣著赤子之心的真性情之人。

也正因如此,使得曹操多次起了廢長立幼的心思,但出於百官的勸阻,他遲遲拿不定主意。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好的詩人,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一個好皇帝。李後主如此,宋徽宗如此,曹植也不外如是。

曹植自始至終都只是那個「當年的曹操」,而非「現在的曹操」。換言之,曹植只有一面,而曹操是多面的。在曹操看來,曹植在生活中如同自己一般,隨性自然,親切至極;而在軍國大事上,曹植又似乎變成了一個陌生人,因為他不夠狠絕,更不夠虛偽。

建安16年,年紀輕輕的曹植被封為平原侯,建安19年,又改封為臨淄侯,一時之間,備受榮寵。

當曹操即將出征孫權時,曾對曹植語重心長地說道:「我當年擔任頓丘令的時候,與你現在一般年紀,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做的事,沒有一件覺得後悔,希望你也能像我一樣,無論什麼事,都要做到無怨無悔。」

曹操的話中充滿了對自己這個心愛兒子的期許,他希望曹植能像他一樣,不只是做一個本色的公子,更要做一個果決的帝王。可惜他的願望落空了。

02、皇家之悲,半生彷徨

事實證明,曹植不是帝王那塊料,他只是一個本色的詩人,有著文人固有的品格——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而相比之下,曹丕的「矯情虛偽」則更符合一個帝王的標準。如果要選兒子,那曹操會義無反顧地選曹植,但如果是選皇帝,那麼曹丕才是最適合的人選。

建安22年,已經是萬戶侯的曹植在一次醉酒後,擅自打開了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的司馬門,賓士於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馳道。這種「目無君父」的出格行為,使得曹操對他失望不已,也使他完全喪失了嗣君候選人的爭奪資格。

「擅開司馬門事件」對於當時各方力量的影響是巨大的。曹操在大怒之餘,不僅誅殺了負責宮廷車馬的公車令,還加重了諸侯的科禁,而曹植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待遇。

曹操在事後痛心疾首地說道:「開始的時候,我認為子建是兒子中最能夠擔當大事的人,如今看來,倒真是令我刮目相看了,從此我再也不會相信諸侯了(兒子們)。」

當你對一件事無法做出最後的決定時,你無須憂愁,因為外界的其他因素會幫你下定決心。曹植的這次行為,徹底讓曹操下定了立曹丕為後的決心,可以說,是曹植親手把「儲君之位」推向了曹丕的一邊。

昔日的寵兒,如今成了真正的落魄之人。但即使如此,曹操也未能完全忘記這個曾經自己最為看重的兒子,他起碼要給曹植一個安身立命之地,而這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例如軍功。

建安24年,鎮守荊襄的大將曹仁為關羽所圍,在這危急的情況下,曹操連發26軍前去支援,而曹植也恰巧是其中一軍的統帥。

曹操本想接著此次機會,重新啟用曹植,可惜的是曹植再一次因為醉酒而錯失了這最後的翻盤機會,也扼殺了曹操的最後一絲希望。

建安25年,曹操的生命走到了盡頭。隨著曹操的離世,本已孤立無援的曹植徹底掉進了冰冷的深淵。

曹丕剛剛即位,便誅滅了丁儀全族,剷除了曹植的最後一支羽翼。接著又派出「監國使者」重點監視著曹植的一舉一動。

「名為王侯,實為囚徒」,從此曹植便在自己的封地上過起了監牢般的生活。

在曹丕父子長達20年的統治時期中,曹植曾多次上表毛遂自薦,請求立功於邊疆,可惜每一次熱血澎湃的火苗,都被曹丕父子的一盆冷水所澆滅。

欲「撫劍東顧、心馳吳會」的曹植,在遭到一次次的打擊後,終於心灰意冷、悵然絕望。

魏明帝太和6年2月,曹植在汲汲無歡中憂鬱離世了。年僅41歲的他,在人生黃金年齡階段鬱鬱而終,這不僅是曹魏的損失,也是歷史的損失。縱觀曹植的一生,令人驚嘆,令人欽佩,令人唏噓,更令人「痛恨」。

可以說,他的人生走向是完全取決於自己的。他以驚人的詩才獲得了曹操的寵愛,又以放蕩的行為失去了曹操的恩寵。當機會擺在眼前的時候,他醉酒不起、痛失良機;當機會不再的時候,他卻汲汲追求、志在立功。

在眼前的,你不珍惜,不在眼前的,你卻要追逐,殊不知良機不再、求之已遲!

03、絕代之才,千古揚名

古人曾言世間之事共有「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曹植雖然在前兩點上留下了永遠的遺憾,但卻在「立言」上大放異彩,這可能就是歷史給他的一個「公道」吧。

謝靈運曾言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在後世看來,曹植是詩壇上才華橫溢的不朽明星,即使過了幾百年,後世詩人仍要拜服在他的絕妙詩文下。

由於自身經歷的前後落差較大,曹植的詩風呈現出一種「先樂後悲」的特點。曹植後期詩中的悲涼是一種對於親情、抱負無法獲得的無可奈何之悲。比於父兄,雖悲之原因不同,但從根本上來說,他延續了建安風骨「悲涼之氣」的風格特色。

經歷過漢末的動亂流離,也跟隨過大軍平定北方,在曹植的詩中,深深蘊含著同情人民疾苦的悲涼色彩,而這種色彩,恰是建安文學中真正的風骨所在。悲涼之氣背後所隱含著的惻隱之心、自傷之情、苦悶之意,熔鑄了曹植詩中的風骨,留下了千古不滅的詩篇。

詩壇的大放異彩,雖然能使曹植流傳千古,但也從側面對比出曹植政治生涯的慘淡落寞。

也許千年以來、魂而有靈,曹植心中最想對後人說的一句話便是:願來世只做個純粹的詩人!

.End.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他用兩塊錢針管筆弄出驚艷世界的作品!
全球13大死亡禁地,中國佔了三處!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