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撥開迷霧學脈診:脈的概念是什麼?為什麼診脈能診斷病情?

撥開迷霧學脈診:脈的概念是什麼?為什麼診脈能診斷病情?

在學習脈學之前,我們要弄明白一件事,就是什麼是脈(也就是脈的概念)?當你看到這個問題時,也需會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好傻啊,這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嗎?實則不然,雖然這個看上去很簡單,實則是迷霧重重。

對於脈字而言,從字的創造上來看,有甲骨文到繁體字的演變;從《說文解字》的角度看,脈就是「分布邪行貫穿於全身的血脈」;從《黃帝內經》的視角看,認為脈為「血之府」。《現代漢語詞典》對「脈」的理解大概為:分布在人和動物周身內的血管;動脈的跳動;像血管那樣連貫而自成系統的東西。

那麼,這幾個解釋能讓愛好中醫的你滿意嗎?顯然不能,然而,李時珍在《瀕湖脈學》中有「脈乃血派,氣血之先」這麼一句話,估計把很多人都搞蒙圈了。因為李時珍的這句話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暗藏玄機,不深刻理解,則難以窺得其中奧秘。

為什麼說脈是血派呢?實際上,這一句中的內核就在一個「派」字上。先來看看什麼是派吧。《說文解字》眼中的「派」是什麼意思呢?即「別水也。從水從卮」,意思就是水的支流。從這個意義上看,這裡說的脈就是血液循環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的完整性和連續性保持著高度的統一,就產生了脈搏。醫生通過診脈可以發現疾病和判斷疾病,但這個脈之所以能夠反映全身的生理病理信息,又是因為脈是氣血的先導。

聽到了這樣一番詮釋,是不是彷彿讀懂了李時珍對脈的理解和認識。實際上,李時珍對於脈的認識與現代中醫的認識是相符的。現代中醫認為,氣血是構成人體組織和維持生命的基礎物質,也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血液的運行在於氣的推動,脈的「壅遏營氣」是需要氣的固攝作用的,心臟搏動的強弱和節律也是有賴於氣的調節。

在人體而言,宗氣「貫心脈以行氣血,走息道以行呼吸」,然而宗氣的盛衰,完全可以在脈象上反應出來。比如氣血不足,脈象多以虛細微弱為主;氣滯血瘀,脈象上多以細澀不利為主;氣勝血疾,脈象上多以洪大滑數為主,氣血下陷,脈象上多以沉細為主。

不僅如此,脈象的形成,不僅與心、脈、血、氣息息相關,還與整體臟腑功能活動密切相關。這也是脈診能夠診斷全身疾病的原因。所以,當我們明白了這些奧秘之後,自然就能理解中醫脈學的神奇玄妙之處了。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產後「憋」太久想同房?可別急,女性的身體是需要時間恢復的
《黃帝內經》病機19條之「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有何證治規律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