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季羨林:老老實實幹活,清清白白做人

季羨林:老老實實幹活,清清白白做人

摘自《病榻雜記》

記得很多年以前,自己還不到六十歲的時候,有人稱我為「季老」,心中頗有反感,應之逆耳,不應又不禮貌,左右兩難,極為尷尬。

然而曾幾何時,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聽得入耳了,有時甚至還有點甜蜜感。自己吃了一驚:原來自己真是老了,而且也承認老了。

不管怎樣,一個人承認老是並不容易的。我的一位九十歲出頭的老師有一天對我說,他還不覺得老,其他可知了。

我認為,在這裡關鍵是一個「漸」字。這個字有大神通力,它在人生中的作用決不能低估。

人們有了憂愁痛苦,如果不漸漸地淡化,則一定會活不下去的。

人們逢到極大的喜事,如果不漸漸地恢復平靜,則必然會忘乎所以,高興得發狂。人們進入老境,也是逐漸感覺到的。能夠感覺到老,其妙無窮。

人們漸漸地覺得老了,從積極方面來講,它能夠提醒你:一個人的歲月決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應該抓緊時間,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無常一到,後悔無及。

從消極方面來講,一想到自己的年齡,那些血氣方剛時乾的勾當就不應該再去硬幹。個別喜歡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人,或許也能收斂一點。老之為用大矣哉!

我自己是怎樣對待老年呢?說來也頗為簡單。

我雖年屆耄耋,內部零件也並不都非常健全;但是我處之泰然,我認為,人上了年紀,有點這樣那樣的病,是合乎自然規律的,用不著大驚小怪。

如果年老了,硬是一點病都沒有,人人活上二三百歲甚至更長的時間,那麼今天狂呼者,恐怕連嗓子也會喊啞,而且嚇得渾身發抖,連地球也會被壓塌的。

我不想做長生的夢。我信奉陶淵明的兩句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這就是我對待老年的態度。

看到我已經有了一把子年紀,好多人都問我:有沒有什麼長壽秘訣。

我的答覆是:我的秘訣就是沒有秘訣,或者不要秘訣。我常常看到有一些相信秘訣的人,禁忌多如牛毛。

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嘗,比如,吃雞蛋只吃蛋清,不吃蛋黃,因為據說蛋黃膽固醇高;動物內臟決不入口,同樣因為膽固醇高。

有的人吃一個蘋果要消三次毒,然後削皮;削皮用的刀子還要消毒,不在話下;削了皮以後,還要消一次毒,此時蘋果已經毫無蘋果味道,只剩下消毒藥水味了。

至於我自己呢,我決不這樣做,我一無時間,二無興趣。凡是我覺得好吃的東西我就吃,不好吃的我就不吃,或者少吃,卡路里維生素統統見鬼去吧。

心裡沒有負擔,胃口自然就好,吃進去的東西都能很好地消化。

再輔之以腿勤、手勤、腦勤,自然百病不生了。腦勤我認為尤其重要。如果非要讓我講出一個秘訣不行的話,那麼我的秘訣就是:千萬不要讓腦筋懶惰,腦筋要永遠不停地思考問題。

專就北京大學而論,倚老賣老,我還沒有資格。在教授中,按年齡排隊,我恐怕還要排到二十多位以後。

我幻想眼前有一個按年齡順序排列的北大教授隊伍。我後面的人當然很多。但是向前看,我還算不上排頭,心裡頗得安慰,並不著急。

可是偏有一些排在我後面的比我年輕的人,風風火火,搶在我前面,越過排頭,登上山去。我心裡實在非常惋惜,又有點怪他們,今天我國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七十歲,你們正在精力旺盛時期,為國效力,正是好時機,為什麼非要搶先登山不行呢?

這我無法阻攔,恐怕也非本人所願。不過我已下定決心,決不搶先夾塞。

不搶先夾塞活下去目的何在呢?要幹些什麼事呢?

我一向有一個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看法: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卻不是為了吃飯。到了晚年,更是如此。

我還有一些工作要做,這些工作對大家都還是有利的,不管這個「利」是大是小。我要把這些工作做完,同時還要再培養一些人才。

我仍然要老老實實幹活,清清白白做人;決不幹對不起人民的事;要盡量多為別人著想,少考慮自己的得失。

人過了八十,金錢富貴等同浮雲,要多為下一代操心,少考慮個人名利,寫文章決不剽竊抄襲,欺世盜名。

等到非走不行的時候,就順其自然,坦然離去,無愧於個人良心,則吾願足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一位35歲清華媽媽的口述:最該留給孩子的,不是房子和存款,而是……
現在不吃苦,將來准辛苦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