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驚人相似:拿破崙入侵,德意志民族覺醒!日本侵華,民族覺醒!

驚人相似:拿破崙入侵,德意志民族覺醒!日本侵華,民族覺醒!

1796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拿破崙佔領了德國。在此之前由於德國封建領主制的存在,德國人民對於國家和民族的意識非常淡薄。人們認同的是自己的領主,效忠的對象並不是國家、國王而是自己領地的領主,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誕生幾乎不存在。這和中國近代非常像,當時中國軍閥混戰,皖系軍閥段祺瑞,奉系軍閥張作霖,直隸馮國璋,皖系軍閥孫傳芳,中華民族意識在百姓的心中並不強。

中世紀的歐洲有一句諺語:「我的主人的主人不是我的主人。」意思是說普通民眾只服從自己的領主,國王並不能直接命令他,他對國王也沒有效忠的義務;歐洲人還普遍信仰基督教,而基督教又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幾個教派,人們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劃分為不同的群體,並對信仰同一教派的人群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但在拿破崙的暴政統治下,德意志人的民族認同感大大增強了。其一,當然是封建領主制已經被拿破崙打擊得七零八落,普通民眾已經失去了效忠對象,農奴制度的廢除使德意志的農民第一次獲得了人身自由,農奴與領主在法律上取得了平等的地位,平等地成為拿破崙的臣民。以前的貴族老爺現在和普通民眾一樣,都成了拿破崙暴政的受害者。

其二,拿破崙對於基督教的各個教派也是一律給予嚴厲打擊。拿破崙對於教會的嚴厲打擊並不是因為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關鍵在於拿破崙這樣的鐵腕人物是絕對不允許包括宗教在內的任何勢力來挑戰他的絕對權威的。而且拿破崙本人似乎也並不信仰宗教,也不相信活著會遭報應、死後會下地獄之類的迷信說教。

德意志民族主義的覺醒拿破崙對被征服國家不分階層、不分宗教信仰一律施以暴政的政策深刻激發了包括德意志民族在內的歐洲各民族的民族主義。正是在對拿破崙的共同仇恨中,在要向法國人復仇的激情中,包括德意志民族在內的歐洲各民族的民族主義情緒都被深刻激發起來了。因為無論是國王、貴 族、教士還是普通民眾都成了拿破崙暴政的受害者,他們明白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打敗拿破崙,而再也沒有什麼比「國家」「民族」更能團結最廣大民眾的了。

事實上導致拿破崙第一次退位的萊比錫會戰在歐洲歷史上就被稱為「民族之戰」各個被拿破崙暴政奴役下的民族尋求解放的意味十分明顯。富勒在其名著《西方軍事史》中就這樣評價這場戰役:「可是時代已經改變,歐洲已經不再是一盤散沙,許多民族都已團結起來,從而形成一個個結晶化的民族國家。它們各自分道揚鑣,使拿破崙的個人神化主義的假定無法實現。」

拿破崙侵略德國不僅毀滅了一個封建德國迫使普魯士進行改革,而且也肅清了封建觀念最後的餘燼。從這些灰燼之中,卻產生了新的民族性軍隊終於在萊比錫會戰中把拿破崙擊敗。在埃爾斯特河邊的戰場上,屍積如山,血流成河,現代歐洲卻從此脫出了中世紀的蛻殼。一個新的歐洲即將誕生,而德意志也將在民族主義的號召下開始統一。而歷史卻有點相似,軍閥混戰的中華大地在面對日本侵略之時,也舉國團結一致對外,無論是張作霖的東北軍,還是國共合作等等。最終,一個新的中國在戰火中涅槃重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種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末經濟戰:美國就算在中國享特權也被李鴻章打敗三次,最後認輸
梁啟超戊戌變法革命失敗後,出人意料擁護袁世凱稱帝,原因很複雜

TAG:有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