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謖失街亭之前,劉備就看出他是個庸才,諸葛亮難道看不出嗎?

馬謖失街亭之前,劉備就看出他是個庸才,諸葛亮難道看不出嗎?

在傳統戲曲中,有一齣戲叫做《揮淚斬馬謖》。講述的就是諸葛亮派馬謖鎮守街亭,以接應大軍,沒想到馬謖卻剛愎自用,擅自使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山頂伏擊戰術。從而被魏軍圍在山下,斷絕水源,導致大敗,北伐也因此難以繼續進行。戲名《揮淚斬馬謖》,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了,諸葛亮將馬謖斬首的時候的心痛和不舍。但是軍法為重,馬謖因為驕傲戰敗,不得不殺。

其實,從馬謖的戰術來看,並沒有多大的問題。他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術,其實在當時的地形是有發揮的空間的。只不過他錯誤的選擇了下山進攻的時機,如果他在魏軍紮營之時,或者水源未斷之時就發動攻擊。大量的滾石和滾木以及火球從山上奔涌而下,絕對能打張郃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時間無法倒流,失敗也難以彌補。

況且,諸葛亮派人去佔領街亭的時候,身邊是有許多大將的。可是他單單派出了參軍馬謖。所謂參軍,就是給將軍配置的「政委」、參謀。打仗不讓將領上場,反倒派參謀上。足見諸葛亮的心中,馬謖有著什麼樣的地位。

的確,在平定南方孟獲的叛亂之時,正是馬謖提出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將為下」,諸葛亮才得以征服孟獲部落,平定南方。馬謖的軍事理論,是不差的。

可是,在劉備臨死前,曾經專門向諸葛亮叮嚀過。說到馬謖此人時,劉備道:「馬謖其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可是諸葛亮沒有聽進去,反倒臨陣時誇讚馬謖「曠世奇才」。難道,真的是諸葛亮有眼無珠,看不透馬謖的真實水平嗎?

其實,這其中的原因並不難總結。

諸葛亮並非行伍出身,從隆中出山跟隨劉備征戰時,他也只是憑藉在書籍上學到的知識來應對局勢。諸葛亮擅長的是術數,通過各種地形以及天時的影響,來臨場決定使用何種戰術。這才是諸葛亮百戰百勝的真實原因。

而馬謖雖然精通軍事理論,但是缺少這種臨場變通的能力。諸葛亮與之交談,也只能發現其軍事能力卓越,卻不知這都是紙上談兵罷了。劉備則不同,他出身平凡,更是從征戰之中成長起來的。在看人識人方面,比諸葛亮強上太多。也正因此,劉備能夠清楚的看透馬謖的「庸才」本質。

所以,諸葛亮哭馬謖不僅是為其惋惜,更多的是對自己看錯了人,導致籌劃多年的北伐失敗的一種自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薦小說 的精彩文章:

條條大道通羅馬?此人修的高速路比羅馬還早200年,至今還在用
西遊記中唐僧最可憐的兩個徒弟,喪命黃泉,取經名額被別人佔了

TAG:看薦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