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作霖的愛將姜登選,究竟是怎麼死的,為何其棺材內有抓痕

張作霖的愛將姜登選,究竟是怎麼死的,為何其棺材內有抓痕

張作霖手下的猛將姜登選,確實死得很慘。

他46歲時被郭松齡槍殺,屍體草草地裝在一口薄木棺材中,像垃圾一樣棄在荒郊野外。

直到郭松齡反奉失敗後,姜登選的好友韓麟春,才將他重新入殮,擇地厚葬。

當韓麟春等人打開姜登選的薄棺時,赫然發現,原本捆綁姜登選的繩索已經被他掙脫,棺木內到處都是抓痕,姜登選的雙手指甲脫落,血肉模糊。

很顯然,當初郭松齡槍決姜登選時,並未擊中要害。他在棺木中蘇醒過來,竭力掙扎,試圖掙脫繩索,掀開棺蓋。但沒能成功,最終被活活窒息而死。

(姜登選舊照)

那麼,作為張作霖手下「五虎將」之一的姜登選,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呢?

一、姜登選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將領。

1880年,姜登選出生在一個富裕殷實之家,23歲時受官派赴日本留學,系統學習軍事理論知識。1908年,姜登選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回國後,一直追隨朱慶瀾,先後輾轉於東北和四川,任職參謀等職。

後來,朱慶瀾在川的士兵,因軍餉等問題而嘩變。姜登選又被迫和朱慶瀾一道離開四川,短暫地擔任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教官。

在朱慶瀾擔任了黑龍江省將軍後,姜登選立即辭掉了教官工作,繼續追隨朱慶瀾,擔任黑龍江督署參謀長。

1916年,朱慶瀾出任廣東省省長,姜登選也隨之前往廣東赴任。一年後,朱慶瀾辭去了廣東省省長之職,姜登選也旋即離開了廣東。

從以上姜登選早期的經歷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忠心的人,特別看重「忠義」二字。而恰恰是他的這種性格,為其後被殺,埋下隱患。

(張作霖舊照)

二、加入奉軍,屢立戰功,與郭松齡結仇。

1922年,姜登選擔任奉軍總參議,追隨張作霖。

在第一次直奉大戰中,雖然奉軍最後以失敗告終,但姜登選卻親臨戰場一線,和普通士兵一起作戰,極大地鼓舞了士兵的鬥志。在奉軍大潰敗時,姜登選身先士卒,親率士兵構築防禦工事,掩護奉軍撤退。

姜登選在戰場上的表現,深得張作霖賞識,隨即被委任為鎮威軍第一軍軍長。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打響。奉軍表現神勇,頻傳捷報。姜登選更是率先攻入了距離山海關只有十幾公里的九龍口。

張學良從戰爭大局出發,下令調集山海關正面的5個團支援姜登選,統一由郭松齡指揮。力爭從九龍口,一舉突破直軍在山海關的防線。

韓麟春當面嘲笑郭松齡是來搶功的,這讓一向剛愎自用的郭松齡極為憤怒,當即帶著五個團的兵力撤出了戰鬥,直奔山海關的正面而去。

姜登選大為惱火,指責郭松齡膽大妄為,公然破壞作戰計劃,並讓韓麟春到張作霖處告了郭松齡的黒狀。

郭松齡不甘示弱,對姜登選反戈一擊,說其部下陳琛在九龍口戰役中不遵命令,按律當斬。姜登選愛才心切,急於護犢子,將此事告訴張學良。張學良出面,郭松齡仍不為所動。逼得張學良跪求於他,郭松齡才沒有追究。

由此,郭姜二人結下了仇怨。

(郭松齡舊照)

三、奉軍內部派系林立,彼此拆台。

奉軍表面強大,在眾多軍閥中實力似乎首屈一指。但是其內部派系林立,互相傾軋。

以張作霖為首的這夥人,包括他的幾位結拜兄弟,皆出生綠林,被稱作「舊派」。這些人是奉軍的元老,軍閥割據思想濃厚,熱衷於搶地盤,奪利益,把個人利益看得很重。

與之相對應的是「新派」。這些人都是科班出身,要麼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要麼畢業於國內軍校。而「新派」中又派生出「士官派」和「陸大派」,區別在於是否留過學。郭松齡是「陸大派」的首領,姜登選則是「士官派」的中堅力量。

郭松齡和姜登選的性格迥然不同,郭松齡被人叫做「郭鬼子」,城府極深又心胸狹隘。而姜登選則要光明磊落得多,對上級忠心,對同僚坦誠豪爽。這樣的性格,也註定兩人衝突不斷。

四、郭松齡反奉,姜登選登門勸說遭毒手。

1925年,郭松齡為了圖謀在東北的更大利益,以張作霖和日本人合作,挑起內戰為理由,公開反奉,戰爭一觸即發。

此時的姜登選,已被張作霖任命為第四方面軍軍團長。對張作霖忠心耿耿的他,不願看到奉軍四分五裂,決定乘火車前往灤州車站,登門勸說郭松齡,和他面談。

不料,郭松齡反奉之心堅如磐石,不但斷然拒絕了姜登選的建議,反而勸說姜登選和他合作,共舉反奉大旗。並承諾成功後,由他們二人共同掌管東北。

義憤填膺的姜登選,隨即對郭松齡破口大罵。曆數其大逆不道之罪,犯上作亂之舉。性格偏執的郭松齡惱羞成怒,下令逮捕姜登選,執行槍決。

姜登選的結局,正如我們前面講到的,非常凄慘。不過,郭松齡最終也沒能善終,下場似乎比姜登選還慘。

(參考資料:《亂世梟雄張作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糜芳投降吳國後,被孫權封為將軍,他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真的是朱元璋父子,殺了劉伯溫父子嗎?劉伯溫父子死因是什麼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