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微商」到「抖商」:抖音的收割之旅

從「微商」到「抖商」:抖音的收割之旅

來源丨投中網

作者丨甄祥晴

從「兩微」到「兩微一抖」,抖音在這幾年已經證明了它可以改變社交產業的格局。如今,抖音又低調加入了電商的戰場:它如同一顆商業宇宙里的超新星,引誘著微商們紛紛向「抖商」轉變。一屆在杭州舉辦的「世界抖商大會」,就吸引了4000多人參與。

在抖音急速加劇的商業化進程中,運營者自發組織的「抖商培訓」應運而生。有人說它在收割智商稅,也有人認為抖音就像當年的淘寶與微信一樣,是下一個超級平台。而無論出於何種考量,微商、傳統電商、線下實體商家都在不約而同地嘗試以各種姿勢參與到抖音的生態中。

成為「抖商」,是他們試圖登上下一個超級平台的入場券。

微商的抖音大遷移

「0基礎抖音創業,輕鬆月入五萬。」

「學員4點都還在研究,抖音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你憑什麼不努力?」

「又是一個月收入8萬,一晚上暴漲了11W粉絲,你還在守著你那可憐的工資嗎?」

打開王冠的朋友圈,這樣的雞血內容比比皆是。2019年,他開始頻繁在朋友圈發布抖音培訓的內容,多的時候一天能發近20條,除了「勵志雞湯」,就是學員交1999元購買抖音培訓教程的微信截圖。

他發朋友圈技巧簡單粗暴:早上發、中午發、晚上發。發的時候要連發三條,確保這樣 「被看到和關注的概率就更大」。

這是他做微商三年來積累的小技巧。王冠主要倒賣微信漲粉方法,微商運營技巧,現有的一個微信號積累了5000人,打開朋友圈全是微商,逛朋友圈跟逛淘寶一樣,所以他從來不看朋友圈。

即使不看朋友圈,王冠也經常收到群發廣告消息,最近經常收到的不是微商,是關於抖音的。

「一個月之前,我還沒怎麼看到過『抖商』這個詞,但是最近往我號上群發抖商廣告的人突然增多了。」

在他朋友圈的人,大部分之前都做過微商,不約而同的,大家都開始對抖音這塊蛋糕爭先恐後。微商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成為正兒八經的抖商。

在王冠看來,相比於微商,抖商的優勢更強大。「微信加滿才五千人,但很多人抖音視頻如果火了,一夜之間就能漲幾十萬粉絲,像之前我們做推廣還要去搜集qq、郵箱、QQ群,然後往QQ群里發廣告,群發郵件,別人看到郵件才能去加你,現在想一想這種推廣方式真的是太費力了。」

儘管已經意識到抖商的流量機會比微商強太多,但王冠也看到抖商門檻在提高,而且是越來越高,「微商只要努力加群加人,每天發廣告就可以,但抖商能火活起來的門檻遠比微商高得多。」

還有無數像王冠這樣的微商群體湧入抖音,甚至現在做微商代理已經包含培訓如何做抖音號。

一位寶媽做微商多年,今年開始在抖音發布如何做寶寶輔食的視頻,兩個月時間積累了10萬粉絲,「只要加入我們做代理,如何做抖音,如何吸粉等所有我會的,都會教給你。」

他們在抖音做號,最終引流到微信進行賣貨變現,沒有人願意錯過這塊新流量陣地。

培訓操盤者

不想錯過抖音的還有強小明。2019年1月,他在杭州註冊成立了抖大(科技)有限公司——一個光看名字就能猜到主營業務的公司——並搶先佔用「抖商大學」作為公眾號名稱。

今年,令人眼花繚亂的抖商大會一茬接著一茬,強小明便是操盤者之一。3月23日,他舉辦的「世界抖商大會」在杭州召開。

這場大會一共籌備43天,最終到場4000多人,這遠遠超過強小明預期。「我們開始是想看一下,以抖商的主題能有多大號召力,宣傳的時候對外喊3000人,心想已經很不錯了,沒想到能有4000多人。」

後台數據統計分析,參加抖商大會的近一半人來自電商,近30%是來自於微商,10%是做傳統服務的,還有10%是各種投資機構、政府機構,招商局等。

強小明是做傳統電商出身,自己有兩家公司,一家做品牌代理,一家做輕食,但他認為自己因為微商出來時不夠重視,錯過了整個微商時代。抖商的時代,他不想再錯過。

2018年,他認為傳統電商已經走到瓶頸,將公司業務交給他人打理,自己一直在外交流學習,在此期間注意到短視頻風口。

真正決定做「抖商大學」是10月以後,強小明講到三個原因:首先,傳統電商業務到瓶頸,原來的賽道跑不出來,總歸是想要找一些新的出路;第二,在交流和探索過程中,看到很多抖音商業化變現的成功案例,比如有朋友做紅酒電商,通過做抖音做到一月賣200萬;第三,儘管看到抖音變現強,但很多人還沒有能力玩轉抖音,比如有人有幾百萬粉絲,變現卻做得不夠好,還有做電商的商家想做抖音號,卻不知從何開始干。

「這中間就存在一個機會。」強小明認為,「從淘寶培訓與服務,到品牌代理、自創品牌,傳統電商里所有商業化行為,都可以在抖音生態里再做一遍。而淘寶電商培訓早期,就是把成功的案例經驗分享出來,『抖商大學』目前要做的就是找出成熟的案例,與大家分享。 」

辦抖音培訓的越來越多,有些叫「抖商培訓」,有些則稱之為「短視頻變現」,但大體意思差不多。一些MCN機構也開始做培訓,比如打造出@辦公室小野、@代古拉K 等IP的洋蔥集團。這些培訓操盤者的核心內容無非都是如何漲粉,如何變現。

到抖音割韭菜?

抖商正在崛起,但這批人在此之前大多沒有做過抖音。

「在地鐵上經常看到有人在刷抖音,但我一直都沒去下載,我認為那東西挺無聊的。」王蒙之前連抖音都沒下載過。他自認是一個自律的人,自律的具體表現有很多種,其中之一是在賣抖音教程之前,他認為刷抖音只是在浪費時間。

強小明也沒有做過抖音號,以後也不打算去做。他更希望找來成熟的案例來分享:「自己去做號,就很難保證能踩准每一個點的變化,也很難保證能一直在技術實操等各個領域一直都是行業領先的。」

雖然沒有做過抖音,但這並不耽誤他們為抖音造勢。一場又一場抖商大會,一次又一次朋友圈宣傳,讓這一批沒有做過抖音的人強勢介入了抖音生態,同時也吸引著更多做傳統電商、做微商、做線下實體商家加入抖音。

這些,能得到抖音官方的認可嗎?

在抖商大會活動當天,抖音便發布聲明稱:從未授權任何「抖商」相關活動,也從未與「抖商」活動有過合作,建議企業和公眾提高警惕勿受騙。

「抖音可能擔心大家會以擦邊球的行為去進行各種收割,對它品牌形象有所損傷。」強小明對抖音官方的態度表示理解。但他同時認為,抖音商業化是必然,而商業化推進肯定需要多方努力,既需要抖音官方去引導商業化往哪些方向去走,也需要很更多民間機構來講實操。

有些MCN機構對此嗤之以鼻。一家想申請官方MCN的機構負責人對投中網商業深度表示:「抖商這個詞在業界算是貶義詞。聲稱自己是抖商的,鼓動抖商這個詞的,其實還是那些微商。真正做短視頻的,我們叫內容創業。」

不過也有人對此表示理解。頭部MCN機構貝殼視頻CEO劉飛告訴投中網商業深度:「如果把抖音看作一個流量渠道就能理解這種現象。不僅僅像我們這些做內容的需要流量,淘寶京東的商家也需要,又由於在電商平台內獲取流量已經非常昂貴,而在抖音可能能以比較低的成本獲得,所以大家都有一種趨之若鶩的感覺。」

「又由於沒有做抖音的技能或者能力,所以中間就出現了所謂抖商培訓。」劉飛說,「但是目前看熱鬧的居多,網上的教程真正能落實的比較少。」

的確如此。購買王冠和合伙人發起的抖商培訓教程的學員已經發展到1000人,但真正能把抖音做起來的學員10%不到。就連王冠自己,目前也還處於「養號」階段,沒能做起來。

有人因此會質疑培訓無用。「有些人可能交錢進群學習之後就沒怎麼去做,慢慢就沉下去了。大多數人都堅持不下去。」王冠解釋稱,「即使你知道這個東西很賺錢,但還是堅持不下去。」

他會對學員說,「做項目通常要死磕三個月,這期間要很有激情,勇敢向前沖,三個月不賺錢再考慮是不是放棄,但如果三個月都沒有堅持下去,你就活該賺不到錢。畢竟,可能用戶第100天要買單,但你第99天就放棄了。」

抖音跑步進入收割期

微商、傳統電商從業者大規模湧入抖音背後,是抖音日益彰顯的流量與變現能力。

2018年10月,抖音商業化平台「星圖」正式上線,並宣布四家官方圖服務商,用來連接廣告主、達人和MCN機構,為他們提供服務。

雙12前,抖音全面開通購物車功能,任何發布視頻大於10個且達到8000以上粉絲的實名認證賬號都可以自助開通抖音購物車功能。

12月,抖音宣布推行藍V扶持計劃。抖音數據顯示,抖音企業藍V賬戶分布在互聯網、服裝、美食等27個行業,去年10月一共產出75萬條短視頻,累計播放量360億,收穫點贊10億,整體粉絲1.76億,總體獲取粉絲累計9.17億。

一家官方星圖服務商的工作人員告訴投中網商業深度,目前抖音分「頭肩腰部」達人,每個達人根據粉絲和分鐘數價格都不一樣,比如@代古拉k目前的報價是20秒40萬元右。並且,這個價格還在持續快速上漲中,「現在頭部達人價格增長比較快,基本上每月都有報價修改。」

劉飛明顯感覺到抖音商業化變現在加快。「之前大家可能還是基於抖音作為新鮮事物,更多是在觀望狀態,僅有一些大品牌做一些硬廣投放;但星圖上線以來,客戶有明顯變化,大中小客戶都會開始有針對性地在抖音上做投放,小客戶也開始做一些自己的抖音賬號。」

抖音號的廣告報價也在不斷提高,最多的時候一次廣告服務能達到幾百萬。劉飛掌管的貝殼視頻,旗下有@嘿人李逵、@大連老濕王博文等紅人,目前,他們會針對客戶做整合營銷,由旗下幾十位紅人同事共同參與,如此,一個話題的播放量就能破10億,而品牌服務價格也會相應提高更多。

抖音商業化加速,彰顯出位元組跳動迫不及待進入收割期。

最近幾年,位元組跳動的營收已經獲得幾何式增長。據《財經》報道,2015年位元組跳動營收是16億元,2016年是60億元,2017年約160億元,2018年500億元左右。

但今年,營收目標是1200億元~1400億元,保底1000億元,相比於2018年翻倍,任務完成難度不小,而抖音或許會在這項重任中承擔最多。

專註於TMT領域股權投資基金信義資本團隊就曾預測,2019年,位元組跳動最強大的賺錢引擎將很有可能由今日頭條易主為抖音。

淘寶—微商—抖商

回顧中國互聯網歷史,新平台崛起時帶來的電商紅利期出現過三次:第一次是2003年淘寶成立,無數人湧入淘寶,從一家淘寶小店開啟了電商之旅;第二次是2011年微信誕生,之後的幾年時間內,微商在朋友圈橫衝直撞,真假參半的微商創富神話在朋友圈流行。

第三次就是現在。2016年9月,抖音上線,不到三年的時間,已經成為月活5億的超級APP,2017年9月從第一支品牌視頻廣告開啟商業化路程,2018年更是推出星圖平台、企業藍V計劃等商業化措施。

目前,MCN機構已經吃了一波抖音崛起的紅利。

劉飛說,目前貝殼視頻收入主要來自廣告 電商,廣告佔大頭。他對於未來的商業化目標有更大的野心:「短期內,至少這兩三年,短視頻廣告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因為目前僅僅是開端,接下來會有更多品牌主將短視頻廣告包含在預算內,而且預算盤子也會越來越大。」

那些從微商、電商過來的後來者們,則更想抓住抖音快速商業化的機會。

「我之前都趕晚了。我曾經做過淘寶客,後來做微商,但都不是在最好的時機。現在風口很顯然就是抖音,錯過了微商,不能再錯過抖商了。」王冠說。

強小明也曾錯過微商時代。他希望能在抖音商業化的路程中切入培訓領域,就像最初淘寶崛起時,做淘寶商家培訓一樣,「希望做一些正能量的引導。」

「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抖商有可能會跑偏。」在強小明看來,微商早期社會評價不是很好,原因就在於早期微商的標籤沒有打好,微信官方和民間機構也沒有正確的引導。

「在電商時代,淘寶會講大賣家、大品牌是如何解決團隊問題、推廣問題、產品問題和服務問題的,而微商早期更多是在炫富買車買房,後來又暴露出來這些都是騙局。如果一開始我們就在講如何在微信裡面做一個正規品牌,如何做好產品和梯隊管理,微商認可度可能會高一點。」強小明進一步解釋。

和那些從微商轉做抖商的不一樣,他更願意將抖商稱為短視頻變現:「我們就希望講一個很真實的案例,告訴大家他是怎麼創作內容,怎麼帶火流量,怎麼建設供應鏈,怎麼維護用戶關係,怎麼做品牌形象建設的。」

所有人都在等著,在抖音商業化的浪潮中分一杯羹。正如《失控》作者凱文·凱利所說:「目光聚集之處,金錢必將追隨。」

(文中「王冠」為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東方廣益6億元入股鎚子被調查 官方回應:消息嚴重不實
北郵博士做移動產品推廣 服務1500家客戶 5年未融資年營收3億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