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擊納粹兄長埋骨他鄉,她不顧年邁年年去祭奠,憂心一事總會發生

抗擊納粹兄長埋骨他鄉,她不顧年邁年年去祭奠,憂心一事總會發生

1944年秋,蘇德戰場上蘇軍開始取得了主動權,將德國法西斯趕出國境,並連續解放了波蘭、保加利亞、匈牙利等東歐國家。在這些戰鬥中,許多蘇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大都埋骨當地。為了紀念這些犧牲的烈士,東歐國家建立了多處墓地和紀念碑。二戰結束後,有些陣亡士兵的身份得到了確認,他們的家人會從蘇聯趕來掃墓,但更多士兵的身份卻難以確認,墓地大多由駐守的蘇聯士兵負責照看。蘇聯解體後,蘇軍從東歐國家撤出後,這些散落在各國的蘇聯士兵墓地,日益成為了被遺忘的角落,甚至毀墓事件頻繁發生。

抗擊納粹兄長埋骨他鄉,她不顧年邁年年去祭奠,憂心一事總會發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解放匈牙利時,蘇軍付出了很大傷亡,慘烈的布達佩斯戰役犧牲了數十萬人。吉斯特雷科市是匈牙利一個不知名小城鎮,二戰即將結束時,二百多名蘇軍士兵被安葬在市內一個私人墓地。墓地主人感謝蘇軍解放了自己國家,為了讓這些烈士得以安眠地下,一直悉心照料墓地。上世紀70年代末,一位名叫沃爾科娃的蘇聯女士找到了這塊墓地,確認這裡安葬著她的哥哥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爾曾是蘇聯一名飛機廠工人,國難當頭主動放棄工作上了前線,犧牲在解放匈牙利的戰鬥中。弗拉基米爾犧牲後,沃爾科娃為了找到了哥哥的墳墓,花了30多年時間。

沃爾科娃是幸運的,最終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幫助,在匈牙利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哥哥的安葬之地,而安葬在這裡的其他陣亡戰士卻沒有家屬找到他們,因此沃爾科娃成為墓地唯一祭奠人。每年5月丁香花開時,她總會從蘇聯趕到匈牙利,在哥哥墓前祭奠,同時也把整個墓園清掃一番。二戰後匈牙利成為蘇聯衛星國,他們必須聽從莫斯科的指示,堅持蘇聯的意識形態。1956年,匈牙利爆發了反對蘇聯模式和蘇聯控制的武裝暴動,蘇聯武力將其鎮壓下去了。因此,匈牙利人民對蘇聯懷有複雜感情,他們感謝蘇聯將他們從德國納粹手中解放出來,但實際對蘇聯強力控制也非常不滿。

抗擊納粹兄長埋骨他鄉,她不顧年邁年年去祭奠,憂心一事總會發生

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東歐劇變,匈牙利也確立了西方式多黨制和議會民主制度。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實力,但迫於其內外交困的壓力,俄羅斯一度在亞太政治格局中地位頹廢,被邊緣化。世界格局的演變深刻影響著匈牙利的戰略取向,它義無反顧地加入歐盟、北約,搖身一變成了西方陣營的一員。在這種大背景下,沃爾科娃兄長所葬的這塊墓地逐漸面臨存留危機。當地居民不斷「圍攻」墓地主人,要求把埋葬紅軍的墓地賣給他們,可是,墓地主人無論如何都不同意出售這片墓地。墓地主人這麼做,完全是出於對沃爾科娃每年都來祭奠墓地的尊敬。

沃爾科娃十分感激墓地主人拒絕出賣兄長的墓地,她還一心希望能修繕這塊墓地,可惜沒有足夠的資金完成這一心愿。歲月荏苒,沃爾科娃漸漸步入暮年,身體已經大不如前,每年前往匈牙利祭奠兄長變得越來越困難,但她仍然克服一切困難,堅持到匈牙利掃墓。隨著歐洲土地成本上升,很多紅軍墓地被夷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公園和住宅區,這樣的報道經常見諸報端。每當看到這樣的報道,老人家憂心如焚,前往匈牙利為哥哥掃墓的意志更加堅定。她總是擔心一事會發生,如果自己哪天不能再到墓地去看望哥哥,這片墓地很可能就會遭到破壞。

抗擊納粹兄長埋骨他鄉,她不顧年邁年年去祭奠,憂心一事總會發生

一直以來,沃爾科娃都有一個困惑:「一個曾經打敗法西斯、解放全世界的國家,為何竟對陣亡士兵的墓地置之不理——他們獻出了生命,死後卻無法回到祖國,甚至得不到祖國人民的惦念呢?」2006年5月的一天,在德國萊比錫豎立50多年的187塊蘇聯紅軍墓碑被搗毀,此事引起俄羅斯官方密切關注(為了紀念在二戰中犧牲的蘇聯紅軍,德國也曾建了多處墓地)。不久,沃爾科娃堅持為哥哥掃墓的事迹發表在俄羅斯《真理報》上,引起國內輿論較大反響。不過此後,俄羅斯媒體再也沒有沃爾科娃的相關報道,她哥哥墓地是否被夷為平地也不得而知,但蘇聯紅軍海外墓地被毀的事情仍不時見諸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來讀史 的精彩文章:

「黑色黃金」噴涌而出,家園漸淪為死地,此人遇害為該國種下惡果
抗擊外敵壯烈犧牲,一末代可汗頭顱被擄走,如今此國想把它找回來

TAG:閑來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