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無痛分娩來了,為何她們還在承受痛苦?

無痛分娩來了,為何她們還在承受痛苦?

記者|任悠悠

同時斷20根肋骨什麼感覺?

生孩子試試,這種疼痛可以持續8-24個小時。

曾經有人將從分娩疼痛中「硬挺」過來的母親形容為「勇敢」,似乎只有感受了這個疼痛才算是完整的母親,畢竟媽媽那一輩人就是這樣過來的也沒太大問題。

在採訪曉靜(化名)媽媽時,她坐在床邊示範,「再疼也得咬著牙不叫,用盡全身的力氣使勁抓住床板,不疼的時候就趕緊吃兩口飯,保存體力。」就算疼得牙齒咬碎了,護士、助產士、醫生也只是上前安慰下,再無他法。

那時的產房每天都回蕩著撕心裂肺的喊聲。

潘方(化名),一位有9年臨床經驗的助產士就表示,自己曾經見過很多孕婦在床上痛得打滾,更誇張的一次是產婦直接痛到一邊哭喊著,一邊裸著身子狂奔出去要求醫生剖宮產。

「這和我們的國力和文明程度不相符。」這是2008年胡靈群教授帶領「無痛分娩中國行」一行人第一次來中國時見到此情此景的感受。

潘方表示,此前很多產婦來了之後就因為怕疼而要求剖宮產,加之剖宮產的適應症指標寬鬆,很多可以順產的產婦都轉為了剖宮產。「第一產程(從有規律的宮縮到子宮十指開全)要承受的疼痛是遙遙無期的,讓產婦們的身心受到最大的摧殘。」

剛生過孩子的R產婦躺在床上回憶道,當時自己疼得失去理智,一直捶打肚子,就希望有人把疼痛停止,甚至可以為此付出一切代價,「在那時已經沒有什麼母愛孩子一說了,完全就痛瘋了。」

這一點都不誇張,這也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會出現陝西榆林產婦跳樓事件,當產婦馬茸茸因產程中劇烈疼痛要求剖宮產,被拒絕,最終疼痛難忍跳樓身亡,發生了一失兩命的悲劇。

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產科麻醉學組曾在全國開展了分娩鎮痛的相關調查,調查對象全部是婦產專科醫院, 將全國七個區域的42家醫院有效調查表納入統計,調查3年總分娩量為1489228例,分娩鎮痛率分別為:東北 29.97%、華北 17.97%、 華東 30.77%、 華南 11.65%、 華中 19.66%、 西北 1.02%、 西南 7.56%。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急需普及和提高分娩鎮痛,西北和西南地區尤其需要被關注。

今年3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名單》,確定了913家醫院作為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椎管內無痛分娩)試點醫院,平均10%不到的無痛分娩率似乎就要有所改變。

萍鄉市保健院醫務科科長劉愛民的郵箱里提示來了一封郵件,她點擊打開附件,上面寫著《關於徵求分娩鎮痛試點工作方案意見的函》,文件清楚得寫著「衛健委決定在2018年-2020年間在全國範圍內遴選一定數量的醫院看在海納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發揮試點醫院的帶動和示範作用.......」

她深知自己所在的醫院能入圍試點醫院,因為自2003年開展了無痛分娩技術以來,萍鄉市婦幼保健院一直保持著當地無痛分娩技術執牛耳者的地位,去年的無痛分娩比例也達到了45%以上。儘管這一數據比不上沿海地區的矚目,但對一個內地三線城市而言,這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但在十幾公里以外的某縣級市婦幼保健院,就沒有如此幸運了。

「據說年分娩量要達到5000以上才給入圍,我們年分娩量只有2200多,覆蓋的人口就只有這麼多,到哪去找那麼多產婦呢?」對同樣負責申報材料的潘科長來說,沒有入圍試點醫院這件事情很讓大家「面子掛不住」。

副院長、分管該申報工作的醫務科科長、麻醉科黃飛(化名)主任都聚集在一起冥思苦想。「可能是我們太誠實了,把自己去年的分娩鎮痛數如實上報了(30%左右)」。

無論原因是怎樣的,對這個只有5個麻醉科醫生(還有一個在外進修)的二甲醫院而言,儘管早在10年以前就有過無痛分娩的嘗試,但並沒有主推,這一切都源自「政策選擇上的失誤」。

「一開始我們是打算推無痛分娩,但考慮到這畢竟是侵入性操作,正好上面又推導樂分娩,我們就嚮導樂傾斜了。但整體推下來發現,導樂分娩沒有無痛分娩的效果好,加之國家政策也出台了,於是從2018年起就開始又轉到無痛分娩上來了。」潘科長如是介紹。

2018年起,該醫院開始系統性得推廣無痛分娩,麻醉醫生加入孕婦學校解說無痛分娩的相關知識、在街頭進行義診宣教、醫護人員接觸患者時也會更多得向無痛分娩進行傾斜。對於因為怕痛入院就想剖宮產的女孩會輪番進行宣教,直到她打消念頭。

除此之外,在收費上進行傾斜也是政策支持的方向之一。

目前全國沒有統一無痛分娩的價格收費,從以往的報道資料中得知,深圳順產的總費用約為3000元-4000元左右,其中打無痛針的費用約為1000元-2000元左右;遼寧為2000多元,用無痛分娩院方收入僅增加800元左右。

根據潘科長的介紹,醫院價格是根據江西省物價局的規定來定,一般順產是2000左右,進行椎管內麻醉的話就多出1000元左右。在分娩報銷政策上是按照單病種付費的形式進行,如果住院產生的費用超過3000元,那產婦只需支付3000元,如果不足3000元,那就按照實際的費用支付。

或許是2018年的鋪墊,2019年前三個月該醫院的無痛分娩率達到了40%以上。

數據不能造假,現實也無法辯駁。在現實生活中,生孩子的痛依舊還是在細節中被放大。

據麻醉科主任陳醫生介紹,因為麻醉科醫生人手有限,有時產婦選擇了做無痛分娩,但因為沒人,只能硬生生得等著醫生來,直到最後宮口全開。「這種情況很常見,因為人手實在是短缺。

但是並非有了麻醉科醫生就萬事大吉了。

「通常情況下是等你宮口開到三指或四指的時候,再打硬膜外麻醉效果最好。」護士小張在一旁監測曉靜的情況,不經意得說出了這個細節。曉靜痛苦得反問:「還要等到開三指到四指啊!我已經忍受不了了。」

剛生完孩子的R產婦也表示在生孩子的時候 ,醫生會提醒要等到開三指的時候才打無痛分娩,而且在打之前會反覆得和她核對確認是否真的需要。

然而這3指的糾結早在2006年就已經被國際國內的專業組織所否定,胡靈群醫生解釋,產程早期分娩鎮痛並不會增加剖宮產率,不應該根據宮頸口擴張程度拒絕椎管內分娩鎮痛,分娩鎮痛的指征應該基於產婦個體的需求。其實,由於現代產房的設置讓產婦早期使用椎管內無痛分娩非常困難,很多醫院需要在宮口開了3指後才能進入產房。

這一點與《分娩鎮痛技術操作規範》的規定一致,第四條「椎管內分娩鎮痛開始的時機」提到「產程開始後,產婦有要求,經評估無禁忌症後,在產程的任何階段均可開始實施椎管內分娩鎮痛。」

以上是有幸接觸到無痛分娩的產婦,有的產婦連這樣的機會都不曾有過。

潘方回憶早些年,那時也有無痛分娩,但大家意識還未開化,很多家庭里都是老人家說了算,當媳婦兒在產房裡痛得哭天搶地,提出要進行分娩鎮痛時,有的婆婆可能以默不作聲不簽署同意書為由而耗下去,直到產婦生完孩子。

「我們生孩子不都是這樣過來的么?怎麼那麼嬌氣,就要打什麼無痛。要是影響到孩子怎麼辦?」事後還會這樣小聲得和醫護人員嘀咕著。

產科主任黃梅(化名)也認同潘方的觀點,她說早些年,因為麻醉知情同意書需要家屬簽字,很多時候住院也是家屬交錢,所以打不打無痛分娩的決定權不在產婦手中,而在家屬那一方。

「要是家屬不同意,認為對孩子不好,會造成腰痛什麼的,那產婦在床上疼得死去活來也沒用。不過現在這種情況少了很多。」

現在儘管913家醫院上了名單,但執行還需要醫護人員、家屬、產婦的配合,才能讓這項「原罪」變得不那麼「理所當然」,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李銀河曾所說的:「產婦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為產婦減輕痛苦,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種生育文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綠地擬為中民外灘提供300億元擔保額度
阿里巴巴發布AliOS車載小程序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