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幼兒園運動會,家長想讓孩子得第一,鬧開後校長的處理老師只能忍

幼兒園運動會,家長想讓孩子得第一,鬧開後校長的處理老師只能忍

文丨福林媽咪

前幾天,朋友小聚,一個在幼兒園任教的朋友吐槽自己遇到的奇葩事情。

學校辦一場體育運動會,班裡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因為孩子不是第一名,非要求老師給孩子一個第一名。

原因是,家裡孩子只有他一個,每次家人陪著做遊戲,也都會讓著孩子,所以孩子一直就是第一名。現在,孩子面對集體競爭,爸爸擔心孩子拿不到第一,心裡受不了。

朋友當時也很理解這位爸爸的心情,但是礙於對孩子的正常教育理念,朋友並沒有同意那位爸爸的提議,也表示不贊同這位爸爸的教育理念。

結果,那位小朋友的爸爸,居然當眾發飆,斥責朋友多管閑事。

「你就是一個幼兒園老師,又不是大學教授,裝什麼教育家,怎麼我就不對啦?」

「我為我兒子好,有錯嗎?教育我兒子還不夠?還想教育我嗎?你憑什麼!」

這樣的場面,弄得當時的朋友很是尷尬,畢竟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在,而且周圍也都是同事、領導,可那位爸爸依然為孩子「鳴不平」,最後,迫不得已,朋友被幼兒園暫時「請」回了家。

眼看朋友就要為此丟飯碗了,還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找領導解釋,那位小朋友的爸爸一直就是那樣,見不得孩子受一點兒委屈,儘管又是那些「委屈」根本不算是真正的委屈,那位爸爸也是「耍無賴」的讓老師給予「澄清」。學校很多老師都很反感那位爸爸,認為事情起因是那位爸爸的無理取鬧,請求領導從輕責罰朋友。

其實,幼兒園的老師也是對孩子的未來負責,真的是想把孩子給教育好。可是,有時候,父母的「反作用」,讓幼兒園老師的努力付諸東流,而且也會讓老師越來越討厭那樣的父母。

仔細總結一些,老師們討厭的父母,多半都是有這樣的特點:

寵溺孩子,還自私地要求老師

爸爸媽媽都會愛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能獲得更好的,並想盡一切辦法去滿足孩子,這是無可厚非的。

可是,如果父母這樣的寵愛行為過度的話,就會造成溺愛,會讓孩子不習慣幼兒園裡的「不公平」,心理落差感加大,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長。

如果父母再因為這樣的「不公平」來要求老師,讓老師什麼事情都按照自家孩子的想法來,就會讓老師非常反感這樣的父母,畢竟,學校那麼多的孩子,老師照顧的來,再者,老師也會認為這樣的父母太過自私,自己寵溺孩子也就罷了,還要求別人寵著。

長此以往,並不利於孩子更好的融入集體生活,更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為人父母,卻缺乏教養

判斷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看孩子的父母就能知道,而父母有沒有教養,多一些對比就看得出來。

就像朋友吐槽的那位爸爸,如果那位爸爸有教養,就應該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虛心接受老師給的建議,更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教育方式,可是,他非但沒有,反而還指責老師的過錯,實在是讓老師寒心,甚至引起老師的反感。

不僅如此,這位爸爸的行為也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不正確的引導。一方面,孩子沒有正確的是非觀,他就很有可能去會效仿爸爸這樣毫無教養的行為,成為一個同樣沒有教養的孩子。另一方面,孩子意識到爸爸的錯誤,為爸爸犯的錯誤感到羞恥,內心也會受到極大的傷害,會與爸爸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影響正常的親子關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言行舉止就是孩子的效仿的對象。

為什麼我們會為地鐵上那個扶著孩子腳上鞋子的媽媽點贊?為什麼我們會為要求孩子把撒在地上的酸奶擦乾淨的媽媽表示稱讚?因為我們就需要這樣的父母,一個能給孩子樹立好榜樣的父母。

幼兒園的老師,不過就是幫助孩子更好的養成好的習慣,他們更需要父母的合作,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寶寶滿月就能學「趴」?趴的好處,寶媽必須知道,尤其第四個
有個嘴甜的孩子是什麼感受?寶媽:因為嘴甜,少挨了不少罵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