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普洱茶界大放異彩的紫砂壺,卻折戟新白茶,背後藏著三個沖泡缺陷

普洱茶界大放異彩的紫砂壺,卻折戟新白茶,背後藏著三個沖泡缺陷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China」在英語中,是個雙關詞,其一為「中國」,其二為「瓷器」。

關於「china」這個單詞的起源,說法有許多,其中有一種,叫做「中國秦朝說」,即,中國的名稱,來自於秦(chin)的發音。

而瓷器,在剛剛出現在西方的時候,叫做「chinaware」,即中國瓦,可見China本意便是中國,只是在晚清之時,省略了後部的ware,使china獲得了瓷器之意。

瓷器,是中國面向世界的一張重要的名片。從過去到現在,那些造型優美,或艷麗,或淡雅的瓷器,受到了許多人的狂熱追捧。

同樣是由泥土燒制而成的器具,陶器與瓷器似乎經常拿來比較,只是相較於瓷器的名聲卓絕,陶器,倒是低調了不少。

這一點,在茶界,被顛倒了。

不少人在沖泡茶葉時,第一選擇,都是陶做的紫砂壺,而瓷做的白瓷蓋碗,在這裡卻只能成為第二選擇。

紫砂壺,有著陶器特有的外觀,看著有些粗糙,古樸,雖不如瓷器那般優雅光滑,卻帶著一種凝練的韻味。

但是,適合沖泡茶葉,不代表適合沖泡所有的茶葉,例如新白茶,就絕對不能用紫砂壺沖泡。

《2》

聽到村姑陳說紫砂壺不能用來沖泡新白茶,想來該有不少紫砂壺的廠商都會跳腳:

紫砂壺能越宿不餿,能吸收茶香,長時間使用能注入沸水依舊茶香氤氳,連造型都是古樸大方的,怎麼就不能用來沖泡新白茶了?

的確,紫砂壺的優點,那是數不勝數。只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就好像兩個人談戀愛,也要看適不適合,若是不適合還硬要湊在一起,最終導致的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

紫砂壺和新白茶,就像寶玉與黛玉,雙方都很好,只可惜不適合,有緣無分。

沖泡新白茶的缺陷之一:沖泡新白茶,紫砂壺奪香吸味

用紫砂壺沖泡紅茶,普洱的時候,茶友有沒有覺得,這茶,似乎滋味更好一些,沒有這麼苦澀?

這種感覺並非茶友的錯覺,這正是紫砂壺的作用之一——修飾茶湯滋味。

紫砂壺具有雙重氣孔結構,透氣性好,具有較強的吸附力。

因此在沖泡茶葉時,會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茶葉的滋味,從而產生修飾的作用,減少一些滋味濃郁的茶葉茶湯中的苦澀感。

但是優質的新白茶,葉片之中的營養物質十分豐富,氨基酸,茶多酚以及咖啡鹼的比例達到了平衡,沖泡出來的茶湯有著極強的鮮爽感,很難從中品出苦澀的滋味。

紫砂壺並非智能,在吸收茶湯時對於各種物質都是一視同仁的。

因此,利用紫砂壺沖泡的新白茶,不僅無法起到修飾茶湯的作用,反而會因為紫砂壺的吸附作用,導致茶湯滋味平淡,失去新白茶的本味。

而紫砂壺的吸附作用又會讓茶湯中大部分的茶香被紫砂壺吸收,保留下的茶香少之又少,就會影響茶友對於落水香和掛壁香的品鑒。

更不用說沖泡過別的茶葉之後,紫砂壺中不免會留下別的茶葉的茶香。這些茶香再與新白茶的茶香混合,茶友在品鑒時,就會因為茶香的混雜,無法聞到新白茶最純粹的茶香。

就好像一把壺,先沖泡過老壽眉,壺中留下了濃郁的棗香。等到再來沖泡新壽眉,殘留在壺中的棗香與新壽眉的茶香混合,反倒成了一個四不像。

因此,利用紫砂壺沖泡新白茶,原本的優點,反而成為了沖泡的制約。

【沖泡新白茶的缺陷之二:沖泡新白茶,紫砂壺出湯太慢】

各位茶友都知道,沖泡新白茶的出湯要點,就是要快出水。

優質的新白茶,葉片之中蘊含著豐富的營養物質,在葉片被沸水浸潤之後,就會快速析出,流入茶湯之中。

但是大量營養物質的析出,會導致茶湯之中氨基酸,咖啡鹼以及茶多酚的比例失去平衡,鮮爽感無法再掩蓋苦澀感,茶湯滋味就會變得又苦又澀。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在出湯時,就要求在沸水注入後到完成出湯,這一段時間不能超過五秒。

但是紫砂壺,顯然是無法達到這樣的要求的。

原因就在於紫砂壺的出水方式,是一種柱狀出水。

就好像以前養花,常常會準備兩種澆水的工具:水瓢和水壺。

相同質量的水,水瓢隨手一潑,便全部潑灑出去了;但是用水壺,那水流細細長長的,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全澆完。

相較於白瓷蓋碗的瀑狀出水,紫砂壺的柱狀出書需要的時間更長,而茶壺之中的茶湯無法倒出,就會留在茶壺之中,與葉片進行長時間的接觸,形成悶泡。

因此,利用紫砂壺沖泡白茶,往往會出現茶湯又苦又澀的情況。

【沖泡新白茶的缺陷之三:沖泡新白茶,紫砂壺出湯不徹底】

對於新白茶的沖泡,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重點,那就是出湯一定要徹底。

但是顯然,紫砂壺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尤其是在沖泡壽眉這一類葉片比較大的茶葉之時,這個缺陷體現得格外明顯。

為了防止在出湯時,碎葉片伴隨茶湯一起流入公道杯中,紫砂壺胎壁的出水口和壺嘴並非完全連通的,而是如同濾網一樣,分成了一個個小孔。

這樣一來,碎葉片的確難以流出,但是一旦大的葉片將出水口堵住,茶壺中殘留的茶湯就難以出盡。

殘留在紫砂壺中的茶湯,與葉片長時間接觸,形成悶泡,再與下一泡茶湯融合,就會使下一泡茶湯變的又苦又澀,難以入口。

並且,出水口處的小孔直徑很小,在沖泡碎葉片比較多的新白茶時,其中較為細小的碎葉片就會將小孔完全堵住,不僅對出湯造成影響,在後期清洗時,也十分的麻煩。

《3》

既然紫砂壺不能沖泡新白茶,那麼什麼茶具才適合呢?

這不免就要說到陶器與瓷器之爭。在沖泡新白茶這一方面,瓷器終於佔了上風。

沖泡新白茶,最好的茶具,當屬白瓷蓋碗,好處有三。

首先,白瓷蓋碗碗身和碗蓋都附著有一層釉質。有了這一層釉質的存在,白瓷蓋碗不奪香不吸味,能夠完整體現新白茶的茶香與滋味。

其次,白瓷蓋碗出水快,瀑狀出水,茶湯如同一條金色的巨龍,伴隨著一聲清吟落入公道杯中,頗有「銀河落九天」的姿態。

再次,白瓷蓋碗碗身細密光潔,出水更徹底,不會有茶湯殘留,形成悶泡。

綜合以上三點,足以看出,相較於紫砂壺,白瓷蓋碗,更適合沖泡新白茶。

《3》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男女婚嫁,都講究門當戶對。

所謂門當戶對,換個詞來說,就是適合。世間無數痴男怨女,很多時候,並非男女雙方有問題,僅僅只是因為兩個人不適合。

紫砂壺和新白茶,便是如此。

紫砂壺有無數的優點,但是遇上了新白茶,卻無法再發揮這些優點,甚至還會對自身出現損害。

新白茶同樣如此,茶香,滋味,都是極品,可與紫砂壺在一起,卻是白白浪費了自己的品質。

既不適合,就該分開,不能強求。紫砂壺有紫砂壺的歸屬,新白茶也有新白茶的良配。

別因為這一時的強求,反讓兩者兩敗俱傷。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白茶有很重的生青草味,但甘味還好,這樣的白茶品質如何?
雖是同根生,白茶春壽眉和秋壽眉,卻有這三種不同,別記混了!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