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巴菲特:大家都希望自己賺錢,但為何到頭來賠錢的通常都是自己?

巴菲特:大家都希望自己賺錢,但為何到頭來賠錢的通常都是自己?

巴菲特:大家都希望賺錢的是自己,但到頭來賠錢的通常都是自己

巴菲特認為,我們要如何分辨「投資」和「投機」的不同呢?「投資」是透過分析研究之後,發現投入本金虧損的機率不大,經由時間複利的累積,獲得滿意的報酬;而「投機」則是當你買進股票之後,希望在短時間內,別人出更高的價錢把你的手上的股票買走。當你買進一檔股票之後,你是願意長期持有呢?還是希望在高價時脫手?從你買進的動機就可以知道,你是在投資還是投機了。

「零和遊戲」和「正和遊戲」。所謂零和遊戲就是說你做一個交易,不管買進或賣出,如果你賺錢的話,那和你做相反交易動作的人就會賠錢,因為市場上就這麼多錢,不可能所有人都賺錢。雖然大家都希望賺錢的是自己,賠錢的是別人,但到頭來,賠錢的通常都是自己。

其實說零和遊戲是客氣了,事實上,做短線交易,更有可能淪為「負和遊戲」的犧牲者。因為你每做一次買進交易就要支付千分之1.425的手續費給券商,而一次賣出交易要支付的費用更多,除了有前述手續費之外,還需額外支付千分之3的證券交易稅給政府,這些摩擦成本(friction cost)將嚴重增加你的投資成本。所以說,最後靠著零和遊戲達到財富自由的人很少,我們大家都要承認,這「很少」的人裡面,絕對不是我們。

但是「正和遊戲」則不然,假設你和我一樣,過去5年、10年長期持有茅台、招商,那幾乎所有持有這些公司股票的股東都賺錢,沒有人賠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狀元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巴菲特:如果你投資年報酬率是20%,則兩年後報酬率是44%

TAG:文狀元說歷史 |