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年近花甲的名士為了生子就納妾,可是小妾不生子,他就痛斥朋友

年近花甲的名士為了生子就納妾,可是小妾不生子,他就痛斥朋友

古代人認為傳宗結代很重要,他們納妾,有時並非是貪圖美女,而是為了生兒子。可是有無後代本是天命,與納妾無關。明末清初的名士顧炎武為了生兒子,六十歲還納了一個小妾,可是小妾卻生不齣兒子,顧炎武就痛斥他的朋友,這是怎麼回事?

顧炎武出生於1613年7月15日,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千燈鎮人,顧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後世稱他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作為名士,顧炎武自成年後就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一生在一個地方待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月,他的主要作品有《日知錄》等。顧炎武這麼愛出門旅行,作為顧炎武的妻子,自然和他散多聚少。

顧炎武的結髮妻子就是王氏,顧炎武十九歲就娶王氏為妻。王氏是太倉人,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王家和顧家一樣,本是江南望族,王氏的先祖王錫爵曾於明萬曆十二年拜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成為宰輔。

可是婚後王氏一直未有生育,不知道是丈夫長期不在家的緣故,還是她身體贏弱,反正顧炎武夫妻到了三十歲還沒有孩子,在三十三歲時,顧炎武納妾戴氏。戴氏本是一個秦淮女子,相貌十分漂亮,如花似玉。

可是戴氏嫁過來沒有生育,顧炎武十分失望,在他三十七歲時,他又納妾韓氏。韓氏是吳江縣八坼鎮人,相貌很普通,不符合美妾的標準,可是顧炎武娶她並不是貪圖美貌,就是想生兒子,目標很明確。

好在韓氏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女人,這補償了她相貌的不足。婚後第二年,韓氏生了一個兒子。顧炎武欣喜若狂,給兒子取名詒榖,小名林元。

可是不幸的是,這孩子體質不好,剛滿四歲就病逝了。而韓氏此後再無生育。此後顧炎武忙著反清復明大業,全國各地四處奔走,也顧不上生兒子的事了。

康熙十年,顧炎武已經五十九歲,他去拜訪他的朋友傅山。傅山不但是學者、書法家,也是遠近聞名像華陀一樣的中醫。傅山為顧炎武診脈,對顧炎武說:「雖然你年近花甲,可是你的身體非常健康,如同三十歲的人一樣。你還可以有兒子的!不如再納一個年輕小妾生兒子!」

顧炎武聽到此話,欣喜若狂,就納了一個年輕的小妾。小妾很是溫柔,精心地侍奉著顧炎武,讓顧炎武如沐春風。可是婚後三年,小妾不但沒有生兒子,顧炎武卻發現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昏昏沉沉的,沒有精神,看書寫作都不成。

顧炎武很生氣,非常後悔晚年納妾,還寫了一篇《規友人納妾書》,責罵傅山不該勸自己納妾:「怎麼有勸六十歲老人納妾的,這種人還可以稱為君子嗎?」

傅山真是倒霉啊,勸顧炎武納妾生子,卻被顧炎武寫文章罵之,這這算不算是背鍋啊?

已經六十多歲而且身體虛弱的名士顧炎武明白自己今生是不可能有兒子了,他不想耽誤年輕小妾的青春,於是他給了小妾一筆豐厚的嫁妝讓她隨心改嫁。

名士顧炎武三次納妾,還是沒有兒子,這是命中注定無子。最可笑的是,友人勸他晚年勸妾,卻被他痛罵。看來晚年納妾的確是一個害人害己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賈珍夫妻為什麼總去伺候賈母?原因並不是他們想孝敬賈母
雍正皇帝派遣使臣拜見俄國女皇,為什麼讓俄國女皇大驚失色?

TAG: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