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封來自厄利垂亞的感謝信,獻給這群大愛仁心「最可愛的人」

一封來自厄利垂亞的感謝信,獻給這群大愛仁心「最可愛的人」

陽春四月,一封由東非河南商會轉來的感謝信,在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乃至整個河南醫療界傳播開來。

一封來自厄利垂亞的感謝信,獻給這群大愛仁心「最可愛的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封信來自厄利垂亞,寫信人是一名叫做納霍姆·特斯法魯爾的黑人小夥子,他在信中說:「厄利垂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雙邊友好關係是歷史性的,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中國政府和人民為厄利垂亞民眾的衛生服務做出了巨大努力,你們的這些幫助一直以來都備受歡迎和讚賞。在此,我衷心感謝作為中國援厄利垂亞第十一批醫療隊隊長的劉劍波博士,他的耐心、專業、辛勤工作和對醫療事業的不懈追求,深深地感動著我們!他真是個了不起的醫生!他的幫助對厄利垂亞人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更是將我的家庭從病魔的折磨中解救出來……」


勇擔使命,漂洋過海萬里援非

2017年8月,按照原省衛生計生委安排部署,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二附院)高度重視援外工作,該院作為組長單位派出以副院長、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劉劍波為組長的8名專家漂洋過海奔赴遙遠的厄利垂亞執行任務。

2017年8月23日,河南省衛生計生委為中國援厄利垂亞第十一批醫療隊、援衣索比亞第二十批醫療隊兩支隊伍34名隊員舉行了歡送會並授旗。

其中,援厄利垂亞醫療隊18名隊員中有8名來自鄭大二附院,他們分別是:副院長、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劉劍波,眼科主任醫師周瑞雅,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夏熙雙,放射醫學科主治醫師郭都,腎病風濕科主治醫師蘇晨皓,麻醉科主治醫師吳樹彪,泌尿外科主治醫師王曉甫,普外科主治醫師何艷新。劉劍波被任命為隊長、黨支部書記,夏熙雙被任命為文體委員,王曉甫被任命為宣傳委員。

值得一提的是,在援厄利垂亞醫療隊的18名隊員中間,每個人為此所做出的奉獻都令人動容。這支隊伍中,有的已經子孫滿堂,有的父母已到耄耋之年,有的妻子臨近生產,有的本身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有的子女即將高考、中考,有的親人還躺在病床上……儘管面臨諸多困難和「羈絆」,可是隊員們都沒有怨言,毅然決然,戎裝待發。

根據安排,援非醫療隊於2017年8月27日一大早從北京出發,於當天抵達厄利垂亞。在援非期間,醫療隊除了在當地開展疾病治療外,還積極推進與受援醫院開展技術團隊培養、重點專科建設和遠程醫療會診等創新援助項目,以實際行動樹立了中國醫療隊的形象,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民間大使」。


培養人才,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援厄利垂亞醫療隊駐地是在一個開放的、已經使用了20年的小區內,房間內設施陳舊,夏天蚊蠅諸多,網速極慢,經常停電,有時候近半個月才來一次水,條件極為艱苦。醫療條件更是缺醫少葯,醫療設備沉舊老化。

為了讓隊員全身心投入工作,劉劍波一方面帶領隊員改善生活環境,打掃衛生、修復傢具、購買蓄電池、買水、存水等,另一方面將原來的分餐制改為集體就餐,通過中資公司尋找廚師和幫廚,由隊員排班買菜、買水、幫廚,節省隊員的時間和精力。此外,劉劍波還在業餘時間積極動員隊員參與各種文體活動,為隊員舉辦生日聚會,幫助隊員強身健體、豐富業餘生活。

為解決當地群眾的疾苦,劉劍波帶領隊員組織篩選了多個厄利垂亞缺乏、但臨床實用和易於開展的項目,如神經阻滯麻醉、筋骨針、青光眼手術治療等醫療技術,同時通過培訓當地醫護人員,提升當地的醫療水平,還培養了厄利垂亞國內第一位神經外科醫師,並從國內購買先進設備,使厄利垂亞神經外科的醫療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為了能夠為厄利垂亞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劉劍波充分發揮醫療隊隊長單位鄭大二附院的優勢,與厄利垂亞首都大學阿斯馬拉大學聯繫,邀請以鄭州大學副校長谷振清為團長的鄭州大學代表團前來厄利垂亞訪問,與厄利垂亞衛生部部長和阿斯馬拉大學負責人等進行交流,商談合作事宜,為雙方在醫療、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打下了基礎。


攻堅克難,為厄人民解除病痛

援非一年,醫療隊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精湛的醫療技術,克服重重困難,為生活在厄利垂亞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解除病痛,送去健康。中國醫生的醫術和敬業精神,受到當地人民和醫生的欽佩與讚賞。

2017年12月11日至12月16日,醫療隊到厄利垂亞東北部、紅海之濱的港口城市馬薩瓦執行為期近一周的巡診任務。

馬薩瓦醫院是北紅海省最大的綜合性醫院,受國內經濟多年不景氣影響,技術水平嚴重落後,醫療設備陳舊,院內建築殘破。

在這裡,醫療隊做了自1958年馬薩瓦醫院建院以來第一例「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摘除術」,患者66歲。

手術中,就在摘除前列腺後準備止血時,手術室內突然停電。

由於患者嘴唇皮膚較黑,不能靠觀察嘴唇顏色評測血氧飽和度,手術室沒有棉簽,也不能通過在鼻翼貼棉絮觀察是否存在呼吸以及呼吸幅度大小,隊員們只好一手扣面罩,間斷從患者鼻翼感受其呼吸的有無和幅度,另一隻手間斷測量血壓,而照明只能用兩部手機代替……

停電時間40分鐘左右,醫療隊隊員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保證了麻醉安全和手術的正常進行。

來電時,手術已接近尾聲,而隊員們被汗水濕透的後背也已經快暖幹了。

2018年3月24日凌晨一點,剛結束探親假期的援厄利垂亞醫療隊一行,正乘坐埃及航空MS833次航班返回厄利垂亞。

突然,廣播通知有乘客暈厥,緊急尋求醫療人員幫助。

正在熟睡的劉劍波被驚醒,他立即喚醒醫療隊的數名專家參與緊急救治。

這位暈倒的患者65歲,有10餘年的高血壓病史,並患心絞痛3年有餘。患者因暈機不適及恐懼去廁所等因素6個小時未進食水,出現胸悶、頭暈、乏力、出冷汗等癥狀,一度暈厥。劉劍波等幾位專家緊急對患者進行檢查,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立即制訂了治療方案。

飛機上沒有輸液條件,醫療隊員配製了口服補液,同時給予患者心理安慰、持續低流量吸氧……半個小時後,患者癥狀好轉,意識恢復。航班機長、乘務員們對醫療隊員豎起大拇指稱讚道:「Great!你們,棒棒滴!」

援厄醫療隊救治患者的故事數不勝數:2017年11月的一天深夜,醫療隊員成功救治了一例81歲的急腹症老人; 2017年10月13日上午,醫療隊員合力成功搶救了一名車禍造成重度昏迷的11歲女孩……

納霍姆·特斯法魯爾一家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一直想表達全家的謝意,但因總總原因,直到醫療隊返回中國也未能實現。不久前,他終於聯繫上東非河南商會,特意委託他們送去感謝信。


「民間大使」,搭建中厄友誼橋樑

為了讓厄利垂亞社會各界了解中國,劉劍波組織醫療隊舉辦了以「了解、溝通、合作、共享」為主題的系列講座活動,每周邀請一位當地醫療界人士、教育界人士、媒體從業人員、留學生、政府官員等,到中國醫療隊駐地進行演講交流。

醫療隊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給厄利垂亞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厄利垂亞人民經常來到中國醫療隊駐地進行就診,厄利垂亞衛生部部長、水利部部長、教育部部長、葉門駐厄利垂亞大使和夫人等都曾慕名登門求醫。

肩負著「民間大使」的職責,劉劍波等人積極增強中厄文化交流,在醫療隊駐地舉行了「今日中國」圖片展,吸引了許多厄利垂亞群眾參加。他們還把該活動延伸到外地的巡診過程中,讓更多偏遠地區的厄利垂亞群眾了解中國。

同時,劉劍波鼓勵大家參與厄利垂亞孔子學院舉辦的各種活動,當好促進中厄友誼的參與者。

在中厄建交25周年系列慶祝活動中,醫療隊隊員還參與了中厄籃球友誼賽、足球友誼賽、放風箏比賽等,展示了醫療隊的活力與風采。

一封來自厄利垂亞的感謝信,獻給這群大愛仁心「最可愛的人」

面對生活困難的當地患者,大家都儘力去幫助他們:購買兒童玩具等慰問品,看望巨大腎臟腫瘤術後的1歲患兒,送去祝福和關愛,孩子出院後,他們還沿著崎嶇的山路驅車1個多小時到孩子家中回訪,感動了孩子的親人和鄰居們;到孤兒院中為頸椎損傷、卧床不起的兒童進行會診,幫助指導治療和康復,受到工作人員和孩子們的熱情歡迎;到多位他們治療過的患者家中慰問,了解患者的恢復情況……

而他們在做這些的同時,他們也想念因網路滯後聯繫不上的在國內做手術的年邁母親、骨折住院的年幼孩子、不慎流產的妻子……

援非一年,由鄭大二附院為組長單位的援厄利垂亞醫療隊以忘我奉獻的精神,忠實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將中非友誼和人間大愛播撒在厄利垂亞的土地上,續寫了中國醫療援非的新篇章。


援助非洲,榮譽在肩名至實歸

2018年9月25日,在執行完近400天的醫療援助任務後,他們載譽歸國。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這支醫療隊被譽為中非「民間大使」,他們以紮實的作風、高尚的醫德、精湛的技術服務非洲人民,充分展現了醫療工作者良好的政治素質和精神面貌,以實際行動樹立了中國醫療隊的形象,為中非友誼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8年12月29日下午,在河南省派遣援外醫療隊45周年紀念暨表彰會上,鄭大二附院榮獲全省援外醫療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省內僅有5家省直醫療單位獲此榮譽;該院副院長劉劍波、專家葛波涌、吳樹彪分別榮獲全省援外醫療工作先進個人榮譽。

談到這次援非收穫,劉劍波說:「這一年的援非工作經歷是難得、難忘的,讓我升華了自身修養、學到了很多知識、提升了各種能力、豐富了人生閱歷、收穫了親情友情、也獲得了許多榮譽……」【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陳建設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厲害了!這家醫院的白衣天使不僅護理頂呱呱,且個個能言善辯!

TAG: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