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間傳說中,諸葛亮的前生後世是誰?

民間傳說中,諸葛亮的前生後世是誰?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出生於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的一個官吏之家。史書《三國志?諸葛亮傳》雲:「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二十六歲的諸葛亮結束了他多年的隱居生活,由此成為劉備一生中最重要的軍師。羅貫中《三國演義》更將其神化為「上知天文,下識地理;三教九流,無所不通;諸子百家,無所不曉」的理想人物。

諸葛亮在世時,就深受人民的愛戴,在其去世之後,百姓更加的思念他。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寫到:「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民間已流傳了許多關於諸葛亮的故事傳說,,因此諸葛亮形象被加以美化乃至神化,這一時期諸葛亮被塑造成一個智慧不凡、軍事才能突出且帶有些神異怪誕色彩的奇人。

《三國志平話》開篇以司馬仲相,到陰間斷案引出故事,用輪迴轉世的說法對三國時期主要人物的來歷做了解釋,按照文中說法,諸葛亮是由漢代的謀臣蒯通轉世而來,這讓諸葛亮還未露身手,其人已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卷中寫諸葛亮出山時,對諸葛亮的來歷做了解釋說明:「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學業,時至中年,無書不覽,達天地之機,神鬼難度之志;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揮劍成河。」

對於諸葛亮的神化,在隋唐時期還表現出另外一種狀況,那就是利用諸葛亮而進行的假託。隨著諸葛亮影響力的逐漸增大,一些人開始借用諸葛亮的名義來顯示自身的不凡。這種情況早在《隋書·史萬歲傳》中就已出現:「隋文帝時,史萬歲被任命為行軍總管率兵平叛。隋軍「行數百里,見諸葛亮紀功碑,銘其背曰:『萬歲之後,勝我者過此』」諸葛亮去世於公元234年,而史萬歲南征是在公元597年,前後相差300多年的時間,即使諸葛亮再神通廣大,也是無法預知隋朝之事的。由此很容易推斷,該故事是後人為了讚頌史萬歲的英勇善戰而杜撰的。

韋皋是唐代功勛卓著的西川節度使。《太平廣記》收錄了六篇以韋皋為題的小說,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韋皋的一生。《宣室志·韋皋》載曰:「胡僧曰:此子乃諸葛武侯之後身耳……」

在諸葛孔明後身的籠罩下,韋皋「自與凡眾不同,生得英偉倜儻,意氣超邁。雖然讀書,要應制科,卻不效儒生以章句為工,落落拓拓的志大言大,出語傷時駭俗」。科考落第後,先做記室參軍,後因智殺叛王手下蘇玉與牛雲光,以討叛故,被封為西川節度使。此後屢破吐蕃。在西南二十一年,進爵為南康王。

韋皋

到了明朝時期,對諸葛亮的傳說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由於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名相,早於劉伯溫,於是就有了這樣的傳言,說劉伯溫是諸葛亮轉世生的。這個傳說應該是源於二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開國功臣,又都精於象緯之學,以神算著稱於世,還都為官清廉、懲惡揚善等等。總之,兩個人身上有太多的共同點。又由於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且位極人臣,而劉基最高也只不過是御史中丞,官階正二品,比諸葛亮可差了。於是後世也就衍生出了劉基和諸葛亮比斗,總是比輸了的傳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唐朝歸義軍,為什麼會被西夏所滅?
害死關羽的呂蒙,為何宴會上七竅流血而亡?

TAG:秋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