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軍隊有兵、勇、卒,一字之差,地位卻有雲泥之別!

清朝軍隊有兵、勇、卒,一字之差,地位卻有雲泥之別!

很多人都看過清朝的電視劇,電視劇中清朝士兵的服裝有很大不同,有的士兵胸前是一個勇字,有的士兵胸前是一個兵字,都是打仗的士兵,怎麼前面的字還不一樣了呢?歷史上的清朝士兵,也是這樣嗎?

真正的清朝士兵確實是這樣,只不過遠不止這兩個字,清代軍服上最少應該有兵、勇、卒、衙、驛、捕、牢、稅、庫、鹽,這十種字樣。其中衙、驛、捕、牢、稅、庫、鹽這七個,很好理解,都是各自職業的體現,但是兵、勇、卒就容易混淆了,這三種乍一看似乎都是士兵,但是區別可大了去了。

最起碼字不同,代表這個士兵的身份和地位都是不同的,標誌為「兵」的屬於朝廷正規軍,俗稱「官軍」,是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當時的兵分為兩種:八旗兵和綠營兵。八旗軍同綠營兵都是朝廷正規軍隊,直接由朝廷供養,旱澇保收,八旗軍開始自顧自地享福,偷起了懶,戰鬥力直線下降。

綠營兵是由漢人組成的,建立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輔佐八旗兵戰鬥。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後來綠營兵越來越強,甚至成了主力。比如乾隆時期大小金川之戰,打硬仗的全是綠營。八旗兵和綠營兵一樣他們的身上都印著兵字,可以說衣服上帶兵字的是清朝的正規軍隊。

卒,就是在在州縣裡長期固定駐紮的兵勇,他們不受中央軍事機關的移動駐防安排,相當於城防軍,受當地地方長官管轄,我們可以把他們看作現代的地方武警部隊,一般不輕易調動。

隨著歷史的發展,清朝腐敗越來越嚴重,全國各地起義不斷,為了儘快平亂,嘉慶下詔,允許地方士紳招募武裝協助正規軍作戰。這一類由地方招募來的武裝,就是清朝歷史上的鄉勇,胸前一個「勇」字。這種軍隊的性質是分布在地方的、在八旗與綠營之外的非正規軍隊。臨時強制招募,戰時隨正規軍出征,戰後便立即撤銷掉。

「勇」和「兵」相比,待遇等方面便完全被秒。旱澇保收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十分看不起鄉勇,他們屬於強招的臨時工,軍餉都不一定能拿到。後來由於「勇」字兵比「兵」字兵打仗勇猛,所以逐漸取代了綠營兵,成為國家軍隊的主要力量。勇營是拿國家餉的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如有錯誤,還請指正,謝謝!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秘聞趣事 的精彩文章:

東吳的江山,為何會葬送孫權兒女身上?20年自相殘殺,她是關鍵
劉伯溫死後,朱元璋命人挖墳鋸棺,看到6個字驚呼:朕錯了!

TAG:歷史秘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