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余豐慧:AI賦能後無現金社會誰也擋不住

余豐慧:AI賦能後無現金社會誰也擋不住

來源:金融界網站

2019年3月中旬前後,從美國一些州傳來消息是州政府下令不能拒絕現金支付。到底怎麼回事?原來在亞馬遜、蘋果移動支付、谷歌移動支付推動下,一股不使用現金或者說無現金支付已經風靡美國。進而出現了一些商家拒絕收取現金的情況。給仍然習慣使用現金支付的消費者帶來不便。因此,有了上述州政府的命令。貌似中國在2017年也有類似現象。

在移動支付迅速普及下,無現金社會已經撲面而來,而且來勢之兇猛竟然令發達體率先難以適應。這裡面包括美國、日本、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眾所周知的一個「故事」是,在2016年新加坡金管局領導到上海開會,閑暇時間逛大街時突然發現支付寶、微信一掃竟然把商品拿走了。後來得知是手機那一掃就付款了,長嘆一聲:新加坡落後了。香港消費者長期以來養成的現金支付根深蒂固,曾經非常抵觸移動支付的無現金社會。而如今已經大大轉變,支付寶、微信支付在香港推廣的順風順水。

日本更是知恥而後勇,面對中國移動支付的方便性和衝擊奮起直追,不僅引入支付寶、微信支付進入日本,而且開發了本土的移動支付工具,無現金社會大大推進。

美國、日本、新加坡和中國香港這些發達體,消費者一旦認識了移動支付的高效率便利性,憑藉其技術實力將會很快後來居上的,這個苗頭趨勢已經顯現出來了。

無現金社會在全球快速推進已經勢不可擋。特別是發達體在移動支付、無現金社會推進中不斷賦能人工智慧手段就更加厲害了。比如,亞馬遜在美國率先推出的無人商店模式,在支付上就是充分利用了AI技術包括人臉面部識別支付,指紋識別支付技術,對進店消費者通過AI技術全方位分析其需求,識別其思維意向和消費習慣、消費傾向,從而提供最準確的服務。無人商店,從顧客走進們一切都在AI的分析和服務之中。AI賦能是無現金社會推進的最大技術支撐。

移動支付發展迅速,無現金社會推進最早最快的中國,這個勢頭出現越來越快、越來越廣的新趨勢。幾組數據可以一目了然的佐證一切。

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網路支付業務量持續呈現出大幅增長。2018年第四季度,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路支付業務量為1578.62億筆,金額56.6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21%和22.26%。2018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路支付業務5306.10億筆,金額208.0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05%和45.23%。這個增長速度全球幾乎沒有。一個現象可以窺視一般:過去是80、90、95後習慣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而年紀大一些的人仍然習慣跑銀行櫃檯。而現在菜市場賣菜買菜的老大爺老大娘都在使用微信和支付寶。老年人給年輕人發紅包都是微信支付。連大街上乞討者身上都掛著二維碼收款。現金退出市場速度之快可想而知了。

銀行業移動支付後來居上,快速增長。2018年第四季度,銀行業移動支付業務的筆數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78.79%和45.47%;2018年全年則是同比分別增長61.19%和36.69%。

另一個銀行業更能佐證無現金社會大踏步前進的數據是銀行業務離櫃率,即:銀行業務中離開櫃檯辦理的量與銀行全部業務總量的比例。《2018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顯示:2018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櫃交易達2781.77億筆,同比增長6.9%;離櫃交易金額達1936.52萬億元;離櫃率達88.67%,同比提高4.36個百分點。這是無現金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個最具說服力的數據。

大量智能設備正在替代人工櫃檯、客戶無需再排長隊、各項服務越來越貼心、智能金融「黑科技」越來越多……眼下,在互聯網和人工智慧大潮的衝擊下,銀行也走上了自我革新的道路。

對於普通顧客而言,不同於以往排隊幾十分鐘甚至數小時才能辦理一項業務,如今智能櫃檯機的逐漸普及,大大縮短了業務辦理所需要的等待時間,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辦卡成功或者轉賬給他人。

這一切恰恰是銀行離櫃業務率不斷提升的必然結果,而離櫃業務率不斷提升的背後則是銀行的自我革新,以及隨之引發的銀行業務變化、櫃員職能轉型等一系列變革。

在AI賦能下,無現金社會勢不可擋,無論是發達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繼視覺中國關閉網站後 全景網路網站也無法打開
早盤貪婪的你盤後又恐懼了?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