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界十大名著」里為什麼沒有中國四大名著?知情人士給出答案

「世界十大名著」里為什麼沒有中國四大名著?知情人士給出答案

中華文化之博大,影響之深遠,留下了許多經典著作,我們從小耳濡目染,從小學到大學,所學的我國古典經典著作節選數不勝數,它們一直也是學生考試的必選科目。文化的影響力是建立在經濟、政治、宗教等更多範圍影響力的基礎之上。單純的文學之花無法在枯枝上綻放。世界名著,重點是世界,世界兩字不是用來增加這個稱呼的重要性和光環的,他必須是能夠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認可的。在國際漢學界,該書更是影響極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種文字傳世,並獲漢學界盛讚,有認為《儒林外史》足堪躋身於世界文學傑作之林,可與薄伽丘、塞萬提斯、巴爾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並論,是對世界文學的卓越貢獻。

所謂的世界十大名著是歐洲人推選出來的,歐洲人本能的對中國方塊字的排斥使他們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他們對中國的四大發明也不甚了解,更何況了解中國的文化。再加上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更關上西洋人了解中國的窗口。從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就能看出來,中國近代並不乏 諾貝爾文學獎的人選,而缺的是伯樂。水滸傳就不要提了,拋開歷史環境局限,就它的三觀其實連向孩子們推廣的資格都存疑,它如果走向世界只會是中國之恥。紅樓在國內是如日中天,可是除了滿滿的中國味,它充滿了神話色彩,瑰麗的想像,宏大的世界,各色的神仙妖怪,其實還真的有機會走向世界(似乎他真的是中國文學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可能因為那所謂的十大名著都偏向於現實主義和普世價值觀吧,要不西遊倒真的有希望。

從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的話語權就一直掌握在西方國家手中。新中國建國以來,從一無所有到成為如今的地區強國,甚至隱約有挑戰美國這個世界霸主的潛力。如果中國能夠再度如此持續發展五十年,世界的話語權就不會再是一言堂,那是的文學作品一定會更加燦爛。中文的影響力必然提升,屆時如果有好事的媒體重新選評世界十大名著,相信一定會有中文名著在列。反觀那時的中國正處於大清的閉關鎖國之中,大興文字獄。如果開個腦洞,假設在大清朝立國之處,有這麼一位穿越人士發起當時的世界名著評選,我相信一定是十本中文巨著,因為在那個時間點,當時的西方世界除了聖經之外,就找不出像樣的書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宜杉愛美麗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漢景帝因為一雙筷子選擇放棄了周亞夫?這裡告訴你答案
關羽敗走麥城之時,曾是路過馬超封地,為何馬超反而見死不救呢?

TAG:宜杉愛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