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郊區大霧而市區里卻沒有霧,這都源於城市的「熱島效應」

為什麼郊區大霧而市區里卻沒有霧,這都源於城市的「熱島效應」

城市是人類從事生產和生活活動而聚居的場所,是人類文明高度集中的場所,和鄉村聚落相比,城市聚落的人口數量更多,人口更為密集。在城市中,人類主要從事非農產業,也就是第二和第三產業,人類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會極大的改變所在地區的地形、地貌、自然植被、河流水文、氣候等自然要素。

「霧」和城市「熱島效應」

隨著城市的建設發展,為了便於建設,我們會改變城市所在地區的地形,使得地形趨於平坦。地表的植被會從自然植被,逐步演化為城市景觀植被。天然的河流在人類城市的開發建設中,可能被截斷、取直、填埋等而演變成城市景觀之一。此外,人類在建設城市的過程中,也逐步改變了城市所在區域的「小氣候」。

大霧籠罩的上海陸家嘴

在城市對氣候的影響方面,我們會有一些生活經歷,比如,在一個秋季或者是春季晴朗的早晨,我們駕車從城市裡出發,天氣不錯,能見度很好,但是,當我們開車進入郊區的時候,會發現有大霧的出現。也就是說,有很多時候郊區有大霧,而市區里卻沒有霧,這中現象的發生都源於城市的「熱島效應」。

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

所謂「熱島效應」是指一個區域的氣溫高於周圍地區的現象,而城市由於人口集中,人類活動頻繁,釋放更多的人為熱量,而且城市的道路、建築等使得城市地表比熱較小,升溫較快。從而造成了同一時間城市市區的氣溫明顯高於周圍郊區的氣溫,高溫的城市猶如汪洋大海中的島嶼,我們就稱為「城市熱島效應」。

北京市熱島監測圖

由於,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市區的溫度總是高於周圍郊區的溫度,所以「城市熱島效應」是始終存在的。而「霧」的形成,一般需要以下幾個條件,首先是大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其次是相對的靜風條件(空氣流動弱),再次是要快速的降溫使得空氣中的水汽得以凝結出來而形成霧。很顯然,市區內由於熱島效應,很難符合快速的降溫這一條件,所以在市區內就很難看到大霧了。

城市熱島效應溫度變化曲線示意圖

此外,由於城市的熱島效應,使得城市市區氣溫較高,空氣受熱膨脹多做上升運動,而郊區由於氣溫較低,空氣冷卻收縮多做下沉運動,在近地面郊區形成高壓,而市區形成低壓,近地面空氣會從郊區流向市區,而高空的空氣會從市區上空流向郊區上空,形成一個熱力環流,我們稱為「城市風」。最後,由於市區空氣做上升運動,水汽容易凝結產生降水,因而市區內的降水量一般比郊區要多。

熱島效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沙龍 的精彩文章:

西移路徑、西北路徑和轉彎路徑,是影響我國颱風的主要路徑

TAG:地理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