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中國首都最初並不是北京,葉劍英曾做什麼預言,王稼祥又說什麼

新中國首都最初並不是北京,葉劍英曾做什麼預言,王稼祥又說什麼

1949年10月1日,隨著一聲令下,新中國正式宣布成立了。迄今為止,已經有著70年的歷史。眾所周知,隨著建國大典的進行,預示著北京將作為新中國的首都。其實關於北京作為首都的事情,也是有著很多波折。新中國定都北京,有著非常複雜的歷史與依據。而且事實上,新中國最初考慮的首都並不是北京。

早在1948年3月東渡黃河以後,中央領導人百年開始著手準備建國與定都的相關事宜了。雖說在平津戰役中,北平的圍而不打,讓北平保留古都面貌的背後,夾雜些許定都北平的因素。但事實上,中央決定建都的首選之地並非北平,更不是金陵南京,也不是黃土高原上的長安,時而雄踞東北之地的哈爾濱。

哈爾濱的解放非常早,也是中央的活動之所,更是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實還有一點,由於哈爾濱解放相對較早,故而安全程度要搞很多。其次,哈爾濱緊鄰蘇聯,而中國的崛起似乎離不開蘇聯的幫助。若能定都哈爾濱,則方便與蘇聯取得進一步的聯繫,以獲取蘇聯的支援與幫助。但在中央考慮建國的時候,東北佔據發生了劇變。國民黨開始向東北增兵,基於此,中央決定不再將機關前往東北。而後隨著解放進程的加快,定都的首選之地便鎖定在北平。

在有定都北平的考慮後,便開始琢磨如何能讓北平實現和平解放。對此,聶榮臻曾作出多次設想。聶榮臻表示,盡量讓這座千年古都免遭破壞,若是建都北平,那損失必定降低到最少。故而,聶榮臻便表示,北平如果能和平解放,那必須拿下天津,以此來逼迫傅作義就範。果不其然,北平被和平解放了。北平解放以後,中央開始考慮接管工作。此時的葉劍英與彭真挂帥出征,前往北平走馬上任。在上任之前,葉劍英曾對部下預言到:「此去北京有預感,此地將有可能作為新中國的首都!」

葉劍英進入北平以後,對社會穩定。生產生活,民生疾苦等各個方面都做了指示。在葉劍英預言的同時,中央也在做了相關考慮。尤其是王稼祥的一席話,讓中央下定決心定都北平。在王稼祥看來,北平有著天然的優勢,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聯通東北與關內,戰略性質極高,更有民心。故此,不管是戰略上,還是從民心上來說,定都北平才是最佳之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王張江姚」中王江死於獄中,姚文元活著出監獄,只有他最為特殊
卡西莫多因何哭泣,圓明園為何流淚,他是誰?竟讓圓明園重獲新生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