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說到香港電影,便不能不提邵氏電影公司。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它被譽為是香港的「電影王國」,而「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宣傳語也成為了一代人難以忘懷的回憶。這一時期的邵氏每年都要製作和投資大量的武俠電影,這不僅讓中國的武俠片邁進了第一輪巔峰期,還為後輩電影人留下了取之不盡的「靈感寶藏」。那麼有哪些武俠片是改編或翻拍自邵氏電影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93《赤腳小子》/1975《洪拳小子》

1993年杜琪峰拍了部極富悲情色彩的武俠片《赤腳小子》,講述了從鄉村到省城渴望闖出一番事業的單純青年關豐曜,在四季織和天龍坊兩間染布坊的鬥爭中成為犧牲品的故事,這也從一方面反映出了江湖和人心的險惡。其實本片翻拍自1975年的邵氏電影《洪拳小子》,這也是張徹導演的「暴力美學」名作之一,兩者在劇情上其實大同小異,差別在於《洪拳小子》里的染布坊叫作興隆發,狄龍的角色原型為戚冠軍所扮演的師兄等。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在《洪拳小子》里,主角傅聲死亡時的畫面被張徹故意調成了黑白色,且祭出了他標誌性的「盤腸大戰」,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而《赤腳小子》的結尾也進行了一定的改動,不過它並沒有再現「盤腸」一幕,而是以郭富城的手臂被利器釘在門板上,臨終前始終無法碰到那雙離他不過咫尺的鞋子來收尾。其實均悲劇感染力,後者明顯要更高一籌,而這個錦上添花的設計在巧妙地呼應了片名的同時,也提升了對其中所謂「富貴」和「名利」的批判力度。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1995《刀》/1967《獨臂刀

恐怕沒有人會否認《刀》是九十年代徐克執導的武俠片里風格最冷峻黑暗的一部,其主角定安不僅與人們印象中的「俠」有著兩般模樣,而片中的江湖也顯得更殘酷更現實,其通篇都充滿了一種慘烈之美。其實本片的靈感正來自於1967年張徹執導的《獨臂刀》,本片不僅被譽為是張徹「陽剛武俠」的開山之作,也被譽為是新派武俠的奠基之作,而片中由王羽演繹的身殘志堅的獨臂大俠方剛,也對後來武俠電影中的人物塑造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在《獨臂刀》中,斷臂後的方剛靠著斷刀和殘譜最後悟出了驚世絕學,而《刀》中斷臂的定安同樣也是承受著一次次失敗的挫折,以絕處逢生的態度自創出了舉世無雙的獨臂刀法,最後報了殺父之仇。在處理兩者成長的意境上,後者無疑處理得更巧妙,也比前者更「形意相通」,正因為如此,《刀》也被公認為是《獨臂刀》所有的翻拍或致敬之作里做得最好的一部。都知道該片當年公映時票房不理想,但時至今日它早已被人們奉作了經典。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1997《馬永貞》/1972《馬永貞》

英雄馬永貞的故事,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就被搬上銀幕,但對於近代影響最大的,莫過於1972年張徹版的《馬永貞》。像譚四,斧頭幫,就是編劇倪匡通過本片挖掘出來的,乃至於後來的《惡戰》、97版《馬永貞》都有譚四或類似於譚四角色的存在。而本片也是一代武打明星陳觀泰最具代表性的功夫片之一,它的成功之處在於電影的鏡頭語言、場景布置以及武打場面都處理得十分精彩,尤其是片尾他與四大天王的對戰更是點睛之筆。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在諸多翻拍之作里,血統最正宗的為97年由元奎執導,金城武和元彪主演的同名電影,人們可以將它視作當時捲土重來後的邵氏用來續寫功夫片輝煌的典型案例。儘管兩者的結局都以馬永貞闖蕩上海灘失敗而告終,但新版更側重描寫英雄豪情,而舊版則突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宿命。雖然97版的整體質素並不差,但就風格來說和同期很多同類電影相比並沒太大分別,顯然無法打動當時的觀眾,所以影片公映後只收穫了300萬港幣的慘淡票房。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2007《投名狀》/1973《刺馬》

「刺馬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從古至今,根據該案改編而成的戲劇作品多不勝數,而影視作品中又以73版《刺馬》為魁。這個故事在張徹等人的處理下,充滿了市井江湖之氣,其人物性格雖然有些臉譜化,但故事脈絡卻十分清晰,劇情合理連貫,其中對恩怨情仇的描寫也十分乾脆利落,此外處於壯年時期的狄龍、姜大衛和陳觀泰聯手貢獻的動作場面也是令人賞心悅目。很難想像的是,編劇倪匡僅用了三天時間便寫出了本片的劇本。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很多人都沒有想到07年陳可辛的《投名狀》便翻拍自這部《刺馬》。但經過其編劇的再創作後,本片所強調的已不再是兄弟之間的情義和恩怨糾葛,而是官場上的權謀和攻心計等等。故此陳可辛也將該片的初定片名「刺馬」改成了如今的最終片名,此外還將三大主演的角色改名換姓。因李連杰在本片里大飆精彩文戲演技,最後還榮膺了第27屆金像獎影帝。就思想深度來說,它已完全超過了老版《刺馬》,是邵氏電影翻拍之作里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典範。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2009《十月圍城》/1984《上海灘十三太保》

1984年張徹拍了部《上海灘十三太保》,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時期一群來自上海的義士拋頭顱灑熱血保護一位愛國人士的故事。該片最為人津津樂道之處便是張徹的幾代弟子齊聚一堂,除了去世的傅聲外,包括昔日的「五虎將」,王羽等等均悉數亮相,顯得星光熠熠。後來2009年同樣主打明星陣容的《十月圍城》上映之後,很多人便說它和《上海灘十三太保》的情節模式十分相像,同樣是一群人在護送革命黨領袖的過程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十月圍城》的壓軸打戲的確從《上海灘十三太保》中汲取了不少養分,但這並不代表本片全盤沿用了後者的劇情,其故事構思實際更多來自本片監製陳可辛之父陳銅民。與傳統同類影片不同的是,本片賦予了特定時代背景的同時,精彩的動作場面也是一環接一環,而其中的義士們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他們出於各自不同的理由而加入了這場保護行動,最後避免了說教,也標誌著中國主旋律電影在與商業性的融合上又跨出了很大的一步。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2012《血滴子》/1975《血滴子》

血滴子是明末清初小說中所出現的一種武器,相傳它是雍正皇帝手下特務組織所使用的獨門暗器,不過有人說它其實是一種毒藥,不過也有人說它就是一種威力很強的冷兵器。不管哪一種說法為真,當時香港影壇卻湧現出了很多以它大做文章的武俠片,其中最為出名的莫過於1975年何夢華版的《血滴子》。其實血滴子在片中只是個噱頭而已,其主題本質上仍然離不開「殺手最後良心發現,渴望卸甲歸田但卻遭遇追殺」這樣當時邵氏電影的老套路。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當年邵氏有多牛?這些武俠片都改編自它,徐克杜琪峰重拍出了經典

2012年,陳可辛和劉偉強將《血滴子》再次搬上大熒幕,本片很多地方都致敬了邵氏老電影。不同的是,片中出現的血滴子威力更強,概念也更先進,?且對「俠義」兩個字做出了重新的詮釋。老版本的《血滴子》更多停留在江湖廝殺的層面,而新版本則藉助血滴子探討了在中西方文化衝擊下這支清廷暗殺部隊悲劇的宿命,比人們想像中的要有內涵。可惜本片人物塑造單薄,兄弟義氣元素也安插得不論不類,總體而言並不算一部口碑之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