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最大航母剛下水就裂300條縫,百噸海水倒灌,70億打水漂

俄最大航母剛下水就裂300條縫,百噸海水倒灌,70億打水漂

航母最初起源於英國,為了將戰機帶入遠海戰場,英國決定設計一款擁有起飛甲板的軍艦,1918年,第一款能夠起飛戰機的軍艦試驗成功。在研發過程中,英國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一位少校也因此墜海犧牲,但是這款特殊的軍艦卻成為了日後各國海軍發展的主要方向。二戰時期的海戰場,可以說是航母的主場,當時為了贏得勝利,各國都造出了大量航母,美國更是以155艘的數量居於首位,這也為其贏得太平洋海戰奠定了基礎。自此之後,各國都走上了「航母夢」的圓夢之路,但是這條路並不好走。

最直觀的就是技術難度,就拿甲板來說,作為艦載機起飛平台,甲板必須能耐得住發動機噴射的火焰高溫。而作為降落平台,其又必須擁有極高的強度,能承受艦載機降落時的巨大壓力。僅這兩項,便使得許多國家至今無法擁有航母,除此之外,作為一款先進軍艦,航母上的所有裝備都需要經過嚴格檢驗,就拿必不可少的阻攔索來說。其實阻攔索的任務十分簡單,只要快速攔停艦載機即可,但這對其質量要求非常高,美軍阻攔索斷裂事故便為各國敲響了警鐘。

眾多案例都說明,航母研製過程中,必須要有千百倍的耐心,才能保證最終的質量。這一點日本深受其害,信濃號航母大家都不陌生,本來想造出最大航母贏得勝利,卻被一艘小潛艇幾炮擊沉,可謂十分悲慘。而俄羅斯「莫斯科號」航母的命運,也與「信濃號」同病相憐,作為當時俄羅斯正在建造的最大噸位的航母,俄羅斯國民對其充滿了希望,按照預期,這艘航母最大排水量達到兩萬噸,足以滿足俄當時的使用需求。

而美國愈發逼近的潛艇威脅,使得俄軍異常焦急,在這樣的情況下,俄軍對建造工期提出了明確要求,必須在四年內完工。1966年,這艘備受矚目的「莫斯科號」終於下水,俄軍本以為能一展身手,卻發現這艘航母實在太奇怪。停機場只有半個艦體,根本無法搭載大型直升機,更別提對付美軍潛艇。而為了增強戰力,航母上還裝備了大量重型武器,看起來不倫不類。最令人崩潰的是,這艘航母剛下水就返廠。

「莫斯科號」下水後,由於設計問題,船身直接裂開300多條大縫,數百噸海水從裂縫中倒灌進入航母。無奈之下,只能返廠重修,又花了兩年時間才修復完畢。為了趕一時之快,不僅白白花了70多億,還多耗費兩年時間,實在得不償失。相比之下,我國遼寧艦改造時間雖然較長,但是服役至今仍然是我軍主要戰力,如此看來,7年時間的等待十分值得,而「求穩」也是我國一向的特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貼圖 的精彩文章:

俄軍買5萬箱中國速食麵,因太辣給差評!空運一物挽回訂單
軍事基地轟天巨響,司令當場葬身火海,160名專家無一生還

TAG:軍事貼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