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歐體,是如何被寫死的!

歐體,是如何被寫死的!

面對後人寫的「今歐」

歐陽詢表示「呵呵」

歐陽詢的書法由於熔鑄了漢隸和晉代楷書的特點,又參合了六朝碑書,所以說是廣采各家之長。風格上的主要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中宮緊密,主筆伸長,顯得氣勢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備,八面玲瓏,氣韻生動,恰到好處。點畫配合,結構安排,則是平正中寓峭勁,字體大都向右擴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無欹斜傾側之感,而得寓險於正之趣。

今人學歐陽詢楷書,從戰略上講過於冒進、急於求成。從戰術上講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錯誤:

運筆不正

如三點水的第一點,很多人都是斜鋒入筆,寫出的點不夠圓潤,寫不出「點水」的味道。又如長撇的結尾,很多人都是「拖」出來的,到後面拉著一條細線,有點像蒼蠅的幼蟲。又如橫折鉤之折,因運筆不正,有些人寫出「塌肩」之相。

過於求穩

楷書從隸書脫胎而來,其最大的進步就是「站起來了」。為了追求歐體嚴謹工整的藝術特點,有的人把歐楷又給弄得「坐下去了」,寫出來的字就像坐在地上,一堆肥肉,四平八穩,沒有學到歐楷峻峭的特點。

缺乏生機

歐楷於險中求穩,但能保持氣韻生動。有的人為了求穩,求好看,把一筆一划寫得太慢太准,導致字的整體失去生機。

神氣不凝

有的人學歐楷學了好一陣子,但用「掃、描」的方法運筆過多,不敢、也不能用逆鋒起筆,寫字時神氣不凝,不能好寫長豎。如「刑」字的利刀旁,歐陽詢的豎鉤是直的,能受千鈞之力。但今人學出來的是彎的,不能受力,這是現在學歐楷最容易有的通病。

沒有力度

有的人只看到歐楷結構緊湊、疏密得當的有點,偏重於用筆劃的粗細變化來拼湊字體,忽略了楷書應有的筋骨與力度,整個字沒有找到字體的重心與受力點,看起來像是用一堆散木搭建而成,筆劃和空白擺放得很均勻,但整個字疲軟無力。

寫成了美術字

歐楷因其整齊嚴謹,便於學習。有的人為了走近路,在最短的時間內出成績,按照美術字的方法臨習歐楷,生搬硬套,照葫蘆畫瓢,寫出的字千篇一律,好看的永遠是那幾個字,一些難寫的字只能用異體字代替。時間一長,歧路難返,不僅耽誤自己,還帶壞書壇風氣。

總的說來,歐楷看似易學,實則難精。歐陽詢的《九成宮》是其晚年比較成熟的作品,字字珠璣,爐火純青,收放自如不留痕迹,已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這一特點,在「分焉如響,赫赫明顯」等字中表現的很明顯。初學《九成宮》者,容易犯「小心翼翼,大氣不出」的毛病,越要學其緊湊峻峭,越學越放不開,越學越拘謹。學歐楷者如不能好好理解《九成宮》其中這方面的精妙之處,恐怕多數會誤入歧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才女徐靜蕾為何從不寫楷書?
老師:下課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TAG: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