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研人員在深海生物體內發現這種物質,科學家告誡:人類應警醒

科研人員在深海生物體內發現這種物質,科學家告誡:人類應警醒

就目前研究情況來看,地球海洋最深處為馬里亞納海溝中的斐查茲海淵,其深度達11034米。在我們想像中,海下1萬多米處應是一片昏暗,畢竟光線難以穿透至該區域。通常情況下,我們鮮少關注此區域的情況,因為它離我們的生活區域甚遠,我們幾乎接觸不到該區域內的事物。

海下1萬多米區域內的事物影響不到人類的生活,那麼人類的行為舉動是否會給生活在那一區域的生物帶來影響呢?許多人或會斬釘截鐵地說,肯定不會,人類與那一區域的生物毫無接觸,兩者的生活也毫無交集,不可能產生影響。但是,在科學家看來,這一說法過於絕對,人類的行為其實一直影響著深海生物。

海洋研究專家艾倫·賈米森曾表示,雖然人類好似從未與深海生物打過交道,但人類的部分行為一直在荼毒它們,即便生活在海下1萬多米處,海洋動物們也沒能躲過人類射出的「暗箭」。

早在10年前,賈米森便帶領科研團隊進行海洋科考任務,他們的探測區域包括了馬里亞納海溝、日本海溝、秘魯—智利海溝等多個深度較大的海溝。起初,賈米森團隊計劃觀察並分析深海生物分布情況及它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現狀等。後來,賈米森突發奇想,想了解深海生物是否能躲過海洋污染。

為了滿足強烈的好奇心,賈米森仔細觀察並採集了樣本。在檢測、分析過程中,賈米森發現,部分片腳類生物體內含有大量多氯聯苯。此外,科研團隊還在許多深海生物體內發現了塑料的蹤跡,甚至有部分動物體內的塑料佔有率達30%。

原本,科研人員以為塑料垃圾只會進入淺層海洋食物鏈,可最新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在海下7000~10000米的深海區域,有約70%的海洋生物誤食了塑料垃圾,其中有一位身長僅1厘米的深海生物,其肚中撐有約6毫米長的塑料碎片,這相當於成年人體內含有近1米長的塑料物質,其難受程度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雖然塑料製品為人民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大量廢棄塑料垃圾已嚴重影響到了陸上及海洋生態環境。今後,人類應重新思考塑料的使用及用畢處理問題,切勿再讓大自然或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為人類行為埋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質點使者 的精彩文章:

逆天而行?科學家疑似找到永生方法,卻打破了道德的底線

TAG:質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