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改變起居習慣的國家,原因很簡單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改變起居習慣的國家,原因很簡單

我們看有關古代影視作品的時候會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有時候古人全部都是坐在地上的,大家都是席地而坐的。但是有些作品裡面古人都是坐在椅子上的,又不席地而坐了。這時候大家就會有疑問,什麼時候我們國家開始從席地而坐,變成坐在椅子上了。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一個常識,就是全世界只有我們國家改變了起居方式,從席地而坐變成坐在椅子上。其他國家、民族都是沒有改變過的。

在我們國家文明出現之初,大家都是席地而坐的。不過並不是直接坐在地上的,而是坐在毯子上的,地上也太涼了。而歐洲從最初就是坐在椅子上的,我們看古希臘神話,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就是坐在椅子上的。之所以出現這種差異,主要是和氣候有關。我們國家的氣候一般偏干,地上不是很潮濕,所以可以做。而歐洲國家氣候比較濕潤,無法直接坐在地上。我們國家席地而坐的習慣不僅僅在影響我們本國,而且還影響到周邊國家。比如現在的日本和韓國仍舊是席地而坐在,這些習慣都是我國傳過去的。

在先秦時期,大家都是席地而坐的。我們看到的孔子講學,商鞅變法時的圖片都是這樣的。從秦朝一直到唐朝可以說都是席地而坐的。但是中間也在逐漸發生變化。漢朝的時候出現了「獨坐板枰」;西晉起,跪坐漸衰,箕踞伸腿坐)、趺坐(盤腿坐)、斜坐等都出現了。我們看到的東床快婿上的王羲之就是斜坐著的;南北朝時期,垂足坐開始流行,也就是坐在凳子上了。當時社會上出現了眾多的板凳;唐朝的時候板凳已經流行開了,當時板凳的形狀也比較多。整個社會幾乎都普遍了。但是唐朝時期大家仍舊沒有徹底拋棄席地而坐習慣。徹底拋棄這個習慣的是在宋朝;北宋的時候,可以說坐的方式就和現在完全一樣了。坐在凳子、椅子上了。大家都不席地而坐了。

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主要是民族交融的結果。我們熟悉李白的一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裡面的床叫胡床,說白了就是小板凳,並不是現在意義的床。當時我們和北方民族不斷地有戰爭、交流。游牧民族很多是坐板凳的,比較方便。而且草下面濕氣比較重,不適合直接坐的。時間久了之後我們也慢慢的受游牧民族的影響,由坐地變成坐板凳了。

放眼整個世界,只有我們國家坐到了改變起居方式,其他國家的起居方式都沒有改變。而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民族交融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史為鏡的背後 的精彩文章:

冷戰中最厲害的共產主義領袖,連蘇聯面子都不給
世界上最憋屈的國家,石油儲存量全球第一,鄰國卻不讓開採

TAG:以史為鏡的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