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袁大頭:99%的人不會都知道的數據

袁大頭:99%的人不會都知道的數據

袁大頭:辛亥革命以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之職,後又成為正式大總統。當時,為了鞏國內政局穩定,發展民族經濟,也為「制憲」和「稱帝」作準備,於是毅然決定在全國「統一幣制」。是年(民國3年,即1914年),制定了「中華民國國幣條例」,於是大量收購舊幣,在天津造幣總廠和武昌、廣州、南京等分廠按規格、重量等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幣,全國通用,逐漸取代了「大清銀幣」等銀幣.

袁大頭壹圓發行期限為1914年至1951年

按外觀樣式的不同大概的可分為四大類:

1、民國三年造版

2、民國八年造版

3、民國九年造版

4、民國十年造版

民國三年的袁大頭至少到 1929年還在鑄造。但很多在解放時期都被收回,重新融化;

最晚的袁大頭銀元上面雖然寫著「中華民國三年造」,但並不是民國政府鑄造的,而是1951年期間由中共製作的;據《北洋政府時期銀元鑄毀數目表》,至1928年各廠已鑄銀元袁大頭約為10.7億元,加上沒有銷毀的清末銀元推算不會超過13億袁大頭;

北伐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開始回收袁大頭而發行孫小頭;1935年,約收回了3億袁大頭;至1948年時,國內尚存5.5億枚袁大頭;建國後政府徹底禁止銀元流通長時間大量回收,銀行統計累計收回了4.8億袁大頭;目前袁大頭存量約在5000萬~8000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典藝 的精彩文章:

9910紅一歷史
戶部大清銅幣「閩」字當制錢十文

TAG:典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