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中年少女的和平自處 到底有多難?

中年少女的和平自處 到底有多難?

現代社會裡,其實男女早就獲得了一個相對的平等,但是女性相較於男性,對於年齡的焦灼感卻顯得更為廣泛和急切。不少90後女性自我標榜為「中年少女」或者自嘲為「老阿姨」,彷彿還沒來得及年輕,就在中年的漩渦里泥足深陷。

中年少女的和平自處,到底有多難?

電影《29+1》中,周秀娜飾演的女主林若君,可以說很形象地闡釋了這個問題。林若君,一個長在29歲和30歲門縫裡的獨立新女性,面容姣好,事業攀升。

但歲月就是這樣,它很客觀,也很冷峻。

《道德經》里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之間,百代之下,任何人都沒有優待,「沒有人可以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

時間,有時令人感到逼仄的,不僅是你的衰弛,還有他人的年輕;不僅是你的停滯,還有他人的前進。

當膠原蛋白流失、法令紋越來越深,父母漸漸老去、朋友漸行漸遠、感情一度停滯、事業壓力重重,30歲的林若君慌了,翻遍通訊錄,卻發現沒有一人可以傾訴,落寞感猶如狂風驟雨,寒意料峭。

這是影片的前半部分,很細膩地描繪出了現代女性30歲的人生困境。影片最後把林若君的焦慮,消解在了和一個達觀的絕症女孩黃天樂的隔空相遇中。

這份戲裡的救贖,走出影片,卻像是一個理想化的夢。現實生活中,沒有黃天樂的中年少女,到底要如何直面自己內心的焦灼和束縛,完成一場和平的自我救贖?

是不是要趕快抓住青春的尾巴,去談一場不講條件利弊的戀愛?是不是要趁著年輕早點結婚生子,去降低年齡和生育成本?是不是要用外在的修飾或出色的才華,去抵消年齡所帶來的侵蝕?

也許,我們可以先從淡化年齡的界限感開始,它會幫助我們有效緩解這種焦慮。

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里收錄了北朝民歌《木蘭詩》,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事也由此傳播開來。花木蘭代父從軍,淡化性別,轉換角色,英勇殺敵,才立下了赫赫戰功。

同樣地,30歲也不應當成為女性的一種限制,它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年紀,就像是今天過了,明天會到來一樣的普通和平常。淡化年齡的分界感,不要給自己設限,別拿年齡堵住前進的路。而且,本身來講,平安喜樂度過的每一個生日,就應當值得慶祝。

其次,擺脫執念,卸下皇冠。「少女」「女神」「仙女」歸根結底還是人哪,再美再仙也成不了真神仙,畢竟生老病死,是扭轉不了的自然規律。現代社會有一部分市場營銷,正是利用了女性的年齡恐慌,製造了一大波消費焦慮。

其實大可不必,量入己出,理性消費,只買適合自己的,再流行再青春的東西也要自己喜歡,別被盲流帶偏了。美媽人設也不要太有執念,可以努力進行產後恢復,但是不要成為一種煩惱和負擔,那並不值當。影視劇里的代入感也不要太強,女主強大瑪麗蘇那都是神話,但生活不是。

「中年少女」的自我安放,大概還要建立在一種爭其必然又順其自然的心境之上。依然要向上追求,但也要能接受追求之後可能並不完美的結果,開始認清歲月和現實的力量,接納自己的局限,並在慢慢靠近成熟穩重的道路上,依然葆有一份天真、樂觀和堅持。

當有一天,我們開始和自己相處甚歡,悅納自己時,以上問題應該就不復存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蝴蝶:蝶舞蹁躚的生命詩篇
王陽明:活得高級的人 都要經歷三重境界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