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探究茶葉「掛杯香」奧秘,看看這幾點就知道了

探究茶葉「掛杯香」奧秘,看看這幾點就知道了

原創 | 義芳君說茶

1、

喜愛烏龍茶的茶友們對於茶葉「掛杯香」一定不會陌生。

沖泡功夫茶時,我們在茶桌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個比較特別的茶杯。

這個茶杯比一般的公道杯細長、開口較小,在眾多杯子中顯得鶴立雞群。

不經常見到的人,一定會很好奇這個杯子究竟作何用途?

它就是聞香杯,專門用來聞茶葉的「掛杯香」。

那什麼是茶葉的「掛杯香」呢?

大家一定會聯想到酒水的「掛杯」現象。

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酒水的掛杯主要是展示酒水中的糖分含量,聞香倒是其次;而茶葉掛杯主要體現香氣的留存度,聞香是首要。

理論上,茶葉經水沖泡後,杯中都會留香。而實際上,茶葉的「掛杯香」可以看作是茶葉香氣的縮影版。

這樣茶人們就可以通過掛杯香「管中窺豹」,領略茶香的高低、濃淡、純雜、長短等。

2.

就六大茶類來說,首先各類茶葉都有其基本香型,並因地域不同,且在加工、儲藏過程中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香氣,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香、品種香、工藝香。

全發酵的紅茶,普遍帶花蜜香。就具體品類來說,有安徽祁紅的蜜甜香,清新芬芳;有福建正山小種的桂圓乾香,十分濃郁;有雲南滇紅的花果香,輕銳深邃……

不發酵的綠茶,因工藝不同,香氣變化多端。炒青多栗香,蒸青多清香或花香。譬如:龍井多為濃郁的豆香,而碧螺春則多為花果香。

半發酵的烏龍茶香氣以花香為主,例如鐵觀音的蘭花香、肉桂的桂皮香。其香氣的形成主要跟製作過程中曬青、搖青的程度以及炭焙程度息息相關。焙火較重,則帶一股深邃的焦糖花香。

後發酵的普洱茶則在倉儲過程中由於微生物的參與,在不同時間階段,呈現出葯香、棗香、陳香等各種香氣。

這些種類各異的香氣類型,或清幽,或濃郁,或飄渺,或深邃……或花蜜,或陳皮,或棗香,或焦糖香……千奇百秀,各具特色。

如此,很多人不免就直接把掛杯香的幽長香顯看作是茶葉品質優秀的表徵。

果真如此嗎?

實則,香氣固然是茶葉品鑒中一項不可或缺的考察因素。但我們知道,有些茶雖然香高,但滋味口感未必就能出類拔萃。

茶葉品鑒是外形、香氣、滋味、口感的綜合評判,僅憑香氣斷定品質,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3.

談及茶葉的「掛杯香」,茶友們還需知道的是,掛杯香的高低、濃淡、長短除了與茶葉本身相關之外,還與沖泡溫度、茶具材質、形狀有著莫大關係。

沸水沖泡,溫度高,茶具內部空間狹小、保溫性好,開口小,則掛杯香易聚,不易散。

茶葉的「掛杯香」可分為「熱香」與「冷香」。

熱香主要是洗茶後趁熱氣尚存,拿起茶杯聞一下杯底;冷香則是稍隔一會,待杯子稍冷再拿起聞一下,感受香氣的強弱變化。

現代茶藝中,尤其是功夫茶的泡飲,開喝前的聞香是很重要的一道環節,儀式感十足。

聞香杯在眾人面前輪流一圈,聞一聞掛杯香,在嗅覺上來一場與茶葉的親密接觸,有助於提神益氣,營造心曠神怡的品茗氛圍,使品茗漸入佳境。

那我們如何才能正確地領略「掛杯香」呢?

茶友們需要知道這兩個原則:一是姿勢優雅;二是因地制宜。

其一,作為社交禮儀的一部分,聞香時切記姿勢優雅,可將茶杯口置於鼻底輕嗅,切不可猛吸。

其二,聞香應因地制宜,並非需要特製的聞香杯才能聞香,使用不同材質的茶具泡茶時,譬如蓋杯、玻璃杯、紫砂壺……等等,也可以通過杯蓋、杯底來聞香,領略茶葉真香。

本文由義芳君原創撰寫,每日分享茶文乾貨。了解更多茶知識,歡迎關注「義芳君說茶」微信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珍品義芳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好好記住這四點,你就明白老茶婆為何招人喜愛了

TAG:珍品義芳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