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把父母告上法庭,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我把父母告上法庭,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電影派

Vol.1776

寫這篇文章前,派爺想先請各位看張照片:

圖片作者叫Ugurgallen

他想通過這樣的對比,展示一個真實的世界:

一邊和平,一邊戰爭;

一邊美好,一邊殘酷;

……

蹺蹺板兩端:

一邊歲月靜好;一邊斷壁殘垣。

同樣年齡,有的孩子在無憂無慮搭樂高;有的則要在煤場,早早擔起家庭的重擔。

戰亂中的童年,沒有誰比扎因更感同身受。

何況,他還有一對讓人無法忍受的父母。

中國有句俗話,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可,12歲的扎因則將親生父母送上了法庭。

原因,聽起來讓人難以置信——

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這個匪夷所思的故事,就來自這部曾在戛納電影節斬獲評審團大獎的——

《何以為家》(2019)

《何以為家》的故事發生在黎巴嫩

北鄰敘利亞,南鄰以色列,地理位置決定了這是一塊是非之地。

多年戰亂,大量百姓流離失所,成為難民。

近百萬敘利亞難民湧入黎巴嫩。

扎因一家顛沛流離,從敘利亞來黎巴嫩生存。

然而,一切並不容易。

當同齡人背起書包上學時,扎因用稚嫩的肩膀早早地成為「養家之人」

在便利店打工;

拉小推車給人送貨;

在路旁撐起小桌板,賣水果飲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破敗的城市環境中,扎因也學會了抽煙、喝酒、打架

孩子們用木頭做的槍在破敗大街上肆意奔跑。

因為,他們知道:

在混亂社會中代表著話語權

還有什麼比「在本應捧樂器高歌的年齡卻捧起槍「更讓人觸目驚心。

扎因也學會了世故和欺騙。

會去藥店騙取處方葯曲馬多(一種神經鎮痛葯、類似於毒品),然後再投機倒把賣給其他人。

小小年紀,有了不屬於他這個年紀的成熟

也許有人會問,扎因的父母在做什麼?

他們,不配做父母,更像是生育機器。

扎因,還有七八個兄弟姐妹。

越窮就越生

家裡總是一團糟。

扎因父母整天不務正業,似乎從來也沒想過生完孩子後該怎麼做。

孩子太多,照看不過來,就把他們當狗一樣,用鐵鏈拴在地上。

在扎因父母眼中,女孩是商品,可以換錢男孩是工具,負責養家糊口、照顧更小的小孩。

父母只生不養,將孩子當搖錢樹和免費勞力。

當生活無以為繼時,就從中選一個拿來變賣。

妹妹薩哈來了月經,扎因想要替妹妹隱藏。

因為,他知道,父母會將薩哈賣給他人。

他,不想失去妹妹。

扎因試圖帶著妹妹逃離這個荒唐之家。

可,胳膊畢竟拗不過大腿。

未成年妹妹最終還是被賣做他人婦。

身單力薄的他,眼睜睜看著妹妹離開,卻無能無力,只能用腳踹旁邊的大門,藉此發泄內心的憤怒。

扎因徹底失望了,於是摔門而出。

但世界這麼大,他卻不知道要去哪裡。

最後,只能在暫時蝸居在遊樂場。

年齡太小,找不到工作,又沒錢吃飯。

他成了流浪兒,直到遇見泰格斯

泰格斯,也是一位流落他鄉的難民,同時她還有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尤納斯

泰格斯收留了扎因。

扎因、泰格斯和尤納斯,三個人組成了一個特殊的臨時家庭

泰格斯上班時,扎因就留在家裡照顧尤納斯。

然而,意外不期而至:

簽證到期的泰格斯被抓進監獄。

臨時家庭,失去了庇護。

扎因和尤納斯,兩個孩子相依為命。

除了照顧自己,扎因還要照顧尤納斯。

當扎因知道,母親再度懷孕時。

他選擇將父母送上法庭!

在扎因看來——

不負責任的生育,與一場謀殺無異

《何以為家》中,處處充斥著對比:

搬貨養家的扎因,看著其他同齡人去上學,眼神充滿嫉妒和無奈

泰格斯,又和扎因的父母形成鮮明對比;

泰格斯拼盡全力在養育孩子;而扎因的父母則將孩子當做工具。

同時,電影里還有很多有趣的意向:

遊樂場,是孩子們的天堂。

電影中,扎因坐在摩天輪上,望向遠方的大海和夕陽,生活,曾有那麼片刻的美好。

但殘酷的現實接踵而至,家庭支離破碎,而他無處可去。

快樂乍現,然後更多的是陷入黑暗。

如果人生是起起落落的話,那電影中的扎因,就是起落落落落......

《何以為家》的切口很小,但剖面卻很大。

除了呈現難民生活、控訴戰爭之外,更探討了悲劇的延續性

導演沒有一味聲討只生不養的扎因父母,而是給了他們在法庭上辯駁的機會。

所以,扎因的父親在法庭上會說:

我也是這麼被生出來,也是這麼長大的。

無辜的孩子從出生起便要遭罪,更可怕的是父母甚至都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將普遍存在的錯誤被當做理所當然的正確。

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因為,自己就是這樣成長過來的。

卻從不考慮,怎麼去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悲劇就這樣循環往複... ...

多麼荒唐,多麼可笑!

讓人難忘的,還有扎因的表演:

得知妹妹來月經時的故作大人姿態;

想妹妹時,眼角流下的眼淚;

面對陌生人時的謹慎和世故;

和尤納斯分別時的依依不捨;

有著同齡人少有的成熟,但骨子裡還是個孩子。

而這一切,與小演員贊恩·阿爾·拉菲亞的人生經歷密不可分。

2004年出生的贊恩,是跟著父母逃到黎巴嫩來的敘利亞難民。

出演電影前,他全家在黎巴嫩生活了8年。

他在電影中的表演,基本來自於真實生活:

一家人擠在一個房間睡覺,整天在街頭做混混不上學。

影片中的情節,他都經歷過,那些街頭暴力,他都見證過。

觀眾看到的場景,是他每天要面對的實實在在的人生

和電影的唯一區別在於——

現實中,他有很好的父母,被家人關心。

電影中的一切都是本色出演

好消息是,電影在國際範圍獲得認可後,他得以與全家遷往挪威並在那裡接受學校教育。

在那,他終於有了一張屬於自己的床。

電影最後,扎因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臉。

那一刻,電影和現實有了交匯。

扎因純凈的笑容,或許告訴人們:

生活很操蛋,但還有希望。

最後,派爺還有幾句話想送給將要成為父母的人:如果不能承擔養育的責任,那就不要將他們帶到世上。

生而不養,不如鳥獸;養而不教,愧為父母。

電影即將於4月29日登陸內地大銀幕。

它,值得你去影院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派 的精彩文章:

這兩個女人,A爆了!
虐哭王源,這檔8分綜藝真硬核

TAG:電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