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慧旅遊,智能化浪潮下的夢幻泡影?

智慧旅遊,智能化浪潮下的夢幻泡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亨哼陣地(ID:hengpaper)

我們不知道如何定義這個時代,但如果從技術變革的角度來說,這一定可以稱之為一個「智能」的時代。恍恍惚惚間,科技發展彷彿已經超越普通人理解的極限,計算機信息的一次又一次革命,徹底改造並重新鑄造了世界,人工智慧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圖靈一定想不到,機器學習會發展得如此之快。

世界,正變得「聰明」起來了。

旅遊行業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各大旅行社憑藉多年的積累,形成了一堵又高又厚的堡壘城牆,牆外的人看向牆內,只能看到黑糊糊的一片,其中利益交織,盤根錯節,外人難懂。

人生在世,無非是個「衣食住行」四字,偏偏這一個「行」,最為遼闊,也最為意義深遠。行,短則門前公園城邊草柳,長則三山五嶽脫亞入歐,老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幾千年下來,這旅遊文化也成為了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心心念念。

正是因為旅遊業的強烈排外性,作為商業新貴的互聯網公司們,屢屢試圖進入卻屢屢碰壁,雖然憑藉高超的運營手段,互聯網公司切下了一部分市場份額,但和整個市場相比,卻依然是九牛一毛。直到「智能化」的提出,互聯網公司彷彿尋找到了一條新的捷徑,通過為旅遊行業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的方式,曲線進軍,成為旅遊行業重要的一環——「智慧之環」。

於是一個新的名詞被提了出來——「智慧旅遊」。

「智慧旅遊」的概念提了又提,智不智慧暫且不論,但這市場倒是越來越大。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達11725.9億元,預測到了2022年,更是高達24621.4億元。這個數字如果展開來寫,足足有13位數,如此肥大的一塊蛋糕,怎能不吸引資本覬覦?

但是,智慧旅遊從2002年被首次提及,如今已經過了十幾個年頭,然而所謂智慧旅遊,依然還只是停留虛空中的海市蜃樓,雷聲大雨點小。

現在所謂的「智慧旅遊」,不過是把景區的導遊詞錄音放在網頁上罷了。


智能化浪潮起,網際網路上的五代十國

在互聯網和數據化一波又一波浪潮地拍打下,各個行業開始忙不迭的去做所謂的「智能化改造」,試圖將自己變成勇立時代潮頭的弄潮兒。但這個改造是否成功,還是要剝開各種新奇概念層層包裹的外皮,看一看是不是真的脫了胎、換了骨。

屏幕是附庸「智能」最好的方式。往回倒推二十年,彼時智能的概念已起,《黑客帝國》里建築物的牆壁都變成了可觸控的電腦,主人公在虛空中點點點,充滿了未來感。

如今,隨著觸控屏幕技術的大幅提高,「全城屏幕」成為了一件可以實現的事情。各行各業的智能化改造,自然需要這麼一件充滿未來感的炫酷的事情,於是,我們看到的屏幕越來越多:汽車裡的車載觸控屏、公寓電梯旁的廣告屏、銀行業務的自助機器……甚至去麥當勞點餐,都有一個所謂的「智能點餐屏」。

屏幕只是「智慧化」浪潮的冰山一角,但也足夠窺到這個概念下的混亂局面。互聯網要連接一切,一切也都試圖綁上互聯網的戰車。裝個自動窗帘就是智能化酒店,放一個拙劣的軌道機器人送餐就敢說智慧餐廳,用個釘釘打卡就完成了「企業上雲」,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則可以說新媒體融合。

汽車還比較好,因為汽車本身就可以是一個終端,因此加入智能設備也更加簡單,不過現在很多所謂的「智能汽車」,也就是安了個安卓手機在中控台上。

總的來看,一些傳統的行業去尋求互聯網化突破都不是那麼成功,真心求變也好,蹭炒概念也罷,傳統行業在智慧化轉型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毫無意外,旅遊業的智慧化改造,以上的毛病一個不少。從政府到企業,從景區到遊客,都沒有真正思考過智慧旅遊的「智慧」應當體現在哪兒。對於旅遊來說,單純的把業務搬到線上絕無可能,因為無論怎麼說,「旅遊」這件事總得邁開腿。

幸運的是,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彷彿為智慧景區提供了新的思路。有一些公司,也開始認真的尋找景區智慧化的道路,開始了整治混亂的第一步,各地政府也意識到過去只為炒作概念的改造方式斷斷不可能走通,開始真正地鼓勵這個行業。智慧旅遊,正在再度逢春。


智慧旅遊:跌跌撞撞學步難

智慧旅遊多年難成,與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密切相關。由於旅遊行業缺乏一統天下的巨頭,更多的是一群實力相當的軍閥混戰,導致市場被嚴重割裂,用戶在旅遊的過程當中,缺乏連貫的完整體驗。究其原因,問題還是出在產業鏈上。

產業鏈問題之一,在於供應商。導致智慧旅遊產生問題的幾個因素中,供應商的問題最為顯著也最難解決,技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最大難題。由於當前智慧旅遊行業的公司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大多數是從旅行公司轉型,或者互聯網公司跨界而來,很多硬體上的技術儲備都嚴重欠缺。

舉個例子便很好理解:設計方給出了精彩優秀的設計方案,從用戶路線到科技體驗、從景區解讀到文化傳承,但是在落實中,問題就會凸顯,能夠承載設計理念的供應商少之又少,很多景區設備都難尋生產源頭。這就好像手機廠商設計了一種絕佳的全面屏幕方案,但卻沒有廠商能夠能夠生產這塊屏幕,其中尷尬,一想便知。

產業鏈問題之二,在於同質化。如今旅遊這一條線上的企業,大量集中在幾個能賺錢的點上,而行業里稍微不那麼賺錢的配套環節,就鮮有問津。比如文旅大線上的出行環節(火車票機票),聚集了大量企業,其中還誕生了攜程、同程等大型公司;而景區門票售票卻很難在網上解決,景區智能設備供應更是沒人願意去干。

能賺快錢的一哄而上,深耕基礎的一窩蜂逃跑,整個鏈條上嚴重同質,缺少分工。產業鏈要得就是分工和效率,沒有分工就沒有落地實現,一條產業鏈上全是做一件事的,「鏈」自然難成「鏈」。

產業鏈問題之三,在於盈利點。一個行業發展成不成熟,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看它能不能形成持的盈利模式。智慧旅遊發展至今,其實各個企業都還沒在這上面嘗到甜頭。市場很大,但是賺錢的都是「旅遊」那一部分,「智慧」這一部分還真沒什麼成熟的商業模式。

智慧旅遊剛被提出的時候,也是一個資本聚集的熱門領域,但是幾番投資下來,基本沒什麼收益,行業也始終未產生可作對標的成功案例,眼看著掙不到錢,資本也就逐漸降溫,形成了現在"智慧旅遊"概念在資本市場上叫好不叫座的現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企業上線智慧旅遊項目,也是捆綁式的玩法。例如地產 智慧旅遊、遊樂場 智慧旅遊等等,旅遊反而成為了企業拿地和套取政策紅利的工具。都想著通過周邊來掙錢,旅遊本身被反客為主,淪為幌子。旅遊投資本身不產生利潤,核心利潤由其他環節進行,這樣的畸形情況,自然難以讓智慧旅遊行業良性發展。

產業鏈問題之四,資金難流。正是由於產業鏈割裂、盈利點不明晰等原因,也導致了行業內部資金難以流動。儘管旅遊行業每年產生萬億的流水,但真正反哺行業發展的現金卻寥寥無幾。在這樣的情況下,旅遊行業的馬太效應愈發嚴重,領軍巨頭身處溫室,改革動力不足,中小企業缺乏資金,創新乏力。

產業鏈問題之五,數據割裂。智能時代下,演算法和計算正成為商業發展的核心引擎,未來商業的決策會越來越多地依賴於機器學習。而對於智慧旅遊來說,要想更「智慧」,就得有海量的數據去分析用戶的行為,通過概率論的方法不斷獲得正反饋,優化結果。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數據將成為智慧旅遊能否「智慧」的關鍵一點,但在當前的環境下,各個公司、各個環節,數據嚴重割裂,有一些節點竟然沒有數據追蹤的意識,這就導致了整個行業各做各事、各說各話,產業鏈更加難以閉合。


ToB之風驟起,智慧旅遊再借東風

說到2019年,一個關鍵詞就是「產業互聯網」。各大公司紛紛發力ToB業務,奏響了向產業互聯網衝鋒的號角,正式進入互聯網「下半場」。

產業互聯網的風吹過,智慧旅遊突然間又被放在了舞台中央。在產業融合的大環境下,打通智慧旅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開始變得現實,互聯網紅利殆盡,各大巨頭公司也開始願意深耕基礎,同時,由於AR、VR、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逐漸成熟,行業的可行性方案也得以延展。政策、環境、行業、技術,都展現出了對智慧旅遊有利的一面。

回望智慧旅遊的發展歷史,大多為兩種形式。廣義上認為,在線旅遊和景區智能化均屬於智慧旅遊的範疇。在線旅遊市場很好理解,網上購買景區門票、查看旅行攻略等都屬此類;景區智能化則是指景點通過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式,為旅客提供更好、更為方便的參觀遊覽體驗。

直白一點說,即一種是以遊客為中心進行發散,圍繞遊客本身去制定智慧化、個性化的旅行方案。用戶從目的地選擇、交通出行、酒店住宿、景區門票、參觀導遊、路線規劃、游前交流、游後分享,都有一套完整的體驗。這種形式是以遊客為核心,滿足遊客升級旅行體驗的需求。如今市場上的很多ToC產品,就是從這個方面切入,例如攜程去哪兒就是滿足出行需求,螞蜂窩就是滿足游前交流和游後分享的需求。

另一種形式則是以景區為出發點,圍繞旅遊景點,去進行它的全方位遊客吞吐接待規劃。這一種形式的核心在於如何讓旅客在進入景區中的時候,有更好的體驗。舉個例子,現在很多博物館的文物旁都會放一個二維碼,掃碼即可查看這件文物的各項資料,這就是景區智能的一種最為簡單的表現形式。

當然,要讓景區真正智慧起來,放一個二維碼是遠遠不夠的,景區需要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解決方案,從景區的智慧化設施,到景點的人文文化,再到景點和遊客的互動式體驗,都有一個中樞去做整體的統籌和規劃。

我做了一個思維導圖,一目了然。


引首以望,智慧旅遊三重境界

雖然方向是明晰的,但智慧旅遊遲遲發展不起來,充分證明了這條智慧化改造之路道阻且長。

智慧旅遊要成大成境界、商業翹楚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景區大數據大量記錄,數據打通,遊客行為預判,智能優化資源配置結果,此第一境界也;

景區物聯網,物物相通,區域大通,互相聯動,矩陣式景區設施,普惠用戶,智能體驗,此第二境也;

產生交互,景區主動觸達遊客,同用戶對話,提前智能制定個性化遊覽方案,物人互動,此第三境也。

智慧旅遊作為一個相對慢熱的市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商業模式的探尋,在未來一定可以找到合適的發展道路。緩慢成熟未必是一件壞事,小胚芽有足夠的時間茁壯成長,根扎得更深。歷經磨難,總會戳破泡沫,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普惠的智能體驗。

試想一下,未來某一天,對著手機上的智慧助手說一句,「我想去看看木結構古代建築,預算3000元」,智能助手就為你推薦了合適的景點,你選擇了大同懸空寺後,智能助手已經訂好了火車票和景區門票,有一輛網約車接你去火車站。

到了景區刷臉進門,按照你想要學習古建的要求,為你推薦了一條景色優美、有典型木製結構建築的「榫卯木築」主題線路,一路上智能助手為你自動調出每個地方的背景文化講解。到了VR體驗館,你還親歷了一把神奇懸空寺的修建過程。

這是多麼酷的一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辦公室還有沒有未來?
Facebook發布2019 Q1財報,廣告營收增速成為亮點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