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軍這個兵種看似不起眼,在戰場上卻無可取代,培養難傷亡率卻高

我軍這個兵種看似不起眼,在戰場上卻無可取代,培養難傷亡率卻高

眾所周知,我軍剛發家的時候,只有地面部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陸軍,至於空軍和海軍,因為條件有限,直到建國前後才正式成立。

雖然我軍初期兵力不多,但隨著軍隊規模的擴大,也在儘力完善兵種。從一開始只有步兵以及少數騎兵,到後來有了炮兵,裝甲兵,甚至是導彈兵,時代在發展,軍隊也在發展。

在諸多兵種中,有一個兵種雖然看著十分不起眼,但作用卻非常大,以前我軍離了他們根本沒法作戰。這個兵種就是司號兵。

司號兵,顧名思義就是執掌號令的兵,他們隸屬於通信兵序列,在兩軍對戰中,他們的「主武器」就是手中的小號,只要吹響號音,所有部隊都得聽令。

由於司號兵這個兵種在1985年整編的時候被取消了,所以年輕人都不太了解,一個司號兵對於軍隊有多麼重要。

司號兵存在的意義,就是上傳下達,幫助指揮官向所屬部隊傳遞命令。當上級下令衝鋒的時候,他們要吹衝鋒號,下達撤退命令時他們要及時切換號譜,吹響撤退號。簡言之,只有他們存在,指揮官和部隊才是一體的,才能指哪兒打哪兒。

外行一般只會看個熱鬧,以為司號兵的工作很簡單輕鬆,其實並非如此。首先,為了能準確無誤的傳達上級的命令到部隊,司號兵們要熟記上百個號譜,因為一旦吹錯了,很可能會影響整個戰局。

其次,吹號是個極其耗費體力的活兒,因為作戰時他們要快速奔赴於戰場各處,稍慢一些就有可能延誤戰機。

再者,司號兵也是一個高傷亡率的兵種,因為每次吹號,他都要站在一個突出醒目的高地位置,這樣才能保證號聲可以傳遞到更遠處。然而如此一來,他就會經常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中,極其容易被射殺。

在各兵種中,司號兵也是一個極其難培養的兵種,它對士兵體力、能力都有較高要求,所以一個也損失不起。在內戰時期,若是發現俘虜中有司號兵,都是要儘力挽留下的。

很多人以為,司號兵就只負責吹號,並不參與戰鬥,若是部隊打光了,司號兵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其實在我軍的作戰歷史中,司號兵也曾立過大功。

最傳奇的一次,就是在朝鮮戰場上,當時39軍的一個連正在防守陣地,對面是聯合軍中英軍部隊,他們向志願軍陣地發起了數次猛烈的攻擊,這個連死傷殆盡,只剩了最後7個戰士。

就在敵人又發起進攻的時候,連里的司號員吹響了嘹亮的衝鋒號,整個山谷里都回蕩著這個聲音。氣勢磅礴的號聲嚇傻了英軍,他們以為志願軍的援軍已到,連忙退到了山下,完全不知山上僅剩了7人。後來援軍真的到了,這才將英軍擊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翔談 的精彩文章:

朝鮮戰場上,他高喊自己是中國人別開槍,下一秒卻開槍打死志願軍
古代平民能帶刀出街,為何卻不許私藏鎧甲?被發現直接死罪

TAG:史話翔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