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有審美強迫症!一個極微小的細節,都會令雍正渾身不舒服

雍正有審美強迫症!一個極微小的細節,都會令雍正渾身不舒服

雍正登基不久,數次下發批示,不是說進貢的香囊太過華麗,就是說宮燈太多且太過精巧。據《世宗實錄》記載,他甚至在臣下如何節省用紙上反覆絮叨。這些節約在表面上都是真的,但僅可解讀為雍正想要引領簡樸的帝國作風,其實雍正在生活品質和文玩藝術上的追求,在清代歷屆皇帝中首屈一指。尤其對於文玩,容不得一點瑕疵。

有次呈進靈璧石磐,他不滿意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磐聲音甚好,但『太古之音』四字刻法不好……絛子甚長,做短些。架子不好,另換架子。」「年羹堯進的點翠盆景,五盆內有一盆好的,其餘俗氣些。」臣下送的或是一流宮廷工匠的作品,他一般都要提出修改意見,多得令人咋舌。

雍正對自己的穿衣戴帽極端講究,製作袍服時千叮嚀萬囑咐:「爾照朕指示,將黑地伏醬色地仗織圓金龍五彩雲蟒袍畫樣看下,不用畫水,不要像大蟒袍樣,也不要像寸蟒妝緞花樣。」就算一副帶子也毫不放過,「此四張鞓帶紙樣皆不如意,俱交給海望,著他做兩副帶子,只要好,若不如意,朕不依!」

可以說,雍正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見到養心殿東暖閣地磚色調不合,即命更換。

更多的時候,雍正站在了一定的藝術高度,提出的想法也越來越專業複雜。雍正十二年(1734年)要為關帝廟鑄造神像,雍正很重視這項工作,特意傳旨,「將景山東門內廟裡供奉著騎馬關夫子像,著照樣造一分,其像要如意法身高一尺六寸。先撥蠟樣呈覽,準時再造。」

一個月後,做好的樣本連同周倉等從神六尊一起送上,雍正看了不滿意,又提了一大堆意見,「關夫子臉像撥的不好,照圓明園佛樓內供的關夫子臉像撥。其從神像款式不好,著南府教習陳五指式撥像。」10天後,雍正看了新的蠟像後仍不滿意,「關夫子的臉像特低,仰起些來。腿甚粗,收細些。馬鬃少,多添些,廖化的盔不好,另撥好樣式盔。」

幾天後第三次拿給他看,他依然不稱心,「關夫子硬帶勒的甚緊,再撥鬆些。身背後無衣折,做出衣折來。鞋大鐙蠢,俱收小些。膝旁放高些。持刀的從神並上身做秀氣些。」第四次呈送時,雍正還在挑剔,「帥旗往後些,旗上火焰不好,著收拾。馬胸及馬腿亦不好,也著收拾。」

兩天後,當雍正說出「甚好,准造像,做綉旗」後,負責這項工作的內務官員才長出一口氣。且不論雍正審美水平到底如何,單就他的個人眼光來看,很有審美強迫症。在權力的作用下,他往往因為一個極微小的細節而不舒服,這些都是完美主義性格的通病。

雍正如此任性地玩耍卻依舊如此勤政,為康乾盛世承前啟後,這才是雍正玩出的最高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秦國謀士聰明忠心,因一條馬鞭被對手利用,被自己國君處死
孟嘗君封地受到威脅,他想出一奇招:拼別人的爹,讓別人無路可走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